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 gěng | ①光明:宋 苏轼《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未明》“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耿耿(a.光明,如“耿耿星河”;b.形容忠诚,如“忠心耿耿”;c.心里老想着不能忘,如“耿耿于怀”)。 宋 张元干《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聊斋志异 胡四姐》会值秋夜,银河高耿,明月在天,徘徊花阴,颇存遐想。《聊斋志异 续黄粱》焰生五采,光耿云霄。②有骨气,刚正不阿:耿介。耿直。耿节(坚贞的节操)。耿然于心,不能忘怀。宋 姜夔《暗香词 旧时月色》:“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③姓。 |
耿耿 | gěnggěng | ①心中挂怀,烦躁不安的样子耿耿于怀。《楚辞·屈原·远游》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②诚信守节的样子忠心耿耿为祖国。(曹)操曰“又性不信天命,恐妄相忖度,言有不逊之志,每用耿耿,故为诸君陈道此言,皆肝鬲之要也。”③明亮貌。唐 白居易《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宋 苏轼《梦与人论神仙道术》诗:“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蒙蒙。”宋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宋 苏轼《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未明》“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宋 周邦彦《解语花·元宵词》:“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宋 张元干《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宋 曾觌《水龙吟》:“鳷鹊楼高,建章门迥,星河耿耿。”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六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看见银河耿耿,玉宇澄澄,渐至三更时分,月光都没了。《红楼梦 第四五回》“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
耿耿不寐 | gěnggěngbùmèi | 由于心情不宁而难于入睡。《诗经•邶bèi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划着柏木船,由它顺水流;通宵未合眼,难言心底忧。《楚辞•远游》:“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夜里心烦睡不成,神思恍惚到天明。) |
耿耿于怀 | gěnggěngyúhuái | 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宋·文天祥《贺前人正》:“心绕贺星,遥指于轸中,拳拳公寿,雪立于门外,耿耿于怀。”苏曼殊《碎簪记》:“独此一事,难免有逆情意之一日,故吾无日不耿耿于怀。” |
耿耿于心 | gěnggěngyúxīn | 耿耿:有所悬念而不能忘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余拟为一诗,而其理精微,笔力不足以阐发,凡数易稿,皆不自惬,至今耿耿于心。”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五回:所惜者,幼为奴隶学问所误,于国民责任,未有分毫之尽,以是耿耿于心,不能自解。 |
耿介 | gěngjiè | ①正直不阿,廉洁自持。孤高耿介。《楚辞·九辩》:“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王逸注:“执节守度,不枉倾也。” 董仲舒《士不遇赋》:“以辨诈而期通兮,贞士耿介而自束。”南朝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潇洒出尘之想。”《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四》(填)锡耿介寡合,慕魏征、李绛之为人,及居谏署,连上八疏,皆直言时政得失。《明史·唐胄传》:“胄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立朝有执持,为岭南人士之冠。”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九章》:“我本来也是痛恨军阀,耿介不苟的人,为什么要找军阀走狗郭团长呢?难道吃穿要紧,人格就不要紧吗?”②心中不安。晋 潘岳《秋兴赋》:“宵耿介而不寐兮,独展转于华省。”《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五》(符)坚报曰:“朕方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汝宜息虑,勿怀耿介。夫惟修德可以禳灾,苟能内求诸己,何惧外患乎!”南朝宋 刘铄《代青青河畔草诗》:“良人久徭役,耿介终昏旦。”《南齐书·褚渊传》:“既内怀耿介,便觉晷刻难推。” |
颈 | gěng I. | 脖子。用于“脖颈儿”。 II.参见jǐ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