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糞 | fèn | ①屎:粪便。粪坑。粪土。《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朕昔为小校,家贫,赖此小儿拾马粪自赡。”②施肥:粪地。粪田。《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孟子·滕文公上》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清 唐甄《潜书·辨儒》:“彼树木者,厚壅其根,旦暮灌之,旬候粪之。”③扫除:粪除。④动词,同“分”,区别、等级。《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
粪除 | fènchú | 打扫;清除。引用于:《左传·昭公三年》:“自子之归也,小人粪除先人之敝庐,曰:‘子其将来。’”《后汉书·第五伦传》:“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辄为粪除而去。”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山魈》:“命仆粪除,至晚始觉清爽可坐。” 《聊斋志异 阎罗薨》公请为粪除宾廨,许之,公乃起。《聊斋志异 查牙山洞》忽有道士至,自称钟离弟子,言:“师遣先至,粪除洞府。” |
粪溷 | fènhùn | 粪坑;厕所。《南史·范缜传》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中。《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六》闻者股栗,尽弃其馀粪溷中。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 卷十》一曰底号,粪溷之窝。过犹唾之,寝处则那。 |
粪墙不圬 | fènqiángbūwū | 指用粪土建造的墙壁是无法进行粉刷的。比喻某些人或事物已经腐朽或破损到无法挽救或改变的程度。《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圬:抹灰等瓦工作。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污秽的土墙无法粉刷。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
粪壤 | fènrǎng | ①秽土。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②指已死之人。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九娘才貌无双,舅倘不以粪壤致猜,儿当请诸其母。” ③指拌有肥料的灰土。指施肥。汉 王充 《论衡·率性》:“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 元 王祯《农书 卷三》:“田有良薄,土有肥硗qiāo,耕农之事,粪壤为急。粪壤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也。” |
粪土 | fèntǔ | ①秽土。《后汉书 刘表传》轻荣财于粪土,贵名位于丘岳。②比喻鄙贱下劣的事物。③引申为鄙视。视作粪土。粪土当年万户侯。④形容恶劣的环境。指牢狱。 |
粪土不如 | fèntúbùrú | 还比不上粪便和泥土。形容极无价值的东西。他的这种行为真是粪土不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单可恨的,偏生要把前妻男女,百般凌虐,粪土不如。” |
瀵 | fèn | 水由地面下喷出漫溢。《列子·汤问》有水涌出,名曰神瀵。又如:瀵泉:陕西合阳县东王,黄河滩地七眼瀵泉-七仙女泉,把从地层深处喷出地表的水叫做瀵泉。(赣语)喷洒。天在落雨,揭开膜里来,瀵兀子水进去,瓜秧子会干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