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ǎn

①长度小,与“长(cháng)”相对:短期。短暂。短促。短途。短命。短讯。短浅。短兵相接。短小精悍。②缺少,欠:短少。短缺。③缺点:短处。护短。取长补短。可作动词表示说别人的短处和坏话。《史记·屈原列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兵

duǎnbīng

①刀剑等短武器。《管子·参患》:“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实。”《史记·匈奴列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宋书 本纪武帝上》高祖乃选敢死之士数百人,咸脱甲胄,执短兵,并鼓噪而出。《南史 本纪卷六梁武帝》帝扬麾鼓噪,响振山谷,敢死之士,执短兵先登,长戟翼之。唐 谷神子《博异志·马侍中》:“(夜叉)衣豹皮褌,携短兵,直入室来。”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参见“短兵相接”。《红楼梦第一一一回》:“那些贼见是一人,越发不理论了,便用短兵抵住。”②持短兵器的士兵。《商君书·境内》:“五百主,短兵五十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餘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清 赵翼《题阎史祠诗》:“铁骑平明满街市,短兵巷战血尺深。”

短兵相接

duǎnbīngxiāngjiē

刀剑相碰。指作战时近距离厮杀。后来也比喻双方面对面进行尖锐的斗争。

短长

duǎncháng

①短与长;矮与高。②长久与短暂。③优劣;是非;短处和长处。④死与生。⑤转指生命有危险之事。⑥短处;弊端。⑦评判;批评。(金伊喇)布哈曰:“汝(完颜彝)曾短长我,又谓国家兵力当由我尽坏,信有之乎?”⑧长短术,战国时策士的纵横游说之术。⑨《战国策》的别名。

短吃少穿

duǎnchīshǎochuān

指衣食困乏。我们不会再过那种短吃少穿的日子了。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穷人起早贪黑,手不离活,成年溜辈,短吃少穿,你说这不是命是啥?”

短发

duǎnfā

①稀少的头发。指老年。唐 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随肩趋刻漏,短髮寄簪缨。”宋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短髮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宛新彬等注:“短髮,稀髮。”②短头发。③断发。剪短头发。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宁寺》:“短髮之君,无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禀蕞陋之质。”周祖谟校释:“短髮者,即断髮也,与文身为对文。”

短歌

duǎn’gē

①日文五行诗的固定形式,其第一行与第三行各有五个音节,其它各有七个音节。②形式短小的汉语古典歌行诗。三国魏 曹丕《燕歌行之一》:“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短绠汲深

duǎngěngjíshēn

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唐·严挺之《大智禅师碑铭》:“顾才不称物,短绠汲深。”

短褐不完

duǎnhèbùwán

短褐: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完:完整。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形容生活贫苦,衣衫破烂。《韩非子·五蠹》:“故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清·陈忱《水浒后传》序:“而短褐不完,藜藿不继,屡憎于人。”

短褐穿结

duǎnhèchuānjié

短褐:粗布短衣,穿:破;结:打结。形容衣衫褴褛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短后

duǎnhòu

即短后衣。清 钱谦益《送丘、俞二将军 诗》:“白头未试猿公术,短后犹堪作健儿。”林之夏《春晴登西园亭诗》:“短后明朝当试马,平芜尽处可闻鶯。”参见“短后衣”。

短后衣

duǎnhòuyī

后幅较短的上衣,便于活动,多为武士之衣。语出《庄子·说剑》:“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郭象注:“短后之衣,为便於事也。”唐 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辩证》:“凡説武人,多云衣短后衣……短后衣出《庄子·説剑篇》,盖古之士人,衣皆曳后,故时有衣短后之衣者。”清 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天山古雪成秋水,替浣劳臣短后衣。”张素《寄明星》诗:“陈书几见虚前席,射猎空餘短后衣。”

短楫/短檝

duǎnjí

短桨。亦指代小船。唐 钱珝《江行无题诗之八六》:“短檝休敲桂,孤根自驻萍。”宋 吴文英《莺啼序词》:“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鐙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

短见薄识

duǎnjiànbóshí

指见识短浅。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五卷:浑家李氏却有些短见薄识,要做些小便宜勾当。

