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皐 | gāo | ①水边的高地,岸:江皋。汉皋。参见“东皋”。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晋书 陶潜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②沼泽,湖泊:“鹤鸣于九皋”。 |
皋比 | gāobǐ | ①虎皮。后用以喻强大的声势。《左传·庄公十年》:“自雩门窃出,蒙皐比而先犯之。”杜预注:“皐比,虎皮。” ②古人坐虎皮讲学。后因以指讲席。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二:“禅心如落叶,不逐晓风颠。猊座翻萧瑟,皋比喜接连。” ③指武将的座席。亦泛指坐具。明 刘基《卖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田七郎》:“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楹间,更无杌榻可坐。七郎就地设皋比焉。” ④传诵;讲习。姚华 《曲海一勺》:“猥谈琐记,尚目録于缥缃;瞎话盲词,亦皋比于妇孺。” |
皋陆 | gāolù | ①水边平地。《史记 孝武本纪》间者河溢皋陆,隄繇不息。②平原;平地。 |
皋壤 | gāorǎng | 亦作“皐壤”。 泽边之地。《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南朝齐 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皐壤摇落,对之惆悵;歧路西东,或以歍唈。”宋 王安石《寄吴氏女子诗》:“膏粱以晚食,安步而车軿。山泉皋壤间,适志多所经。”金 元好问《看山诗》:“皋壤与山林,使我欣然歟。我生天地间,託宿真蘧庐。” |
皋隰 | gāoxí | 水边低湿地。汉 王粲《登楼赋》: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
皋陶 | gāoyáo | 亦作“皋繇”。亦作“皐陶”。亦作“皋繇”。①传说虞舜时的司法官。《尚书·舜》:“帝曰:‘皐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论语·颜渊》:“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荀子·非相》:“皋陶之状,色如削瓜。”一本作“皐陶”。唐 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何不令皋繇拥篲横八极,直上青天扫浮云。”清 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国家明刑有皋繇,定知四十七士同作槛车囚。”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你竟这样的侮辱我!说我不是人!我要和你到皋陶大人那里去法律解决!”《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禹、稷与皋陶传相汲引,不为比周。②狱官或狱神的代称。 明 沉鲸《双珠记·处分后事》:“误婴缧绁属皋陶,咫尺天光不照。”亦作“皋繇”。亦作“皐陶”。鼓的木框。皋,通“鼛”。《周礼·考工记·韗人》:“韗人为皐陶。”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皐陶,鼓木也。” |
槔 | gāo | 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也泛指吊物的简单机械。“桔槔”(jié gāo)∶一种从井里汲水的工具,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一端挂水桶、系汲器,另一端悬、绑石块等重物,由马钧制造,汲水时两端一起一落,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器提起。也泛指吊物的简单机械。俗称“吊杆”、“称杆”。 《庄子·天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