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

①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肝脏。肝炎。肝胆。肝肠。心肝。②中医学指五脏之一:肝火。肝气。

肝肠

gāncháng

肝和肠。多与其他词连用比喻人的某种心绪。如肝肠寸断;肝肠如焚。

肝肠寸断

gānchángcùnduàn

指肝和肠断成一寸一寸,比喻伤心到极点,也形容饥饿到了极点。《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一时想起碑中记中薄命之话,再看看书香、秀英诸人前车之鉴,不由不毛骨悚然,肝肠寸断。”

肝胆

gāndǎn

肝和胆的称。比的心意。肝胆相照。西汉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淮阴侯列》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清 谭嗣同《狱中题壁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②勇气、血性。他肝胆人。宋 贺铸《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陆游酒》齿发益衰,肝胆犹囷。秋瑾《满江红 小住京华》:“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关系密切。《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之,肝胆楚越也。《聊志异 成仙》周(生)放,益肝胆成(生)。

肝胆楚越

gāndǎnchǔyuè

比喻虽近犹远,虽亲犹疏。肝胆同体,喻亲近;楚越敌国,喻对立或疏远。《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唐 李白《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兄还都序》:“道合而襟期暗亲,志乖而肝胆楚越 。” 明 叶子奇《草木子·克谨》:“治天下之道,至公而已尔,公则胡越一家,私则肝胆楚越。” 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乃至素所与櫛风沐雨共患难之人,或素所抚摩爱惜受豢养之人,一旦肝胆楚越,倒戈相向,恨不得互剚刃於腹而始快。”

肝胆过人

gāndǎnguòrén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他小小年纪就肝胆过人,让人佩服。

肝胆胡越

gāndǎnhúyuè

犹言肝胆楚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喻远隔。肝胆,喻近。《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

肝胆俱裂

gāndǎnjùliè

俱:全部。肝和胆都已经裂开了,形容精神受到极大的惊吓,行为、思想上都受到自身强制的约束。也比喻生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红船动匪的劫掠使海岸地区一片残破,此时斐兹也逐渐长大成人,很快就将面对他第一项危险而令人心神俱裂的任务。蚂蚁为了逃脱火海,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肝胆披沥

gāndǎnpīlì

犹言披肝沥胆。比喻极尽忠诚。汤增璧《崇侠论》:“食人之禄,不顾其患,非志士所忍出;当其发难,则亦慷慨悲歌,顾盼生姿,自谓肝胆披沥,不忘平生一诺。”

肝胆涂地

gāndǎntúdì

见“肝脑涂地”。

肝胆相照

gāndǎnxiāngzhào

比喻真心诚意、以真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

肝胆欲碎

gāndǎnyùsuì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这事来得太突然,简直让她痛苦得肝胆欲碎。

肝胆照人

gāndǎnzhàorén

指以赤诚之心待人。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像你这等肝胆照人,一心向热的?”

肝肺

gānfèi

①肝与肺。泛指人体内部的器官。《庄子·说剑》:“庶人之剑,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於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吕氏春秋·顺民》:“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南史·萧惠开传》:“(惠开)发病呕血,吐物如肝肺者。”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②比喻内心。《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煢煢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唐 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咋笔话肝肺,咏兹枯鱼章。”宋 苏轼《次前韵送刘景文》:“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鬢鬚。”清 龙启瑞《答罗生书》:“不图足下一旦倾泻肝肺,相爱之甚,至於斯极也。”

肝鬲

gān’gé

亦作“肝膈”。犹肺腑。比喻内心。真诚的心意。宋 王安石《辞仆射第二札子》:“区区所陈,备出肝膈。”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刘公﹞乃挑灯作札,罄吐肝膈。”《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八》曹操曰“恐妄相忖度,言有不逊之志,每用耿耿,故为诸君陈道此言,皆肝鬲之要也。”《聊斋志异 聂小倩》居年余,当知儿肝鬲。为不欲祸行人,故从郎君来。《聊斋志异 绛妃》但承宠命,敢不竭肝鬲之愚。

肝脑涂地

gānnǎotúdì

原指惨死,后指做事不惜一切代价,乃至牺牲生命。《史记·刘敬孙叔道列传》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史记 淮阴侯列传》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胜数。《后汉书 袁绍传》是以忠臣肝脑涂地,肌肤横分而无悔心者,义之所感故也。可不勖哉! 班固《苏武传》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肝脾

gānpí

比喻内心。 李商隐《韩碑》:“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宋 苏辙《题王詵都尉画山水横卷诗之一》:“山光盎盎著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清 恽敬《祭张皋文文》:“妻单子稚,内外谁支,念此零丁,惻愴肝脾。”

肝髓流野

gānsuǐliúyě

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旧唐书·萧瑀传》:“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与贼肝髓流野,得复宗庙,遗老残民闻舆马音,流涕相欢。”

肝心

gānxīn

比喻人的内心。王充《论衡·超奇》:“书疏文义,夺於肝心。”《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朕用伤悼,肝心若裂。”《晋书·愍帝纪》:“枕戈烦寃,肝心抽裂。”宋 苏辙《病后白发诗》:“筋力以凋朽,肝心罢激昂。势如秋后雨,一度一凄凉。”

肝心若裂

gānxīnruòliè

比喻极痛心。《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朕用伤悼,肝心若裂。

肝心涂地

gānxīntúdì

犹言肝脑涂地。唐·陈子昂《谢衣表》:“臣万死骷骨,垂配蒙荣,载战载殒,肝心涂地。”

gān

玕:见“”。

gān

矸石:夹杂在煤里的石块。亦称“矸子”。

gān

酸酐。从一种化合物(例如酸)除去水分子衍生出的另一种化合物。如:苯甲酸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