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鳳 | fèng | ①传说中的鸟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凤凰。凤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凤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凤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凤清于老凤声。②姓。 |
凤表龙姿 | fèngbiǎolóngzī | 形容英俊的仪表。明 张凤翼《红拂记 俊杰知时》:“瞥然一见,凤表龙姿自出群,雌雄胜负隐然分。” |
凤泊鸾漂 | fèngbóluánpiāo | 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唐·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清 黄景仁《失题》神清骨冷何由俗,凤泊鸾漂信可哀。 |
凤采鸾章 | fèngcǎiluánzhāng | 形容诗文的文采华丽。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示永明乐歌启》:“凤采鸾章,霞鲜锦缛。” |
凤钗 | fèngchāi | 古代妇女的头饰,属钗子的一种。因钗头作凤形,故而得名。常被用作男女定情信物。《聊斋志异 于中丞》枕上露发,发上簪凤钗一股,侧眠床上。 |
凤城 | fèngchéng | 京都的美称。唐 沉佺期《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唐 杜甫《夜诗》:“步簷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仇兆鳌注引赵次公曰:“秦穆公女吹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唐 李商隐《为有》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清 龚自珍《行香子 词》:“在凤城西,垂杨畔,落花间。”郭沫若《潮集·十年建国增徽识》:“凤城西翼见巍峨,高唱人民解放歌。” |
凤池 | fèngchí | ①即凤凰池。指朝廷,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南朝齐 谢朓《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唐 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暨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西京则与鸞渚为邻,东都则与凤池相接。”宋 柳永《望海潮》:“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②唐朝时是中书省所在的地方。唐时门下省、中书省在禁中左右掖,给事中属门下省,房倌办公地点就在凤凰池。唐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清 孙枝蔚《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去后寄怀诗之二》:“凤池与乌臺,旦夕谓可至。”参见“凤凰池”。 ③古琴底有二孔,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池。王谟《辑世本·作篇》:“伏羲氏削桐为琴……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时。”④砚的一种。宋 范纂《端溪砚谱》:“砚之形製……曰凤池。”宋 范纂《端溪砚谱》:“宣和初,御府降样造形,若风字,如凤池样,但平低耳。”亦作“凤池研”。宋 米芾《画史·唐画》:“古书画皆圜,盖有助于器。晋唐皆凤池研,中心如瓦凹,故曰研瓦。” |
凤愁鸾怨 | fèngchóuluányuàn | 比喻夫妻间因思念而生的愁怨。明·王玉峰《梦香记·饯别》:“无奈分离一旦,你功名傥万全,也思恩爱有三年。苦只为鹗荐鹏骞,博得凤愁鸾怨。” |
凤雏 | fèngchú | ①幼凤。《洞冥记》:“方朔再拜于帝前曰:‘臣东游万林之野,获九色凤雏。’” 晋 王嘉《拾遗记·周》:“(成王)四年,旃涂国献凤雏。”②比喻俊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裴松之注引 晋 习凿齿《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晋书·陆云传》:“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明 孙仁孺《东郭记·井上有李》:“黄泉不免惭蚯蚓,竹实应堪比凤雏。” |
凤雏麟子 | fèngchúlínzǐ | 比喻贵族子孙或称誉佳子弟。唐·李咸用《轻薄怨》诗:“凤雏麟子皆至交,春风相逐垂杨桥。” |
凤吹 | fèngchuī | 对笙箫等细乐的美称。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闻凤吹於洛浦,值薪歌於延 瀨。”李善注引列仙传:“王子乔,周宣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雒之间。”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之八》:“鶯歌闻太液,凤吹遶瀛洲 。”唐 郎士元《听邻家吹笙诗》:“凤吹声如隔綵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
