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②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③做,造:打首饰。打家具。④拨动:打算盘。⑤揭,破,凿开:打破。打井。⑥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⑦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⑧写出,开出:打证明。⑨捆,扎:打包裹。⑩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11.获取,购取:打水。打鱼。12.除去:打消。打杈。13.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14.用,采用,使用:打比喻。15.玩,玩耍:打球。16.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17.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18.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19.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20.自,从:打哪儿来?II.dá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

打熬

dǎao

支撑,忍耐;忍受。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学干禄,悮杀我者也之乎,打熬成这一付穷皮骨。”《水浒传》第二回:“史进回到庄上,每日只是打熬气力,亦且壮年又没老小,半夜三更起来演习武艺。”明·施耐庵《水浒》第十四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吴山重复自觉神思散乱,身体困倦,打熬不过,饭也不喫,倒身在床上睡了。”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三巧儿道:“你老人家打熬不过,终不然还去打汉子?”

打抱不平

dǎbàobùpíng

指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文明小史第一一回》:然其中也有真来报仇的,也有来打抱不平的。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扶正义,打抱不平,正是我们革命党我的本色。参见“抱不平”。

打笔墨官司

dǎbǐmòguānsī

参见“笔墨官司”。

打并

打屏

dǎbìng

①收拾;清理。宋 杨万里《晓起探梅诗》:“打併人间名利心,万山佳处一溪深。”《水浒传第六五回》:“那人钻入舱里来,被艄公一手揪住,一刀落时,砍的伶仃,推下水去。艄公打併了船中血迹,自摇船去了。”②凑集。《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汪世雄苦苦相留了几遍,到后来毕竟留不住了,一时手中又空乏,打并得五十两银子分送与二人。”

打草惊蛇

dǎcǎojīngshé

打的是草,却惊动了藏在草丛里的蛇,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比喻做事不密,致使对方有了警觉和防范。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为好事者口实焉。”后人据此提炼出“打草惊蛇”这则成语。

打茶围

dǎcháwéi

亦作“打茶会”。旧时谓至妓院品茗饮酒取乐。清 蕊珠旧史《京尘杂录·梦华琐薄》:“入伎馆閒游者曰打茶围。”《海上花列传第三回》:“我只道耐同朋友打茶会去了。”《孽海花第二回》说起褚爱林,有些古怪,前日有人打茶围,说她房内备着多少筝、琵、箫、笛,夹着多少碑、帖、书、画,上有名人珍藏的印

打成一片

dǎchéngyīpiàn

原指形成一个整体。现多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朱自清《论通俗化》扬弃知识阶级的绅士身份,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准,这样打成一片,平民化,大众化。

打出王牌

dǎchūwángpái

使出杀手锏去制约别人。

打错算盘

dǎcuòsuànpan

比喻打错了主意。《红楼梦》六五: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姐儿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

打倒金刚

赖到佛

dǎdǎojīngāng

làidǎofó

金刚:护佛力士。佛:佛祖。打倒了金刚,赖在佛的身上。指人把自身的责任硬推给别人。《儿女英雄传》二三回:“安老爷便打倒金刚赖到佛,双手把姑娘托付在舅太太身上。”

打道回府

dǎdàohuífǔ

指回家。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2章:“将大卸几块的枪炮埋在筐下,上面盖上蓑衣,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31回:“结果是走到半路上风风光光赴京上任的潘晟,只得又拨转马头打道回府。”

打得火热

dǎdéhuǒrè

形容关系十分亲密。我们厂的领导与群众打得火热。

打叠

dǎdié

整理、准备;调整、振作。《水浒传》第三回:“喝教许多庄客,把庄里有的没的细软等物,即便收拾,尽教打叠起了。”《红楼梦第二十回》林黛玉见了,越发抽抽噎噎的哭个不住。宝玉见了这样,知难挽回,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巴人《运秧驼背》:“他打迭着精神起了床,支撑着软瘫了的身体,走下山去。”

打趸

dǎdǔn

成批地买或卖;打总儿,归总。《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我告诉你一句打趸儿的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

打凤捞龙

dǎfènglāolóng

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

打富济贫

dǎfùjìpín

打击豪绅、地主,贪官污吏,夺取其财物救济穷人。她眼见世道不平揭竿而起,统领山寨兄弟打富济贫,除暴安良,成为地主恶霸的宿敌。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打日本,反汉奸是天经地义啦,他们又打富济贫,这全对他的劲。”

