①罪:无辜。辜功(罪行)。死有余辜。孟子·公孙丑上》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资治通鉴 卷三十七》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奸;俱陷于辜,刑用不错。②负,背:辜负。③姓。

辜恩背义

辜恩负义

gūēnbèiyì

gūēnfùyì

辜:辜负;背:违反,违背。辜负别人的恩德,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我不想背上辜恩负义的罪名。宋·乐史绿珠传》:“今为此传,非徒述美丽,窒祸源,且欲惩戒辜恩背义之类也。”元 柯丹邱《荆钗记 觅真》:“畜生反面目,太心毒;辜恩负义难容恕,真堪恶。”

辜负

gūfù

①亏负;对不住(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我决不辜负老师的培养。李商隐为有》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元·关卿《丈石调·青杏子·离情》坐想行思,伤怀感旧,各辜负了星前月下深深咒。元·马致远《洞庭秋月》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草地晚餐》吃吧,不吃会辜负总司令的心意的。②错误地对待。辜负了公众的信任。

辜榷

gūquè

亦作“辜搉”。①搜括;聚敛。《汉书·陈咸传》:“少府多宝物,属官咸皆钩/钩校,发其奸臧,没入辜榷财物。” 王念孙读书杂志·书十六:“今案辜榷双声字也。广雅曰:‘嫴榷,都凡也。’故总括财利谓之辜榷。”《后汉书·灵帝纪》:“四年春正月,初置騄骥厩 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搉,马一匹至二百万。” 李贤注引前书音义:“辜,障也。搉,专也。谓障余人卖买而自取其利。”②大略,梗概。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书十六“连语”》:“略陈旨趣,亦谓之辜榷。”③查对;计点。 清 昭槤《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曰:‘某所收别置一所,请覆之。’王辜榷良久,无丝毫盈绌,如衡而止;王大奇之。”

辜人

gūrén

①罪人。《尸子卷上》:“尧养无告,禹爱辜人,汤武及禽兽。”②受车裂之刑者。《庄子·则阳》:“至齐,见辜人焉,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之。”郭庆藩集释引俞樾曰:“辜,谓辜磔也……古之辜磔人者,必张其尸於市。”参见“辜磔”。

辜磔

gūzhé

分裂肢体。古代的一种酷刑。《韩非子·内储说上》:“荆南之地,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辄辜磔於市,甚众。”

买酒或卖酒。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资治通鉴 卷宋纪八》而营立私田,畜养鸡犬,乃至酤贩市廛,与民争利,谤声流布,不可追掩。《聊斋志异双灯》年二十余,废学,就岳业酤。

酤酒

gūjiǔ

买酒或卖酒。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淮南子·说林训》:“酤酒而酸,买肉而臭。”《资治通鉴 后汉纪三》(李)守贞之欲攻河西栅也,先遣人出酤酒于村墅,或贳与,不责其直,逻骑多醉,由是河中兵得潜行入寨,几至不守。唐 李颀《送陈章甫》: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水浒传》第十五回:“篱外高悬沽酒旆pèi,柳荫闲缆钓鱼船。”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余)夜至江阴江口,春寒彻骨,沽酒御寒,囊为之罄。”《红楼梦 第99回》:因酒不甘,薛蟠令换好酒。张三因称酒已沽定难换。

酤榷

gūquè

官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汉书·武帝纪》“初榷酒酤”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县官自酤榷卖酒,小民不复得酤也。”宋 苏辙《官居即事》诗:“对酒不尝怜酤榷,钓鱼无术漫临溪。”《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七年》:“利源酤榷已尽,而谋利者尚肆诛求。”

车辕前端下垂的木棍,停车时靠它拄地以保持车厢平衡。如:轱轮(车轮子);轱轳(车轮子)。

轱辘

gūlu

①轮,车轮,用金属、木料或其它坚固材料做的圆形构架。亦作"轱轳""毂辘"。②转,滚动。球轱辘远了。

①蝼蛄:见“”。②蟪蛄:见“”。

鸟的名称。如:鹧鸪zhègū、鹁鸪bógū。是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