凤附龙攀 | fèngfùlóngpān | 汉 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后以“凤附龙攀”谓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宛署杂记·志遗三》引用明·李东阳《敕封崇安侯谭公神道碑铭》我明载兴,公值其际,凤附龙攀,风飞雷厉。 |
凤歌 | fènggē | ①据《论语·微子》载:孔丘到楚国去,楚狂接舆唱着“凤兮”之歌讽刺孔丘,走过孔丘车前。后即用“凤歌”指狂人之歌。唐 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寄诗》:“凤歌空有问,龙性詎能驯。”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我本楚 狂人,凤歌笑孔丘。”②凤鸣声。南朝宋 鲍照《白云诗》:“凤歌出云闕,龙驾戾蓬山。”③形容箫笙等的吹奏声。宋 苏轼《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女童队》:“凤歌谐律,方资燕俎之欢;鷺羽分庭,忽集寿山之下。” |
凤歌鸾舞 | fènggēluánwǔ | 神鸟歌舞。比喻美妙的歌舞。我们欣赏了一段高水准的凤歌鸾舞。宋·赵善括《醉蓬莱》词:“桂子兰孙,凤歌鸾舞,介我公眉寿。” |
凤阁 | fènggé | ①华丽的楼阁。多指皇宫内的楼阁。四面开窗,夏天用以纳凉的楼房。宋·汪洙《神童诗》风阁黄昏夜,开轩内晚凉。南朝宋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曹植》:“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南唐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水浒传 第一回》:“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②唐 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中书省为凤阁、遂用为中书省的别称。参见“鸾台” |
凤骨龙姿 | fènggǔlóngzī | 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云笈七签》卷四:“今视子之质,实霄景高焕,圆精重照,凤骨龙姿,脑色宝曜。” |
凤冠霞帔 | fèngguānxiápèi | 凤冠:古代后妃所戴的装饰着彩制凤凰的帽子;帔: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类似披肩。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戴凤冠霞帔的夫人,是好锁的?待我来。”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八回:择了吉日迎娶,一般的鼓乐彩舆,凤冠霞帔,花烛拜堂,成了好事。 |
凤管鸾笙 | fèngguǎnluánshēng | 笙箫之乐的美称。明·廷讷《狮吼记·访友》:“歌儿舞女朝朝醉,凤管鸾笙步步随。”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7回:“在院中铺设起琴棋书画,打点下凤管鸾笙。” |
凤驾 | fèngjià | ①《汉书·扬雄传上》:“乃抚翠凤之驾,六先景之乘。”颜师古注:“翠凤之驾,天子所乘车,为凤形而饰以翠羽也。”后用“凤驾”称帝王或后妃的车乘。《说岳全传第六十六回》岳夫人道:“既蒙恩德,不记前仇,已属万幸,焉敢有屈凤驾来临?罪难言尽!”京剧贵妃醉酒第一场:“看香烟缭绕,娘娘凤驾来也。”②仙人的车乘。南朝梁 何逊《七夕诗》:“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潢。”隋 王眘《七夕诗之一》:“天河横欲晓,凤驾儼应飞。” |
凤侣 | fènglǚ | ①比喻好友。唐 高峤《晦日重宴》诗:“驾言寻凤侣,乘欢俯雁池。” ②比喻美好的情侣。元 高明 《琵琶记·伯喈拒婚》:“红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首肯,早谐结发。”《聊斋志异 狐妾》一对好凤侣,今夜谐花烛。勉事刘郎,我去矣。 |
凤凰 凤皇 | fènghuáng | 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孟子·公孙丑上》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唐 杜甫《寄韩谏议注诗》:“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
凤凰城 | fènghuángchéng | ①京城。唐 杜甫《复愁诗之九》:“由来貔虎士,不满凤凰城。”仇兆鳌注:“凤凰城,指长安。”宋 贺铸《思越人/鹧鸪天 紫府东风放夜时》:“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宋 陈师道《和谢公定雨行逢卖花》:“不使近诗增纸价,得知春入凤凰城。”清 孙枝蔚《凌蔚候长郎八岁读书日满百行诗》:“此时青玉案,他日凤凰城。”②广东潮州的别称。清 黄遵宪《将至潮州诗》:“片帆遥指凤凰城,屈指家山尚几程。”钱仲联笺注引广东通志:“潮州府城,明洪武三年,指挥俞良辅闢旧堤城西南,筑砌以石,谓之凤城。” |
凤凰池 | fènghuángchí | 唐朝时是中书省所在的地方。唐时门下省、中书省在禁中左右掖,给事中属门下省,房倌办公地点就在凤凰池。唐 岑参《奉和中书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诗》:“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唐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参见“凤池”。 |