短斤缺两

duǎnjīnquēliǎng

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短景

duǎnjǐng

①日影短。“景”通“影”,谓白昼不长或将尽。北周 庾信《和何仪同讲竟述怀》:“秋云低晚气,短景侧餘辉。”唐 杜甫《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宋 姚宽《西溪丛语卷下》:“长兴二年,改令昼试。贞(竇贞)固以短景难成,文不尽意,失取士之道,奏復夜试。”清 汪懋麟《除夕前三日陈学士招饮寓斋诗》:“阴阳逼短景,欲挽不受货。”②喻指时日无多的暮年。南唐 李中《赠重安寂道者诗》:“白髮只闻悲短景,红尘谁解信长生。”

短虑

duǎnlǜ

谋虑浅陋不周。《后汉书·袁绍传》:“愚佻短虑,轻进易退。”

短篷

duǎnpéng

有篷的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称。宋 赵长卿《临江仙词》:“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宋 释志南《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短檠duǎnqíng

一种油灯的代称。矮灯架。檠指的是托灯盘的立柱。旧时照明用油灯,上面是灯盘,盛油放置灯芯,下面有立柱,叫做灯檠或者灯架。韩愈《短灯檠歌》说:“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走“代别离”》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短折duǎnshé

夭折,早死。孔颖达疏:“郑玄以为凶短折皆是夭枉之名,未龀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晋书·愍怀太子传》:“遹不幸丧亡,伤其迷悖,又早短折,悲痛之怀,不能自已。”短少;欠缺。

短生

duǎnshēng

短促的生命。南朝宋 谢灵运《豫章行》:“短生旅长世,恒觉白日敧。” 宋 陈师道《和魏衍同游阻风》:“絶须一怒催新句,更可多忧促短生。”

短世

duǎnshì

①短祚。亦指早死。《汉书·诸侯王表》:“本朝短世,国统三絶。”颜师古注:“谓成、哀、平皆早崩,又无继嗣。”《晋书·元帝纪》:“怀帝短世,越去王都。”《宋书·王僧绰传论》:“昔山涛举羊祜为太子太傅,盖欲以后世委之,而羊公短世。”②短暂的人生。晋 陆机《东武行吟》:“投跡短世间,高步长生闈。”宋 黄庭坚《送王郎诗》:“酒浇胷次之垒块,菊制短世之頽龄。”

短寿促命

duǎnshòucùmìng

短命早死,要命。叶圣陶《线下 外国旗》:“寿泉这家伙只会对我发脾气,只会说几句短寿促命的话,真个临到紧要关头,他连心窍都塞住了。”

短松

duǎnsōng

矮松。宋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短叹长吁duǎntànchángxū不停地叹气。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怕不待打迭起千忧百虑,怎支吾这短嘆长吁。”《西游记 第九八回》:“长老短嘆长吁的道:‘我东土人果是没福!似这般无字的空本,取去何用?’”《初刻拍案惊奇 卷十五》陈秀才一肚皮的鸟气,没处出豁,走将进来,捶台拍凳,短叹长吁。《再生缘第六十回》:“短嘆长吁多少遍,愁情苦绪万千条。”亦作“短吁长嘆”。元 杨暹《西游记第十五出》:“我今日得救还,草舍间、免了些短吁长嘆。”

短小精干

短小精悍

duǎnxiǎojīnggàn

duǎnxiǎojīnghàn

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把文章写得短小精悍并不容易,但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郭沫若《由日本回来了》:“这位女士短小精干,而且说话也似乎颇懂得‘幽默’。”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一章:“组织一支短小精干的武装工作队,深入到敌后的敌后,去开辟敌占区。”史记·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

短衣匹马

duǎnyīpǐmǎ

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唐·杜甫《曲江》:“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短垣自逾

duǎnyuánzìyú

垣:短墙;逾:越过。自己越过短墙。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国语·吴语》:“今君掩王东海,以淫名闻于天下,君有短垣而自逾之。”

短中取长

duǎnzhōngqǔcháng

指于一般中选择比较好的。明·于谦《备边保民疏》:“臣愚不足以计边务,伏乞圣断。于短中取长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