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ēng

①天干的第七位,用作顺序第七的代称。②年龄:同庚。年庚。生庚(人出生的年月)。庚帖(tiě)。庚齿(年龄)。庚兄庚弟。《聊斋志异 水莽草》楚人以同岁生者为同年,投刺相谒,呼庚兄庚弟,子侄呼庚伯,习俗然也。③姓。

赓歌gēnggē

酬唱和诗。《封神演义 第六回》何日得睹赓歌喜起之隆,再见太平天日也?

庚庚

gēnggēng

①纹理横布貌。《史记·孝文本纪》:“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啟以光。’”裴駰集解引服虔曰:“庚庚,横貌也。”宋 辛弃疾《鷓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词》:“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定自奇。”一说,庚庚犹变更。②形容有成果。《说文·庚部》:“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段玉裁注:“庚庚,成实貌。”康有为《六哀诗诗之二》:“煌煌十七日,新政焕庚庚。”

庚癸频呼

庚癸之呼

gēngguǐpínhū

gēngguǐzhīhū

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唐·柳宗元《安南都护张公墓志铭》:“储偫委积,师旅无庚癸之呼。”

庚甲

gēngjiǎ

①旧时星命术士把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用干支配合成八字来表示,据以推算命运,谓之庚甲。又称年庚。宋 岳珂《桯史·大小寒》:“又为日者,弊帽持扇过其旁,遂邀使谈庚甲,问以得禄之期。” ②借指年岁。 宋 洪迈《容斋随笔·实年官年》:“至公卿任子,欲其早列仕籍,或正在童孺,故率增抬庚甲有至数岁者。” 元 杨弘道《齿摇》诗:“齿摇眼始暗,庚甲到知非。” 《聊斋志异 钱卜巫》遂问:“庚甲几何?”答:“二十八岁。” 

庚牌

gēngpái

庚符。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 卷二》:"及握兵之日,受庚牌不即出师者凡十三次。" 杨慎《交河令行赠袁子变》:"九重侧席思儒将,丙夜庚牌下天上。《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四》(魏良臣)入城,见(韩)世忠坐谯门上,顷之,流星庚牌沓至,世忠出示良臣等,乃得旨令移屯守江。

庚帖gēngtiě

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交换的写有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等的帖子。以其载有年庚,故名。也叫八字帖。《说岳全传 第五回》李春道:“相好弟兄,何必客套。小弟即此一言为定,明日将小女庚帖送来。”

庚婺

gēng

两颗星之名,后用以指夫妻。“庚”,即长庚星,也就是现代天文学上的金星;“婺”即婺女星,也称作宝婺星,常用以比喻女人的美丽。椿萱并茂,庚婺同明。

庚寅

gēngyín

中国干支纪法的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7个。前一位是己丑,后一位是辛卯。《楚辞 屈原 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庚寅日)

gēng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羹汤。肉羹。鸡蛋羹。

羹饭

gēngfàn

①羹汤和饭。《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辞》:“羹饭一时熟,不知飴阿谁?”唐 韩愈《山石诗》:“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糲亦足饱我飢。”②特指祭奠死者的饭菜。《水浒传 第二六回》:“武松叫士兵去安排羹饭。武松就灵床前,点起灯烛,铺设酒肴。”《笑林广记 吃烟人有送夜羹饭甫毕,已将酒肉啖尽。正在化纸将完,而群狗环集。

羹藜含糗

gēnglíhánqiǔ

藜:野菜。泛指饮食粗劣。隋 王通《中说 王道》:“越公以《食经》遗子,子不受,曰:‘羹藜含糗,无所用也。’”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羹藜含糗难语太牢之滋。”

羹汤

gēngtāng

用肉菜等做成的汤。唐 王建《新嫁娘 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卷二》:“命余遍尝诸当事羹汤。”

gēng

①继续,连续:赓续。赓韵(依照别人诗词的用韵做诗词)。②抵偿,补偿。③姓。

赓酬gēngchóu

谓以诗歌与人相赠答。《西游记第六十四回》那女子对众道了万福道:“知有佳客在此赓酬,特来相访,敢求一见。”

赓和

gēnghé

续用他人原韵或题意唱和。明 李唐宾《梧桐叶 第一折》:“云英,你是裙钗女流之辈,何故赓和他人词章?岂不出丑。” 清 褚人获《坚瓠二集·僧妓相讥》:“苏东坡与僧佛印、妓琴操,每相往来,饮酒赓和。” 《聊斋志异 虬仙》每同人雅集,辄召仙相与赓和。

赓续

gēngxù

继续《敦煌曲校录·皇帝感·新集》:始皇无道焚书尽,赖得仙人壁里藏。拾得故文多损坏,孔生赓续巧相当。宋·王安石《序》:其法可施於后世,其文有见於载籍,莫具乎《周官》之书。盖其因习以崇之,赓续以终之,至於后世,无以复加。靳以《生存》:他一点味道也觉不出来,他只知道为了让生命赓续下去,必须把这些东西送到肚子里去。

gēng

鸟名。大於鸲鹆,毛黄色,羽及尾黑色相闲,雌雄双飞,鸣音如织机声。一作仓庚。

gēng I.

①粗绳子。《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八十》阿珠以机锯断木,以斧断縆,燔其桥,襄兵不能援,乃以兵截汉,而出锐师薄樊城,城遂破。《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六》广东采珠之人,悬縆于腰,沉入海中,良久得珠,撼其縆,舶上人引出之。②拧紧(弦):“縆瑟兮交鼓。”II.gèng竟。

gēng I.

同“”。II.gèng同“”。

gēng I.

古同“”,大绳索:“系以巨。”II.huán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