凤皇来仪 凤凰来仪 | fènghuángláiyí | 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仪:威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孔传﹕"仪﹐有容仪。备乐九奏而致凤皇﹐则余鸟兽不待九而率舞。"《史记·夏本纪》:“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汉书 王莽传》甘露从天下,醴泉自地出,凤皇来仪,神爵降集。唐·柳宗元《晋问》:“有百兽率舞,凤凰来仪,于变时雍之美,故其人至于今和而不怒。” |
凤凰于飞 凤皇于蜚 | fènghuángyúfēi | 《诗经》“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本指凤凰高飞,百鸟慕而随之。后以凤和凰相偕而飞,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同“凤皇于飞”、“凤凰于蜚”。《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凰于蜚,和鸣锵锵。’”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是谓凤凰于蜚,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唐·李白《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前许州司马宋公,蕴冰清之姿,重傅侯玉润之德,妻以其子。凤凰于飞,潘杨之好,斯为睦矣。”唐·颜真卿《和政公主神道碑》:凤凰于飞,梧桐是依。噰噰喈喈,福禄攸归。见“凤凰于飞”。 |
凤凰在笯 | fènghuángzàinú | 笯:鸟笼。凤凰被关在笼中。比喻有才能者不能施展报负。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 |
凤凰柱 | fènghuángzhù | 指刻有凤凰形的瑟柱。南朝梁 吴均《酬别江主簿屯骑诗》:“赵瑟凤凰柱, 吴醥金罍樽。”唐 李白《长相思诗》:“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絃。”王琦注引杨齐贤曰:“凤凰柱,刻瑟柱为凤凰形也。” |
凤狂龙躁 | fèngkuánglóngzào | 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唐·韩偓《喜凉》诗:“炉炭烧人百疾生,凤狂龙躁减心情。”清·金农《问颜大懋伦疾》诗:海枯石烂愁仍在,凤狂龙躁转多病。 |
凤楼龙阙 | fènglóulóngquè | 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凤楼龙阙并不神秘。唐·韦庄《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诗:“洛岸秋晴夕照长,凤楼龙阙倚清光。” |
凤毛鸡胆 | fèngmáojīdǎn | 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
凤毛济美 | fèngmáojìměi | 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真正是凤毛济美,可钦,可敬!” |
凤毛麟角 | fèngmáolínjiǎo | 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亦“麟角凤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大奴固自有凤毛。”《南史·谢超宗传》:“超宗殊有凤毛。”《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凤毛龙甲 | fèngmáolóngjiǎ | 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
凤靡鸾吪 | fèngmǐluáné | 靡:指凤死;吪:指鸾死。比喻人死。旧时多作挽辞。康有为《将去日本示从亡诸子》诗:“凤靡鸾吪历几时,茫茫大地欲何之。” |
凤鸣 | fèngmíng | ①凤凰鸣唱。比喻优美的乐声。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资治通鉴 周纪三》甚矣凤鸣而鸷翰也!②凤凰鸣唱。比喻夫妻感情和洽。宋 吴坰《五总志》:“白屋同愁,已失凤鸣之侣;朱门自乐,难容乌合之人。”参见“凤鸣朝阳”。 |
凤鸣鹤唳 | fèngmínghèlì | 形容优美的声音。 |
凤鸣麟出 | fèngmínglínchū | 凤凰鸣唱,麒麟出现。比喻贤人出现。 |
凤鸣朝阳 | fèngmíngzhāoyáng |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因以“凤鸣朝阳”比喻贤才遇时而起。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新唐书·韩瑗传》:“帝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之‘凤鸣朝阳’。” |
凤辇 | fènɡniǎn | 仙人的车乘。皇帝的车驾。华贵的车驾。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西王母乘翠凤之辇而来。后用凤辇称仙人的车乘。《聊斋志异 爱才》舍妹夫人,十年陪凤辇,霓裳遂灿于朝霞。 |
凤鸟 | fèngniǎo | 凤凰。传说中的瑞鸟。《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论语·子罕篇》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晋 陶潜《饮酒诗之二十》:“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