打拱作揖

打躬作揖

打恭作揖

dǎgōngzuòyi

拱、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报拳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恳求的样子。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明·李贽《因记往事》:“嗟乎!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宝玉见他这样,还认作是昨日晌午的事,那知晚间的这件公案,还打躬作揖的。”钱钟书《围城》:“鸿渐打拱作揖,自认不是,要拉她出去吃冰。”

打狗看主

dǎgǒukànzhǔ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打卦占卜

dǎguàzhānbǔ

卜卦时用卦象来定吉凶卜卦时用卦象来定吉凶zhān bǔ

打官腔

dǎguānqiāng

打官话,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瞿白音《南下列车》独幕剧:“(你们)在后方吃得那么肥,还要跟老子打官腔。”陈登科等《徐悲鸿》第二章二六:“你倒真会打官腔!”

打滚撒泼

dǎgǔnsāpō

躺倒在地上打滚,嘴里骂着泼辣的话。亦作“撒泼打滚”。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不要去理睬他。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0回:“芳官挨了两下打,哪里肯依,便打滚撒泼的哭闹起来。”

打哈哈

dǎhāha

指出声地笑;取笑。常用以形容得意、嘲笑或敷衍等神态。张天翼《谭九先生的工作》:“说了就打哈哈,连脸都涨得通红。他看看人家响应得不怎么够劲,这就补充了几句正经话。”洪深《香稻米》第一幕:“谁不讲情理,我们是逗着这个小姑娘玩乐的,本来是件打哈哈的事。”

打虎牢龙

dǎhǔláolóng

犹言打凤牢龙。

打花胡哨

dǎhuāhúshào

指虚情假意地应酬或应付。《红楼梦》三五回:“(黛玉)心里自己盘算道:‘如何他不来瞧宝玉?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梁斌《烽烟图》二五:“冯贵堂先打个花胡哨说:‘今天,陈督察下来成立守望队,是守望相助的意思。’”

打诨

dǎhùn

同义词:讥笑,取笑。亦作“打顐”、“打浑”。戏曲演出中演员即兴说趣话逗乐。可作取闹;说趣话哄笑讲。《水浒传第一○四回》众妇人正在那里嘲笑打诨,你绰我捏

打火

dǎhuǒ

①用打火刀敲击火石以取火。②生火,烧火。③旅途中休息做饭。《水浒传第二回》“你母子二位,敢未打火?”叫庄客安排饭来。④谓用树枝等将森林火灾打灭。

打击报复

dǎjībàofù

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他保证绝不秋后算账打击报复。

打鸡骂狗

dǎjīmàgǒu

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他成天打鸡骂狗的。鲁迅《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

打脊

dǎjǐ

鞭笞背部。古时肉刑的一种。亦用作詈词。犹该死。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卢延让哭边将诗曰:‘自是磠砂发,非干礮石伤。牒多身上职,盎大背边疮。’人谓此是打脊诗也。”《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打脊魍魎!你这廝许了我人情又不还。”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打脊的髠囚!怎敢把爷违拗!”《水浒传第五回》鲁智深大怒,骂道:“腌臜打脊泼才,叫你认得洒家。”《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王兴)駡道:‘打脊贱人!见我恁般苦,不去问你使头借三五百钱来做盘缠?’”使头,家主。明 徐渭《南词叙录》:“打脊,古人鞭背,故詈人曰打脊,唐之遗言也。”

打家截道

dǎjiājiédào

谓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元·关汉卿《四春园》第二折:“一生杀人放火,打家截道,偷东摸西。”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这厮待强风情打家截道拚着做,那里讨护身符。

打家劫盗

dǎjiājiédào

劫:抢夺。指到人家里抢劫财物。元·无名氏《杏林庄第二折》:“但凡打家劫盗,杀人夺财,都是俺两个当先。”

打家劫舍

打家截舍

dǎjiājiéshè

劫:强抢;舍:住房。指成帮结伙到人家里抢夺财物。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见俫子撅天扑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杀人贼。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二折:“某裴炎的便是,一生好打家截舍。”

打尖

dǎjiān

①在旅途或劳动中休息进食。《老残游记第七回》老残告诉了原委,就说:“你应该打尖了,就到我住的店里去坐坐谈谈罢。你从那里来?往那里去?”②泛指休息。③掐去某些作物的尖儿,抑其徒长茎干。

打醮

dǎjiào

道士为人做法事,求福禳灾。《西游记第六十二回》当时延请道士打醮,和尚看经,答天谢地。

打街骂巷

dǎjiēmàxiàng

街、巷:指邻里街坊。形容无事生非,寻衅闹事,耍无赖。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回:“这刘大平日吃酒赌钱,打街骂巷,原是不安本分的人。”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0回:“或因偏护孩子,或因讲话舌头,打街骂巷,恶舍闹邻。”

