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ǒng

①监督管理:董统。董督。董正(督察纠正)。董理。董事。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资治通鉴 后周纪四》(后周世宗柴荣)诏修永福殿,命宦官孙延希董其役。《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帝(宋太祖赵匡胤)未悟,(陈)承昭以马策指汾水,帝大笑,因使承昭董其役。丙午,决晋祠水灌城。《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乙亥,金主(海陵王完颜亮)猎於近郊,复命诸路夫匠造军器於燕京,尚书右丞李通董之。 正:“余将道而不豫兮”。③深藏:“年六十已上,气当大”。④姓。

董督

dǒngdū

统率;监督。《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

董狐直笔

dǒnghúzhíbǐ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董齐

dǒngqí

谓征伐之使归一统。统率;领导。《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臣等辄依旧典,封(刘)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

董事

dǒngshì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由股东会从股东中选出。董事长是公司或机构的最高管理者人,公司利益的最高代表,领导股东会。

董统

dǒngtǒng

督导统率。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吕向注:“董,督也;鹰,鷙zhì鸟也。言绍督理鷙鸟,扫除阉宦也。”晋 成公绥《魏相国舞阳宣文侯司马公诔》:“巴蜀作寇,侵我边疆,乃眷西顾,董统雍凉。”《晋书·王羲之传》:“使君(殷浩)起於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举,未能事事允称,当董统之任而败丧至此,恐闔朝羣贤未有与人分其谤者。”董统(生卒年不详),十六国时期后燕史官。

董役

dǒngyì

监督劳作。《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八》夏,四月,丙戌朔,辽主如中京营建宫室,择良工于燕蓟,董役二载。 孙升《孙公谈圃 卷中》:"丁之董役也,昼夜不息,每画一拱,燃蜡炬一枝。" 周密《齐东野语·汪端明》:"时德寿宫建房廊於市廛,董役者不识事体,凡门阖辄题德寿宫字,下至委巷厕溷皆然。"


董督

dǒngdū

统率;监督。《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於外,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资治通鉴 魏纪三》使上大将军陆逊辅太子,并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军国。《资治通鉴 梁纪十七》以侍中开府仪同三司邵陵王(萧)纶持节董督众军以讨(侯)景。《新唐书·姚璹传》:“遂造天枢,著己功德,命璹为使,董督之。”《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以侍中开府仪同三司邵陵王 纶持节董督众军以讨景 。”



dǒng

了解,明白:事。懵。他得这是什么意思。


dǒng

古同“董”。②参见“薡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