凤女 | fèngnǚ | 对女子的美称。唐 李商隐《西溪诗》:“凤女弹瑶瑟,龙孙撼玉珂。”按,此凤女、龙孙自指其子女。《花月痕第十五回》凤女之颠狂久别,檀奴之华采非常。 |
凤去台空 | fèngqùtáikōng | 比喻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已成为过去,只有留下的遗迹令人慨叹。唐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凤阙 | fèngquē | ①代宫阙名。《史记·孝武本纪》:“其东则凤闕,高二十餘丈。”司马贞索隐引三辅故事:“北有圜闕,高二十丈,上有铜凤皇,故曰凤闕也。”《汉书·东方朔传》:“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闕,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颜师古注:“凤闕,闕名。”《艺文类聚 卷六二》引晋潘岳《关中记》:“建章宫圆闕,临北道,凤在上,故曰凤闕也。”唐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宋 万俟咏《三台 清明应制》:“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②皇宫、朝廷。晋 王嘉《拾遗记·魏》:“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闕望崔嵬。”唐 杨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闕,铁骑遶龙城。”清 陈维崧《南柯子·蝶庵花下送苏生仲补游京师词》:“挟瑟龙池上,鸣鞭凤闕前。” |
凤笙 | fèngshēng | ①应劭《风俗通·声音·笙》:“世本:‘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后因称笙为“凤笙”。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洛水》:“昔王子晋好吹凤笙,招延道士与浮丘同游伊洛之浦。”唐 韩愈《谁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明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露蛬风蝉,昔日之凤笙龙笛也。明 何景明《吕黄门画竹歌》:“龙盘嶰谷山中石,更待伶伦截凤笙。”②指笙曲。宋 张先《虞美人词》:“凤笙何处高楼月,幽怨凭谁説。” |
凤食鸾栖 | fèngshíluánqī | 鸾凤非竹实不食,非悟桐不栖。比喻高位或帝位。明·张凤翼《红拂记·髯客海归》:“我想起那李公子呵,所事撑达,与他争甚么凤食鸾栖。我自向碧梧中别寻支节。” |
凤髓龙肝 | fèngsuǐlónggān | 比喻珍奇美味。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蔼,消受他凤髓龙肝;我寸舌应嚼坏,愧没归遗两女子。”《西游记》第七五回: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吃老君丹、玉皇酒,王母桃,及凤髓龙肝——那样东西我不曾吃过? |
凤叹虎视 | fèngtànhǔshì | 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足下鹰扬其体,凤叹虎视,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李善注:“凤以喻文也,虎以喻武也。叹犹歌也。取美壮之意。” |
凤尾 | fèngwěi | ①凤凰的尾羽。引申为秀美的细纹。唐 李商隐《无题诗》:“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唐 皮日休《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鳞。”②对科第排尾的美称。唐 黄滔《寄翁文尧拾遗诗》:“龙头凤尾前年梦,今日须怜应若神。”自注:“滔卯年冬在宛陵梦文尧作状头及第。”③指凤尾草。宋 秦观《和孙莘老游龙洞》:“草隐月崖垂凤尾,风生阴穴带龙腥。”明 张宁《方洲杂言》:“草木中耐寒者极多,素馨、车前、凤尾……不可胜纪。”④即凤尾竹。亦泛指竹子。宋 仲殊《玉楼春词》:“黄梅雨入芭蕉晚,凤尾翠摇双叶短。”《红楼梦第二六回》:“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陈毅《莫干山纪游词》:“莫干好,遍地是修篁。夹道万竿成緑海,风来凤尾罗拜忙。”⑤即凤尾蕉。俗称铁树。茎上被覆鳞片,叶生茎顶,长大坚劲,羽状分裂如凤尾,故名。《剪灯馀话·凤尾草记》:“祖中庭植凤尾一株,已百年。生吟啸其侧。”⑥即凤尾笺。元 王逢《钱塘春感诗之四》:“书题凤尾仙曹喜,恩浹螭坳学士荣。”⑦古琴尾部的美称。南唐 李煜《书琵琶背诗》:“天香留凤尾,餘煖在檀槽。”《红楼梦 第八九回》:“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山凤尾,还配得齐整;龙池雁足,高下还相宜。” |
凤尾森森 龙吟细细 | fèngwěishēngshēng lóngyínxìxì | 凤尾指凤尾草;即凤尾竹,亦泛指竹子,喻竹林茂盛。龙吟:常用以形容箫笛之类管乐器的声音,这里喻风吹竹林发出的声响。《红楼梦第二十六回》说着,顺着脚一迳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
凤舞龙飞 | fèngwǔlóngfēi |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拜服。” |
