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 | fú I. | ①服从、服侍。顺服。屈服。承受。降服。《左传 子鱼论战》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梁惠王上》: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宋 苏轼《超然台记》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②佩服;信服;使信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议论,十九人皆服。以理服人;心服(衷心信服);悦服(从心里佩服);服众(使众人心服);服善(佩服、顺从别人的长处);不服输。③从事,作,担任;致力。服田(从事耕作,种田);服官(做官);服贾(从商,作买卖);服劳(服事效劳);服休(侍侯帝王宴息的近臣)。《晋纪总论》至于公刘,遭夏人之乱,去邰之豳,身服厥劳。④饮用或吞服药。吸收,服知(吸收学习知识)《庄子·寓言》:“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三国志·方伎传》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服毒;服饵(服食丹药);服鸩(饮毒酒自杀);服食(服用饮食之物)。⑤穿着,穿上。佩带。服卉(穿着用絺葛制的衣裳);服孝(带孝。穿孝服);服冕(穿着冕服);服玉(佩玉);服媚(喜爱佩带);服剑(随身佩带的宝剑)《战国策·齐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 李斯《谏逐客书》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南史 本纪卷七梁武帝中》上释御服,服法衣,行清净大舍,名曰“羯磨”。《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二》(祝)绅幼亡父母,养于兄嫂,已尝为嫂服,至是又请解官持兄丧。⑥铭记,怀念。《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之矣。⑦使习惯于。适应。不服水土。《庄子·天下》:“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⑧(文言)服丧,丧服,有服在身。《孟子·离娄下》(齐宣)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汉书 楚元王传》王戊稍淫暴,二十年,为薄太后服私奸,削东海、薛郡,乃与吴通谋。⑨(文言)事情。《素问》:“用钺之服,必有法则焉。”王冰注:“服,事也。”《庄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甚忘。10.服车:驾车。文选·干宝《晋纪总论》:“遂服舆軫,驱驰三世。”李周翰注:“舆軫,车也。谓乘舆也。”II.fù①通"负"。负荷;驾驶。《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②通“覆"(fù)。遮盖,掩蔽。《韩诗外传》道逢辇者,以其辇服其道。 |
服毙 | fúbì | 犹自杀。服,通“伏”。《庄子·说剑》:“於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忿不见礼,皆自杀也。” |
服车 | fúchē | ①为服王事者所用之车,指官车。《周礼·春官·巾车》:“服车五乘。”郑玄注:“服车,服事者之车。”贾公彦疏:“服车,服事者之车者,其孤卿以下皆是辅佐之臣,服事於上,故以服事之车解之也。”②驾车。《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今君命女以是邑也,服车而朝,毋废前劳。”文选·干宝《晋纪总论》:“遂服舆軫,驱驰三世。”李周翰注:“舆軫,车也。谓乘舆也。”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古者牛唯服车。《书》曰‘肇牵车牛’。《易》曰‘服牛乘马’。” |
服除 | fúchú | 守丧期满。《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四年》:“癸卯,南康文简公褚渊卒,世子侍中贲耻其父失节,服除,遂不仕。”《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臣(朱台符)愚以为宜因此时,择文武才略习知边境之士,为一介之使,以嗣位服除,礼当修好,与之尽弃前恶,复寻旧盟。宋 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丁内艰,服除,主管南外宗室财用。” |
服低做小 伏低做小 | fúdīzuòxiǎo |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她就是没有服低做小的想法,这让他很为难。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我又索含容折节,屈脊躬身,伏低做小,跪膝在尘埃。” |
服度 | fúdù | 遵守礼法。一说,服御物有制度。《管子·牧民》:“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尹知章注:“服,行也。上行礼度,则六亲各得其所,故能感恩而结固之。”《史记·管晏列传》:“上服度则六亲固。”张守节《正义》:“上之服御物有制度,则六亲坚固也。” |
服饵 | fú‘ěr | 古代养生术语。指服食中的服金饵丹活动。《魏书·裴白藏传》“豁情赋序”:“余摄养舛和,服饵寡术,自春徂夏,三婴凑疾。”一说与服食同义。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石崇冀服饵之征,而以贪溺取祸。 |