大经大法

dàjīngdàfǎ

根本的原则和法规。唐·韩愈《与孟尚书》:“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经》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坤定而后地平天成;女大须嫁,男大须婚,男女别后夫义妇顺。’这是大圣大贤的大经大法。

打开后门说

dǎkāihòuménshuō

比喻毫无隐瞒地把底细全兜出来。《金瓶梅词话》三四回:“噙着骨头露着肉,也不是事。对着你家大官府在这里,越发打开后门说了罢。”

打开话匣子

dǎkāihuàxiázǐ

话匣子:指收音机或留声机。比喻人开始唠叨或说起话来没完没了。罗广斌等《红岩》五章:“陈松林留他等一会再走,顺便从隔壁叫来两碗冷酒。喝了几口以后,郑克昌的脸被酒精染红了,渐渐打开话匣子。”于敏《桥》一○:“老侯头又打开话匣子啦。听着吧,说起来就没个完。”

打开天窗

说亮话

dǎkāitiānchuāng

shuōliànghuà

比喻无须回避,公开说明。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马彦祥《母亲的遗像》:打开天窗说亮话,没有五千块钱是不行的。

打勘

dǎkān

①查问。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演福新碑》(家之巽志行)为演福寺作观音殿碑……碑成,打造遍送当路,其后官司打勘没官。《续资治通鉴 元纪五》深山穷谷,各分地方以搜索民财,率众入人家,笥箧尽发,谓之打勘。②拷问;刑讯。《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山前行山定看着小娘子,生得恁地瘦弱,怎禁得打勘?怎地讯问他? 

打诳语

dǎkuángyǔ

撒谎。《金瓶梅词话第七八回》:“正经我那寃家,半个折针儿也迸不出来与我,我老身不打誑语。”《西游记第六七回》:“三藏闻言道:‘倘或那妖精神通广大,你拿他不住,可不是我出家人打誑语么?’”包蕾《猪八戒学本领》:“老连连摇头道:‘出家人休打诳语。’”

打络子dǎlàozi

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络就是结(中国结)。《红楼梦第三十五回》袭人笑道:“那里一时都打得完,如今先拣要紧的打两个罢。”莺儿道:“什么要紧,不过是扇子、香坠儿、汗巾子。”宝玉道:“汗巾子就好。”

打谅/打量

dǎliàng

①丈量。料想;估计。估量。②仔细看;端详。《花月痕第三十回》车夫只得停住,荷生坐在车沿,这少的且不下车,将荷生打谅一打谅,便唤道:“韩老爷!”

打落水狗

dǎluòshuǐgǒu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不使死灰复燃。鲁迅《坟·论“费厄波赖”应该缓行》:“至于‘打落水狗’,则并不如此简单,当看狗之怎样,以及如何落水而定。”

打马虎眼

dǎmǎhuyǎn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老舍《华实春秋》:“他这是打马虎眼,麻痹我们大伙儿,假充好人,想混过这一关去!”

打埋伏

dǎmáifu

预先隐藏起来的意思。《人民日报》1952.3.13:“所有阳奉阴违、消极怠工、打埋伏……混水摸鱼、大吃大喝等,都是犯罪的行为。”赵树理《三里湾》十七:“当时有些社员见他这么说,明知道他是打埋伏,不想要他,经过几天研究之后,还是要了。”

打闷棍

dǎmèngùn

①用棍棒从暗处猛击行人夺取财物。《三侠五义》七十四:他就连忙跪倒,道:“爷爷救命呵!后面有个打闷棍的,抢了小人的包袱去了。”②比喻乘人不备,给人以沉重打击。③比喻攻击别人且使人无法申辩。

 

打闷葫芦

dǎmènhúlu

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打闷葫芦”则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仙姑》恐泄漏天要,便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闷葫芦。’”

打破常规

dǎpòchángguī

常规:沿袭下来的规矩。打破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柯岩《汉堡港的变奏》:“甚至连船正停泊在港口、尊严而又自信的十几个老船长也打破常规,开了一条小艇,集体下海去了。

打破僵局

dǎpòjiāngjú

欧洲各国农业部长在农业补贴问题上未能打破僵局。虎队首先底线得分,打破僵局。

打破迷关

dǎpòmíguān

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你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才能打破迷关。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既然打破迷关,若不及早回头,定然皇天不佑。”

