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宜平,原铜山县(如今徐州市铜山区)马坡中学1975届毕业,是版主的弟子。他读了已经发表的《大树的情怀》后发表了自己的读后感,我觉得宜平真可为我的知音了。

昨天看完了宋德富老师写的《大树的情怀》的个人回忆录,写得真好,他对知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旅行的炽热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潜心笃志,功成名就。为了实现立志成才的抱负,从小在极其艰苦地学习环境下专心读书,最终考取全国知名的南京大学,走向社会以后从零开始学习英语,手头没有任何资料和书籍,在费书堆里翻到了一本泛黄的《当代英语语法》,用了6年的时间精读了英国教授夸克所作的这本书,为了当面请教和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还特地到了英国拜访了这位著书的教授,二十多年来,他不光在各种杂志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英语论文和文章,还顺应时代的的要求,出版了多本与时代相关的英语教材和刊物,“事虽难做则必成”,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教授的职称,游刃有余彭大英语系的管理。教书育人也颇有成就,很多学生,现已成了社会的栋梁,在各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有道是“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二、家庭和睦,教子有方。他和张美兰老师结成夫妻的几十年来,相依相伴,互相理解,相互支持,互相鼓励,相互包容,互相照顾,无论是自己的家庭还是对亲戚朋友,没有矛盾是非,和和睦睦相处。在培养孩子成长上,俩个儿子都是愽士研究生毕业,现在分别在澳洲和美国的异国他乡叙写着人生的美好篇章,真是“虎父无犬子,儿子也非凡”

三、生财有道,生活富足。这些年来光是宋老师投稿著书就有二十多万的收入,这就和唐寅(唐伯虎)诗说的那样“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把笔杆子赚来的钱用来贴补家庭和旅游的开销,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得到的,这就叫凭本事吃饭才是硬道理。除了写作收入以外,高息放贷,房屋出租,置换商品房,房屋抵押贷款等等,赚得盆满钵满,特别是通过房子抵押贷款,不光赚到了钱,还学到了不少维权的法律知识,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四、适时出游,愜意时光。旅游的美好不仅在于眼前的风景,更在于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些年来,俩位老师适时畅游了祖国很多地方,不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只要兴来,规划好路线,打包就走,即便腿脚不灵,拄着拐杖,也无碍出行,他们的旅游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能把所见所感所闻整理发表,不像我们常说的那种“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景点拍照,回来问什么都不知道”的旅游,像他们这样的旅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虚此行。他们的旅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能在旅游中寻找与自己职业相关的商业信息,回来整理出书。

几点启示:一、要多读书,精读书。宋老师光读英国大学教授夸克的《当代英语语法》书就用了6年的时间,北宋司马光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以及后来清代的《续资治通鉴》就用了长达3年的时间,作为做学问的人就应该精读书,读好书。我觉得我们虽然不做学问,平时也要去看看我们感兴趣的有时代气息的书籍,我最近又看了贾平凹的《暂坐》,莫言《晚熟的人》及一些古现代文学,既充实了生活,学到了知识,又分享到了读书情节中的快乐。二、不吝游资,放飞心情。这些年来他们旅游一直没有停步,只要想去的地方,立马打包就走,国内就不说了,向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国也都有他们的足迹,他们在国外旅行会说英语语言上没有障碍,更能感受到在异国他乡学好英语的好处。作为我们这般年龄的人,趁腿脚好,能走路,就要向他们那样常出去转转,放飞心情,怡养晚年,不能老是算记那两个钱多了少了,有个好心情,就有一个好身体,有个好身体就比什么都重要。世界很大,风景很美,人生短暂,何不常出去走走看看,免得留下遗憾和后悔。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问老师平生功业,马中郑中彭大。来到社会,就要向宋老师那样每到一个地方就要把自己的事业做好,有所成就,做到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留下回忆。四、勤耕不辍、履践致远。在做学问的道路上宋老师没有终点,只有起点,他是做学问的典范,即使现在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依然在著书写作,忙的不亦乐乎。我们不做学问,但也要规划好自己的晚年,手头有事做,大脑不空闲,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幸福美满。

宋老师的其他作品还没来得及去看,有时间继续。

 2024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