惇 | dūn | ①敦厚:惇厚。惇朴。惇谨。《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一》傅尧俞曰:“司马公(司马光)之清节,孙公(孙固)之惇德,盖所谓不言而信者。”②劝勉,勤勉:惇诲(殷勤劝导)。惇学。③推崇,尊重:惇信明义。惇任仁人。《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九》(宋仁宗)诏曰:“朕乐与士大夫惇德明义,以先天下。” |
惇笃 | dūndǔ | 淳厚笃实。《周文 祭公谏征犬戎》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国语·晋语四》:“能惇篤者,不忘百姓也。”《汉书 霍光金日磾传》(金)安上字子侯,少为侍中,惇笃有智,宣帝爱之。《北史·李先传》:“正光中,文宣王亶嗣位,思义徽雅正惇篤,荐其孙景儒,位至奉车都尉。”清 姚莹《黄香石诗 序》:“南山则惇篤自好,方力於治经。” |
惇睦 | dūnmù | 笃爱和睦。《班固引》:“躬奉天经,惇睦辨章之化洽。”《魏书 孝文帝元宏纪》抚念诸弟,始终曾无纤介,惇睦九族,礼敬俱深。《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诚欣惇睦之风,实亏立嫡之教。”唐 白居易《唐故会王墓志铭序》:“皇帝厚惇睦之恩,深友悌之爱。”《明史·杨砥传》:“今宜惇睦诸藩,无自剪枝叶。” |
惇序 惇敍 | dūnxù | 谓按次序,使之敦睦。《书·皋陶谟》:“惇敍九族,庶明励翼。”《汉书·王莽传中》:“《书》不云乎?‘惇序九族。’”宋 曾巩《皇伯滕王第十六女封县主制》:“宜开县甸之封,以荣汤沐之号,予惟惇序,尔尚钦承。” |
蜳 | dūn | 音敦。《类篇》螴蜳,气不安定也。《庄子·外物篇》螴蜳不得成。参见“螴蜳chéndū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