打破砂锅

问到底

dǎpòshāguō

wèndàodǐ

其原意是“打破沙锅璺到底”,璺读作wèn。因为和问同声,所以就改用问字了。璺就是沙锅上的裂纹,沙锅磕坏了打坏以后就会有裂纹一直延伸到沙锅的最下面。就是比喻问题追根究底。宋 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打千

dǎqiān

清代满族男子下对上通行的一种礼节。其姿势为屈左膝,垂右手,上体稍向前俯。《红楼梦》第八回:“独有一个买办,名唤 钱华 ,因他多日未见 宝玉 ,忙上来打千儿请 宝玉 的安。”《老残游记》第二回:“这一羣人来了,彼此招呼,有打千儿的,有作揖的,大半打千儿的多。”《花月痕第三十五回》这一班家人起来,和痴珠打一千请安,就也向秋痕打一千道喜。

打前站

dǎqiánzhàn

行军或集体出行的时候,先有人到将要停留或到达的地点去办理食宿等事务,叫打前站。马忆湘《朝阳花》一三章二:“看护长想了想,又说:‘那你就去吃饭,跟打前站的同志先走吧!’”刘绍棠《锅伙》二二:“他虽然不给运货大船打前站,却要给财主女儿打长工。”

打勤献趣

dǎqínxiànqù

献殷勤,凑趣。形容阿谀奉承。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回:“那晁住媳妇……是吴国伯嚭托生的,惯会打勤献趣。”

打情骂俏

打情骂趣

dǎqíngmàqiào

dǎqíngmàqù

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男女间假意打骂玩笑,互相调情。明·杨珽《龙膏记·砥节》:“驸马爷,打情骂趣,他肯骂你,是有口风了。”明·董说《西游补》第一回:“在那里采野花,结草卦,抱儿携女,打情骂俏。”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高兴起来,简直不分主仆,打情骂俏的搅做一团。”《海上花列传》第十一回:却有一群粉面倌人,杂沓前来,只道小去是移茶客人,周围打成栲栳圈儿,打情骂趣,假笑佯嗔,要小云攀相好。

打情卖笑

dǎqíngmàixiào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他们整天都在打情卖笑,不干正经事。曹禺《日出》第三幕:“在地狱一般的宝和下处,充满着各种叫卖、喧嚣、女人诟骂、打情卖笑的声浪。”

打诨插科

dǎhùnchākē

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现泛指开玩笑逗乐。明·高明《琵琶记·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参见“插科打诨”。

打秋风dǎqiūfēng

俗语,利用各种关系假借名义向有钱的人索取财物。意谓“因人丰富而抽索之”,故而也叫“打抽丰”。有趁火打劫的意思。秋天是果实,成熟的时候。所以特指用偷鸡摸狗的方式夺取胜利果实。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忽见上回来打抽丰的那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

打人骂狗

dǎrénmàgǒu

对人滥打乱骂,摆尽威风。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秋桐见贾琏请医调治,打人骂狗,为二姐十分尽心,他心中早浸了一缸醋在内了。”

打入冷宫

dǎrùlěnggōng

比喻人不被重视或把事情搁置一边。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谁知刘妃已将李妃生产妖孽,奏明圣上。天子大怒,立将李妃贬入冷宫下院。

打蛇打七寸

dǎshédǎqīcùn

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每当动物的脊椎骨受到重伤的时候,为脊椎骨所保护着的脊髓也便会受到重的伤害,神经的中枢与身体的其它部分的信道就会被阻碍。伤害越接近头部,影响力也就会越大。如果你打到它的尾巴,则对它的生命就没有影响。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

打死老虎

dǎsǐlǎohǔ

比喻打击失势倒台的人。这样做还不是打死老虎。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二十八回:“大家一窝蜂打死老虎。”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打铁趁热

dǎtiěchènrè

比喻做事要抓紧时机,加速进行。张恨水《夜深沉》第22回:“我粗人只望说粗话,有道是打铁趁热。”骆宾基《胶东的暴民》打铁趁热,放火趁风,你们不等这时万人一心的功夫,调动他们还等什么!