服服帖帖 服服贴贴 | fúfútiētiē | 温顺地或谦恭地服从跟随。这男孩淘气得很,不过用纪律约束他他就会服服帖帖的。我想,他是不会对坎坷、悲惨的命运服服帖帖。 |
服化 | fúhuà | 顺服归化。《三国志·魏志·常林传》:“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晋书·羊祜传》:“今天下自服化已来,方渐八年。” |
服剑 | fújiàn | ①佩剑。腰间佩带的剑。《战国策·齐策四》:“遣太傅賫黄金千斤,文车二駟,服剑一。”鲍彪注:“服剑,王所自佩者。” ②谓随身佩带剑。《吕氏春秋·顺民》:“孤将弃国家,释羣臣,服剑臂刃……执箕帚而臣事之。”高诱注:“服,带。”《淮南子·修务训》:“服剑者期於銛利,而不期於墨阳、莫邪。” ③周时一种短剑。《西清古鉴·周服剑》:“右身,长一尺三寸四分,腊广一寸四分。” |
服媚 | fúmèi | 谓喜爱佩带。《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 杜预注:“媚,爱也。”杨伯峻注:“‘服媚之’者,佩而爱之也。”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 |
服匿 | fúnì | ①盛酒器。《汉书·苏武传》:“三岁餘,(於靬)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②指旃帐。 |
服牛乘马 | fúniúchéngmǎ | 役使牛马驾车。《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新唐书·王求礼传》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今辇以人负,则人代畜。 |
服气 | fúqì | ①又称“食气”,“行气”。指呼吸吐纳锻炼。以呼吸为主。稽康《养生论》:“呼吸吐纳,服气养身。”就是说在呼吸吐纳中吸纳天地精炁,叫做服气,可以此行气炼养身体。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四 陈希夷四辞朝命》当初,有一人因床脚损坏,偶取一龟支之。后十年移床,其龟尚活,此乃服气所致。吴筠文集中有《服气》一篇,揭露服气者“不逾十年五年,身已亡矣”。同时他也抨击其他内修术,认为这些内修术只能促使人早死。唐 白居易《赠王山人》诗:“玉芝观里王居士,服气飡霞善养身。”②甘心信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匡大又不服气,红着眼,向那人乱叫。” |
服勤 | fúqín | 谓服持职事勤劳。服勤稼穑。《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孔颖达疏:“言服勤者,谓服持勤苦劳辱之事。”晋 干宝《搜神记 卷一》:“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资治通鉴 唐纪四》先是御史大夫郑不乐仕(王)世充,多称疾不预事,至是谓世充曰:“臣闻佛有金刚不坏身,陛下真是也。臣实多幸,得生佛世,愿弃官削发为沙门,服勤精进,以资陛下之神武。”《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九》国子祭酒杨上言,以为:“窃见流外出身,每岁二千余人,而明经、进士不能居其什一,则是服勤道业之士不如胥史之得仕也。”唐 韦应物《谢栎阳令归西郊 诗》:“自乐陶唐人,服勤在微力。”《清史稿·食货志一》:“亦有本主念其服勤数世,准其另户,或放出为民者。” |
服阕 | fúquè | 守丧期满除服。阕,终了。汉 蔡邕《贞节先生陈留范史云铭》:“举孝廉,除郎中君莱芜长,未出京师,丧母行服。故事,服阕后还郎中君。”《旧唐书·王丘传》:“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如今服阕也,却序旧婚姻。”《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一》(宋高宗)诏:“前特进张浚,依旧永州居住,俟服阕取旨。”《聊斋志异 梓潼令》奇之,后丁艰归,服阕候补,又梦如前。默思岂复任梓潼乎?已而果然。《聊斋志异 嫦娥》子美不能忘情嫦娥,服将阕,托人示意林妪。清 戴名世《詹烈妇传》:“大功病且死,与父母诀曰:‘儿不孝,不能长事父母,新妇服阕即嫁之。’”洪深《冯大少爷电影故事》:“生服阕后,举家移居海上,居室服用,务极华侈。” |
服色 | fúsè | ①车马和祭牲的颜色。历代各有所尚。《史记 孝武本纪》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②官员品服和吏民衣着的颜色。③衣着的样式色泽。《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
服舍 | fúshè | ①即倚庐。古代居父母丧未葬时住的简陋棚屋。既葬则居庐墓。《史记·五宗世家》:“易王死未葬,建有所说易王宠美人淖姬,夜使人迎与奸服舍中。”《汉书·吴王刘濞传》:“楚王来朝,错因言楚王戊往年为薄太后服,私奸服舍,请诛之。”颜师古注:“服舍,居丧之次,垩室之属也。”②据《汉书·贾谊传》载:“谊为长沙 傅三年,有服飞入谊舍,止于坐隅。服似鸮,不祥鸟也…… 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作鵩鸟赋以自广,后竟早卒。后人因以“服舍”为哀悼文人不寿之词。服,通“鵩”。 |
