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鸭。荷荇凫鹭。狐兔凫雉。屈原《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藤王阁序》鹤汀(tīng)凫(fú )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一作列)冈峦之体势。《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一》时上皇(宋高宗)方甃石池,以水银泛金凫鱼于上,帝(宋孝宗)过之,上皇指示曰:“水银正乏,此买之汪尚书家。”参见“野凫”。

凫雏

fúchú

幼凫。唐 杜甫《漫兴》“沙上凫雏旁母眠”

凫短鹤长

fúduǎnhècháng

凫胫短鹤胫长。长短不齐。泛指馀缺不齐。元·关汉卿《乔牌儿》套曲:“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凫短鹤长不能走。”

凫鹤从方

fúhècóngfāng

指野鸭和鹤各从其所属的品类。比喻顺其自然行事。《宋书·孔觊传》:“伏愿天明照其心请,乞改今局,授以闲曹,则凫鹤从方,所忧去矣。”

凫胫

fújìng

野鸭的小腿。《庄子·骈拇》:“是故鳧脛虽短,续之则忧;鹤脛虽长,断之则悲。”唐 刘知几《史通·浮词》:“盖鳧脛虽短,续之则悲,史文虽约,增之反累。”

凫胫鹤膝

fújìnghèxī

指事物各有长短。庄周《庄子 骈拇》:“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清·无名氏《帝城花样·琯霞传》:“冠卿年亦有凫胫鹤膝之诮。”

凫居雁聚

fújūyànjù

群聚一处。宋·王安石《上五事书》:“然而天下之人,凫居雁聚,散而之四方而无禁也者,数千百年矣。”

凫趋雀跃

fúqūquèyuè

指像野鸭那样快跑,像鸟雀那样跳跃。形容十分欢欣的样子。唐·卢照邻《穷鱼赋》:“渔者观焉,乃具竿索,集朋党,凫趋雀跃,风驰电往,竞下任公之钓,争陈豫且之网。”唐·梁涉《长竿赋》:“闻之者凫趋雀跃,见之者足蹈手舞,非测日之表可俦,非凌云之梯足数。”

凫水fúshuǐ泅水,游水,游泳。鲁迅《社戏》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出一身热汗,卜通一声跳到碧清的河流里去凫水,那有多舒服呀!《清史稿·陈国瑞传》密令郭宝昌自全家集凫水支浮桥。

凫雁

鳧鴈

fúyàn

①野鸭与大雁。有时单指大雁或野鸭。唐 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②鸭与鹅。

凫靥裘fúyèqiú

,泛指野鸭;,颊部;,皮衣。用野鸭面部两颊附近的毛皮制作的衣服。《红楼梦》:“只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那里笑。”《红楼梦》中贾母一见薛宝琴十分喜欢,便将十分珍贵的凫靥裘送给了她。一般人还以为是孔雀金线织的,只有史湘云识货:“那是野鸭子头上的毛织的。”

凫藻fúzǎo

谓凫戏于水藻。比喻欢悦。《花月痕第六回》三军凫藻,万姓欢虞,也不用铺张扬厉。

凫渚

fúzhǔ

①梁孝王兔园中的渚名。《西京杂记卷二》:“(兔园园中)又有鴈池,池间有鹤洲、鳧渚。”②野鸭栖息的水中小块陆地。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凫茈

fúzǐ

亦作“凫茨”。 即荸荠。《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羣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李贤注:“郭璞曰:‘生下田中,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 宋 苏舜钦《城南感怀呈永叔诗》:“老稚满田野,斲掘寻凫茈。” 清 赵翼《晓东小岩香远邀我神仙馆午饭诗》:“君不见,古来饥荒载篇牍,水撷凫茨野采蔌。”参见“荸荠/荸荠”。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六·乌芋》

fú I.

“桴”的异体字,意为鼓槌。例如:鼓相应(用鼓槌打鼓,鼓就响起来。比喻互相应和,配合得很紧密)。屈原《楚辞 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兮击鸣鼓。宋·苏轼《石钟山记》止响腾,余韵徐歇。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执鼓立于军门,使百姓敢战无退,弗若也。枹罕,汉时古郡名。II.参见bāo。

枹罕

fúhǎn

中国历史上古地名,在今甘肃省临夏县附近地区。《后汉书 董卓列传》其冬,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关群盗反叛,遂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初,陇西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聚众枹罕,改元,置百官,三十余年。

①芝:山名,在中国山东省。亦作“之罘”。②罳:a.门屏;b.古代宫殿城墙四角上的小楼;《资治通鉴 汉纪六》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罘灾。c.张在窗户或屋檐下防鸟雀的网。③捕兔网。泛指狩猎用的网。罘罕(泛指罗网);罘罟(泛指罗网);罘网(泛指渔猎用网);罘罳(设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唐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蛾须远灯烛。兔勿近罝罘。"《庄子·胠箧》:“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於泽矣。”《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一》宦者曰:“事急矣,请陛下(文宗李昂)还官!”即举软舆,迎上扶升舆,决殿后罘,疾趋北出。

罘罝

fújū

泛指捕兽之网。后汉书·寇荣传》:“举趾触罘罝,动行絓guà罗网。”

罘罳fúsī

①古代的一种屏风设在门外。汉书·文帝纪》:“未央宫东阙罘罳灾。”颜师古注:“罘罳,谓连阙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按,《五行志上》作“罘思”。②设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也作罦罳。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黄鸝度结构,紫鸽下罘罳。”③指室内的屏风。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吴仲权郎中》:“明日,索浴治具於房,婢以罘罳围之。吴曰:‘何用,’曰:‘恐为隙风所搏。’”

罘罔

fúwǎng

罘网。《晏子春秋·杂上二七》:“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捆蒲苇,织萉屦,以养其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列卒满泽,罘罔弥山。”

fú I.

古通“”。姓。II.参见mì

宓妃

fúfēi

①传说中的洛水女神。《楚辞·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王逸注:“宓妃,神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絶殊离俗。”李善注引如淳曰:“宓妃,伏羲氏女,溺死洛,遂为洛水之神。”唐 李白《感兴诗之二》:“洛浦有宓妃,飘颻雪争飞。”王闿运《采芬女子墓志铭》:“微吟风引,薄蔡女之言才;妙解天成,过宓妃之受教,是以冬闺寳押,作颂方闲。”②三国时曹丕的皇后甄氏。相传甄氏曾为曹丕之弟曹植所爱,后来曹操把她嫁给曹丕。甄后被赐死后,曹丕把她的遗物玉带金缕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途径洛水,梦见甄后来相会,表示把玉枕留给他作纪念。醒后遂作《感甄赋》,后明帝改为《洛神赋》。唐 李商隐《无题诗之一》:“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魏王:指魏东阿王曹植。三国魏 曹植《洛神赋 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