打头风

dǎtóufēng

逆风。清 黄遵宪《今别离 其一》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打退堂鼓

dǎtuìtánggǔ

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清·翟灏《通俗编》卷一:敲败兵锣,打退堂鼓。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

打脱

dǎtuō

国语中的一个俚语,指的是某人突然出现在某个场合或做某件事情。这个词语常用于形容人出现得突然和出乎意料,有时也有“打冷场”、“搞砸现场”的含义。②取消。《醒世姻缘传 第八十二回》:及至立契交价,刘振白再三倒褪,只求打脱。③弄糟。金圣叹《删本水浒传 第二十四回》这婆子生怕打脱了这事,自又添钱去买些好酒好食、希奇果子来。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梁尚宾遮掩不来,只得把自己打脱冒事,述了一遍。

打围

dǎwéi

①打猎。因须多人合围,故称。《说岳全传第十五回》兀术依允,点起军士,带了猎犬鹞鹰,望乱山茂林深处打围。②四面围起来。③古代一种儿童游戏。后亦用以称玩骨牌。

打小算盘

dǎxiǎosuànpán

在小处精打细算,斤斤计较。·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有些会打小算盘的人,譬如一向是孝敬一百两的,如今只消一百块钱。”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打小算盘,弄小智术,官僚主义,阿Q主义,实际上毫无用处。

打踅

dǎxué

①打转。走江湖,跑码头。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有几个打踅客旅辈,丢下些刷牙掠头,问妳妳要盘缠家去。”明 朱有燉《神仙会第二折》:“小生昨日街上闲行,见了四个乐工,自山东 瀛州来到此处,打踅觅钱。”《水浒传第五一回》:“都头出去许多时,不知此处近日有个东京新来打踅的行院,色艺双全,叫做白秀英。”②泛指走动,进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元来那王尼有一身奢遮本事。第一件一张花嘴,数黄道白,指东话西,专一在官宦人家打踅,那女眷没一个不被他哄得投机的。”

打鸭惊鸳

dǎyājīngyuān

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焚琴煮鹤垂垂尽,打鸭惊鸳事事非。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俺只怕惊鸳打鸭,恰闪煞俺战笃速力难加。”明·梅鼎祚《昆化奴》第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则怕打鸭惊鸳,打草惊蛇。”

打鸭子上架

dǎyāzishàngjià

迫使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强人所难。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赶鸭子上架,我向她解释,去看也是没用。”高阳《母子君臣》那当然,这不是打鸭子上架的事。再说,我也识得轻重,你放心好了。

打牙dǎyá

说闲话。斗口齿。《红楼梦 第三七回》你们这起烂了嘴的,得空儿就拿我取笑打牙儿。

打牙犯嘴

打牙撂嘴

打牙配嘴

dǎyáfànzuǐ

dǎyáliàozuǐ

dǎyápèizuǐ

比喻乱开玩笑。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越发在人前花哨起来,常和众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十回:“却不料这些子编氓口无遮拦打牙犯嘴,骂官府差人竟把他也捎了进去。”《红楼梦》第六五回:“这里他女人随著这些丫鬟小厮吃酒,又和那小厮们打牙撂嘴儿的玩笑,讨他们的喜欢,准备在贾珍前讨好儿。”

打掩护

dǎyǎnhù

在主力部队的侧面或后面跟敌人作战,保证主力部队完成任务或撤退。他自己都承认了,你们别再替他打掩护了。

打圆场

dǎyuáncháng

“打圆场”有别于“和稀泥”,它是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积极的意义。“打圆场”有技巧。《文明小史˙》第九回:“众百姓见绅士出来打圆场,果然一齐住手。”

打着灯笼

没处找去

dǎzhedēnglóng

méichùzhǎo

比喻很难得,不容易得到。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要再找我妹妹这么一个人儿,只怕走遍天下,打着灯笼没处找去。”

打肿脸

充胖子

dǎzhǒngliǎn

chōngpàngzī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为撑面子,做一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老兄,你也不要在我老张面前打肿脸装胖子,硬不要朋友帮助。”

打中要害

zhòngyàohài

正打中致命的部位。引申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他被这话打中要害后,垂头丧气。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来歙传》:“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打嘴

dǎzuǐ

①打嘴巴。喻指出丑,丢脸。《红楼梦 第七三回》:“林之孝家的见他的亲戚又给他打嘴,自己也觉没趣;迎春在座也觉没意思。”①指见怪;责怪。《官场现形记 第十二回》:“但怕办的不好回来,叫老同年打嘴。”《老残游记 第十九回》:“你别打嘴,这样,像是受了官刑的病。若不早治,要成残废的。”③为尊长斥责卑幼胡说之词。元 关汉卿《窦娥冤》: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

打坐

dǎzuò

原指僧道盘腿闭目而坐,使心入定。现也指闭目凝神而坐。打坐参禅求解脱,粗茶淡饭度春秋。《水浒传第四回》打坐参禅求解脱,粗茶淡饭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