服食 | fúshí | ①衣着食物。《尚书·旅獒》:“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②服用丹药。道家养生术之一。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三国魏 嵇康《养生论》:“呼吸吐纳,服食养身。” 《晋书 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南朝梁·江淹《别赋》傥有华阴上土,服食还山,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资治通鉴 宋纪八》吴兴巫严道育,自言能辟谷服食,役使鬼物。唐 李肇唐《国史补 卷下》:“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于游宴……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各有所蔽也。”(秦)辨自言百三十岁,帝(宋真宗赵恒)召至京,与语,多言五代事,亦无它奇,但能服食至长年耳。清 黄景仁《池阳写望 诗》:“服食未能遂,名理亮可穷。”龚尔位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不至诗:“昏人累尘想,服食不长生。” |
服事 | fúshì | ①五服之内所封诸侯定期朝贡,各依服数以事天子。亦泛谓尽臣道。《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记·周本纪》:“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非是喒服事君王不到头,则为一时同辈有寃讎。” ②承担公职。《周礼·地官·大司徒》:“颁职事十有二于邦国都鄙,使以登万民……十有二曰服事。”郑玄注引郑司农 曰:“服事谓为公家服事者。”《晋书·羊祜传》:“(李喜等)皆服事华髮,以礼终始。”唐 杜甫《八哀诗·王思礼》:“服事哥舒翰,意无流砂磧。”③服力役。《韩非子·五蠹》:“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王褒《四子讲德论》:“閔耄老之逢辜,怜縗絰之服事。”④犹服侍。《三国志 吴书。吴主传》张昭、周瑜等谓(孙)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晋书 宣帝纪》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孙)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宋 范镇《东斋记事卷四》:“又有王有者,州卒也。州将每令赵昌画,则遣有服事供应之。”《红楼梦 第一○九回》:“(寳玉)忽然想起那年袭人不在家时,晴雯、麝月两个人服事,夜间麝月出去,晴雯要唬他,因为没穿衣服,着了凉。” |
服田力穑 | fútiánlìsè | 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一》谋国当先立一定之规,周密备具,按而行之,若农服田力穑,以底于成。 |
服听 | fútīng | 归顺听命。《大戴礼记·少间》:“君时同於民,布政也;民时同於君,服听也。”《吕氏春秋·孝行》:“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史记·淮阴侯列传》:“割大弱彊,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 |
服玩 服翫 | fúwán | 服饰器用玩好之物。《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车马服玩,拟于天家。”《资治通鉴 梁纪十八》(高)洋为其夫人赵郡李氏营服玩小佳,(高)澄辄夺取之。《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下》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七》城中乏食,(秦)传序尽出囊橐服玩,市酒肉,犒士卒而勉之,众皆感泣力战。《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七》禁中以翡翠为服玩,诏市于南越,(曹)修古以为重伤物命,且真宗尝禁采狨毛,故事未远,宜罢之。 |
服物 | fúwù | ①衣服器物。《周文 襄王不许请隧》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礼记·祭义》:“以具服物,以脩宫室。”孔颖达疏:“以备具衣服及祭物。” 唐 韩愈《画记》:“於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载服物者。” ②指衣料。《周礼·秋官·大行人》:“四岁壹见,其贡服物。”郑玄注:“服物,玄纁絺纊也。” ③使人诚服。《晋书·石苞传》:“苞既勤庶事,又以威德服物。” |
服习 | fúxí | ①谓习熟武艺。《管子·七法》:“为兵之数……存乎服习,而服习无敌。” 尹知章注:“服,便也。谓便习武艺。” 晁错《言兵事疏》:“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宋 王禹偁《大阅赋》:“兵虽示乎服习,战必分其曲直。”②熟悉。《左传·僖公十五年》:“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东周列国志 第三十回》:“其马生在本土……服习道路,故遇战随人所使,无不如意。” 章炳麟《中华民国解》:“三荒服若回部、西藏犹有耕稼,蒙古犹有游牧。满人则于此亦未服习,斯所谓惰民者。”③犹习惯;适应。《韩诗外传卷五》:“而民以侵渔遏夺相攘为服习。”西汉·贾谊《治安策》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晋 张邈《自然好学论》:“且昼坐夜寝,明作闇息,天道之常,人所服习。” 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义王)因询在欧洲 几何年矣。英法两国事务繁简如何,此闲水土能否服习?” |