凤舞龙蟠 | fèngwǔlóngpán | 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不想这一拜,恰恰的合成一个‘名花并蒂’,俨然是金厢玉琢,凤舞龙蟠!” |
凤箫 | fèngxiāo | ①指凤女,即弄玉。②即排箫。比竹为之,参差如凤翼,故名。车。宋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凤箫龙管 | fèngxiāolóngguǎn | 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清·黄永《龙衣舟行》诗:“凤箫龙管穿云去,锦缆牙樯映日月。” |
凤枭同巢 | fèngxiāotóngcháo | 凤:凤凰,吉祥的象征;枭:恶鸟的象征。神鸟与恶鸟同在一个窝里。比喻好和坏混在一起不分。我们处理事情时不能凤枭同巢,好坏不分。 |
凤仪兽舞 | fèngyíshòuwǔ |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后用“凤仪兽舞”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清·曾国藩《复刘霞仙中丞书》而国子之教,乐乃专精。乐之至者,能使凤仪兽舞。 |
凤翼 | fèngyì | ①凤凰的羽翼。有时指凤凰的纹饰。北周 庾信《夜听捣衣诗》:“龙文鏤剪刀,凤翼缠篸管。”倪璠注:“龙文鏤剪刀者,言剪刀之上刻鏤龙形,用为裁剪也……凤翼缠篸管者,言缀以凤文也。”②比喻帝王、权贵或珍奇祥瑞的事物。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三国志·魏志·邴原传》:“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明 许三阶《节侠记·忧国》:“除是麟符谨按观机变,鸞舆反正从人愿,会见凤翼龙鳞庆百年。”③比喻女子的佳偶。王闿运《采芬女子墓志铭》:“青罗荐冷,寧待凰妃,紫綺襦分,初无凤翼。”④古代博戏名。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又有小双陆、围透、大点、小点、游谈、凤翼之名,然无如长行也。”⑤花草名。万莲的别名。晋 崔豹《古今注·草木》:“万莲,叶如鸟翅。一名鸟羽,一名凤翼。花大者其色多红緑、红者紫点,緑者紺点,俗谓之仙人花,一名连纈花。”⑥花草名。射干草的别名。 |
凤臆龙鬐 | fèngyìlóngqí | 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
凤吟鸾吹 | fèngyínluánchuī | 比喻极为美妙的歌声。《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忽听得歌声嘹亮,凤吟鸾吹,不足喻其美。” |
凤引九雏 | fèngyǐnjiǔchú | 《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后以“凤引九雏”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唐·顾况逸句:龙吟四泽欲兴雨,凤引九雏警宿乌。 |
凤友鸾交 凤友鸾谐 | fèngyǒuluánjiāo fèngyǒuluánxié | 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元·汤式《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套曲:“烘散燕子莺儿,拆散凤友鸾交。”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强奸》:“曲榭幽廊,皆凤友鸾谐之所也。”清·洪升《长生殿·絮阁》昨夜谁侍陛下寝来?可怎生般凤友鸾交。到日三竿犹不临朝? |
凤只鸾孤 | fèngzhīluángū | 只:单独。鸾:传说是凤凰一类的鸟。凤和鸾比喻夫妻。单只的凤,孤独的鸾。比喻夫妻离散。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6卷:“医世上凤只鸾孤,管宇宙单眠独宿。” |
凤翥鹏翔 | fèngzhùpéngxiáng | 翥:向上飞。形容奋发有为。清·陆陇其《与李枚吉婿书》:“吾婿英年有志,前程远大,苟发愤力学,将来凤翥鹏翔,何可限量。” |
凤翥龙蟠 凤翥龙翔 | fèngzhùlóngpán fèngzhùlóngxiáng | 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龙飞凤舞,形容风采姿态的高超。翥:鸟飞。《晋书·王羲之传论》:“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明·张居正《陵寝纪》:“山趋水会,凤翥龙翔,信乾坤之……”清·纳兰性德《扈驾西山》诗:凤翥龙蟠势作环,浮青不断太行山。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
凤翥龙骧 | fèngzhùlóngxiāng | 形容奋发有为。明·孙柚《琴心记·牛酒交欢》:“新筑沙堤行宰相,喜今朝凤翥龙骧,燕友逢春,莺朋出谷。” |
凤翥鸾回 | fèngzhùluánhuí | 翥:高飞。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晋 陆机《浮云赋》:“鸾翔凤翥,鸿惊鹤飞,鲸鲵溯波,鲛鳄冲道。”宋 王溥《唐会要》今观圣迹,兼绝二王,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 |
凤翥鸾翔 | fèngzhùluánxiáng | 像凤凰高飞。比喻女子婚姻美满得意。明·李东阳《祭孔氏女文》:“我女之嫁,凤翥鸾翔。我女之行,山遥水长。” |
凤子龙孙 | fèngzǐlóngsūn | 帝王或贵族的后代。《二刻拍案惊奇》卷七:“真个是凤子龙孙,遭着不幸,流落到这个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