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ǒ

①植物的花或苞:花朵。朵儿。②量词,指花或成团的东西:三朵花。③动:颐(指动腮颊嚼东西吃的样子)。④姓。

朵颐大嚼

duǒyīdàjiáo

朵:动;颐:下巴。动嘴大吃。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九章:盖如久处灾区之民,草根木皮,冻雀腐鼠,罔不甘之,朵颐大嚼。

duǒ

隐藏;退让:躲藏。躲避。躲让。躲难(nàn)。躲车。躲开。躲闪。

躲得和尚

躲不得寺

duǒdéhéshàng

duǒbùdésì

寺:寺庙。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你不愿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

躲躲闪闪

duǒduǒshǎnshǎn

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闪闪,联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觉无穷丑态。”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六:这一点事,也值得你躲躲闪闪老半天总不肯说。

躲了雷公

遇了霹雳

duǒleléigōngyùlepīlì

比喻躲过一场灾难,又遇上了另一场灾难。雷公:神话传说中管打雷的神。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对人、畜、庄稼、建筑物等会造成很大危害。《警世通言》卷一八:“蒯公又想道:‘天下举子像鲜于“先辈”的,谅也非止一人,我不中鲜于同,又中了别的老儿,可不是躲了雷公,遇了霹雳!’”

躲一棒槌

挨一榔头

duǒyībàngchuí

āiyīlángtou

比喻刚避开一个险处,又陷入另一个险境或不幸。《三侠五义》一九:“俺刚脱了他的贼船,谁知却又来到你这贼店,这才是躲一棒槌,挨一榔头呢!”

躲灾避难

duǒzāibìnàn

躲:逃避;避:避开。闪躲与逃避灾难。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

duǒ I.

①墙或某些建筑物突出的部分,有支撑或掩蔽作用:垛子、垛堞、城垛。②土筑的箭靶子:箭垛。射垛。中垛。说岳全传 第五回》那三个人射的箭与前相反,箭箭上垛,并无虚发。II. duò整齐地堆积起来:垛积。堆垛。整齐地堆积成的堆:麦垛。草垛。量词,用于堆砌起来的东西:一垛墙。

duǒ

吲哚yǐnduǒ:名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8H7N,无色或淡黄色,片状结晶,溶于热水、醇、醚。供制香料和化学试剂。

duǒ

下垂。同“亸”。如:軃穗(下垂的穗状饰物);鬓軃云残。袖垂髫,风流秀曼”。参见“柳亸花娇”;“柳亸莺娇”。 宋·苏轼《鹧鸪天》笑捻红梅亸翠翘,扬州十里最妖娆。晏殊浣溪沙》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妇人(潘金莲)将酥胸微露,云鬟半軃,脸上推着笑容《西游记第十七回》皂罗袍罩风兜袖,黑绿丝绦軃穗长。躲免(逃脱)。③湘南土话中(资兴说),单身的意思。

亸避duǒbì躲避。宋·陈元靓《事林广记戊集·圆社市语》:“把金银锭打旋起,花星临照我,怎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