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 | fú | ①芙蓉:a.落叶灌木,花有红、黄、白各色,别于荷花,亦称“木芙蓉”;b.荷花的别称。②芙蕖:荷花的别称。③芙蓉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别称,简称“蓉城”或“蓉”。 |
芙蕖 | fúqú | 荷花的别名。《初刻拍案惊奇 卷三五》亭亭体态,像不动的出水芙蕖。《聊斋志异 仙人岛》无何,异香浓射,美姝十余辈,拥芳云出,光艳明媚,若芙蕖之映朝日。 |
芙蓉 | fúróng | 荷花的别名。美女。两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唐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 王维《临湖亭》诗:“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唐 王昌龄《採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唐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唐 白居易《忆江南 三首之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宋 周邦彦《苏幕遮 燎沉香》:“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西京杂记 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贵妃艳史演义 第十章》:玄宗微微笑说:“美人新浴,正如出水芙蓉。”令宫人即宣妃子来,不必更衣梳妆。“朱华”也可以代表荷花:邺yè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清 唐孙华《晚秋狮子林小集 诗之一》:“三径林香穿竹树,一池波影漾芙蓉。” |
芙蓉并蒂 | fúróngbìngdì |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他们如芙蓉并蒂,相亲相爱。唐·皇甫松《竹枝词》:“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隔子眼应穿。” |
芙蓉出水 | fúróngchūshuǐ |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南朝梁 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八十三回:“细端详,芙蓉出水,不及美人妆。” |
芙蓉帐 | fúróngzhàng | 用芙蓉花染缯制成的帐子。泛指华丽的帐子。唐 李白《对酒诗》:“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里奈君何。”唐 白居易《长恨歌》:“云鬢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前蜀 牛峤《女冠子词之二》:“绣带芙蓉帐,金釵芍药花。”《广群芳谱·花谱十八·木芙蓉引成都记》:“(孟后主)以花(芙蓉)染繒为帐,名芙蓉帐。”《花月痕 第四一回》:“魂销夜月芙蓉帐,恨结春风翡翠釵。” |
蚨 | fú | ①古代用作铜钱的别名。如:蚨母(即青蚨。传说用青蚨血涂钱,可以引钱使归。因用以代称钱);蚨钱(指钱币)②青蚨:a.古书上说的一种虫;b.古代用作钱的别称。 |
巿 | fú | 避免与“市”相混淆。古代的一种祭服。也作“韨”。古同“韍”。《说文》天子朱巿,诸侯赤巿…韨,篆文巿。 |
芾 | fú I. | 草木茂盛。II. fèi小树干及小树叶:蔽芾:形容树木枝叶小而密。 |
芣 | fú | 芣苢fúyǐ:古书上指“车前”,多年生草本植物,开淡绿色花,叶和种子可入药。亦作“芣苡”fúyǐ。 |
芣苢 芣苡 | fúyǐ | ①草名。即车前。毛传认为是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这种说法与《山海经》、《逸周书·王会》以及《说文解字》相矛盾,但得到郭璞、王基等人的支持,宋代朱熹《诗集传》亦采此说。近现代学者如闻一多、宋湛庆、游修龄等则认为芣苢是薏苡,可以人工栽培,其果实去壳后即薏仁米。②诗·周南篇名。《诗·周南 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③芣苢多子,古人歌之以示庆贺生子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