服役 | fúyì | ①弟子;仆役。《庄子·渔父》:“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汉 刘向《列女传·鲁季敬姜》:“今以子年之少,而位之卑,所与游者,皆为服役,子之不益,亦以明矣。”②执役;服劳役。《韩非子·五蠹》:“故以天下之大,而为服役者七十人。”《汉书·食货志上》:“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汉 扬雄《逐贫赋》身服百役,手足胼胝。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卷九》:“卫青少服役平阳公主家,后为大将军。”王统照《鬼影》:“船体播动的厉害,除掉船上服役的之外,几乎没有一个可以立得稳的。”③役使,支配。《文子·下德》:“伐乱禁暴,举贤良,废不肖,匡衺以为正,攘险以为平,矫枉以为直,明於施舍开塞之道,乘时因势,以服役人心者也。”《淮南子·本经训》:“明於禁舍开闭之道,乘时因势,以服役人心力。”④特指服兵役。徐怀中《西线轶事》:“我当时也没想到在我服役期间可以捞到打仗,只是觉得在知青户太闷人了,想换个环境,新鲜新鲜。” |
服膺 | fúyīng | 铭记在心;衷心信奉。服膺雅道。念念不忘。《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朱熹集注:“服,犹着也;膺,胸也。奉持而着之心胸之间,言能守也。”《庄子·盗跖》财积而无用,服膺而不舍,满心戚醮,求益而不止,可谓忧矣。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岁遥遥兮难极,冤悲痛兮心恻;肠千结兮服膺,于乎哀兮忘食。”《晋书 武帝纪》惟王乃祖乃父,服膺明哲,辅亮我皇家,勋德光于四海。晋 刘琨《劝进表》:“诞授钦明,服膺聪哲。”晋 葛洪《抱朴子 自序》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而笑之,又将谤毁真正。《北齐书·废帝纪》(许)散愁自少以来,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简策,不知老之将至。宋 周辉《清波杂志 卷八》愿郎君捐有余之才,崇未至之德,前哲训迪后进,拳拳如此,为后进者,得不服膺而书绅。《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托克托)既冠,喜从儒者游,闻善辄服膺。 |
服用 | fúyòng | ①使用。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政(正)为常所讲习,雠校缮写,及偏加服用,有迹可思者耳。②衣着器用。③吃。多指药物、补品等。 |
服御 服驭 | fúyù | ①指服饰车马器用之类。《史记 孝文本纪》“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民得卖爵。”“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晋书 惠帝纪》(司马)颖舆帝单车走洛阳,服御分散,仓卒上下无赍,侍中黄门被囊中赍私钱三千,诏贷用。《魏书 卷四 世祖纪上》性清俭率素,服御饮膳,取给而已,不好珍丽,食不二味。②谓驾驭车马。③使用;役使。 |
服章 | fúzhānɡ | 古代表示官阶身份的服饰。亦可泛指服饰﹐衣冠。《晋书 愍帝纪》时以朝廷草创,服章多阙,敕收其余,以实内府。《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五》上(宣宗李忱)重惜服章,有司常具绯、紫衣数袭从行,以备赏赐,或半岁不用其一,故当时以绯、紫为荣。 |
服制 | fúzhì | ⑧古代按身份等级规定的器服制度。《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以礼为服制,以兴太平。”《汉书·元后传》:“且若自以金匱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璽传之万世。”②丧服制度。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按亲疏服之。《宋书·张永传》:“永痛悼所失之子,有兼常哀,服制虽除,犹立灵座,饮食衣服,待之如生。”③指服丧。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禁忌》:“服制之家不登贺,不立门簿。”《笑林广记 借服》有居服制而欲赴喜筵者,借得他人一羊皮袄,素冠而往。④服装样式。太平天囯 吴容宽《贬妖穴为罪隶论》:“韃子混乱中国,佔中国之土地,害中国之人民,改中国之服制,变中国之形容。” |
箙 | fú | 盛弓箭的袋。《诗·小雅》:象弭鱼服。《郑语》:檿弧箕服。注:服,矢房也。《诗·小雅》:象弭鱼服。《郑语》:檿弧箕服。注:服,矢房也。箙、盛矢器也。以兽皮为之。按本以竹木为之。故字从竹。参见“鱼服”。 |
菔 | fú | “莱菔” láifú:萝卜。莱古代指郊外轮休的田,亦指田废生草。《後汉·刘盆子传》时掖庭中,宫女犹有数百千人,自更始败後幽闭殿内,掘庭中芦菔(即萝卜)根,捕池鱼而食之。参见“萝菔”。 |
鵩 | fú | 古书上说的一种不吉祥的鸟,形似猫头鹰。 |
鵩鸟 | fúniǎo | ①猫头鹰一类的鸟。旧传为不祥之鸟。②比喻奸佞。③鵩鸟赋的省称。《鵩鸟赋》是汉代文学家贾谊的赋作,为贾谊谪居长沙时所作。此赋借与鵩鸟问答以抒发了自己忧愤不平的情绪,并以老庄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以自我解脱。《史记 屈原列传》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