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當 | dāng I. | ①对等;相当于;相称,相配。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孟子·公孙丑上》文王何可当也?《庄子·则阳》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明 宋濂《阅江楼记》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明 茅坤《青霞先生文集序》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②面对着,向着。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对面)。《庄子·在宥》当我缗乎,远我昏乎!通 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宋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清 姚鼐《登泰山记》: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③担任;充当。如:当辕(驾辕);当槽的(店房伙计、酒保一类的人);当值(值班);当御省禁(值班于官禁之内)。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④承担。元·关汉卿《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衍。⑤主持。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北邀当国者相见。当室(主持家事。今称当家)。⑥阻挡(某人或某事物)的通路。《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西汉 李陵《答苏武书》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六》帝(宋神宗)与(孙)觉言,欲革积弊,觉曰:“弊固不可以不革,革而当,其悔乃亡。”帝称其知理。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⑦看待。如:他把我的话当耳旁风。⑧用武力抵敌。万夫不当之勇;当关(守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宋 苏轼《晁错论》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宋 苏辙《六国论》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⑨表示某一时段。当天(指过去);当时(指过去);当下(此时);当口(事情发生或进行的时候)。《老子·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唐·杜甫《春夜喜雨》当春乃发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⑩应当。《史记·陈涉世家》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1.通“倘”,倘若。假使。向使。宋·苏洵《六国论》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II.dàng合宜:①恰当。适当。妥当。②抵得上,等于:一个人当俩人用。③姑且作为:当做(作)。长歌当哭。安步当车。④认为:我当你已经回家了。⑤在同一时间:当日。当年。当世。⑥吃亏,受骗:上当。⑦抵押:抵当。押当。典当(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⑧满足:《聊斋志异 阿英》嫂每谓新妇不能当叔意。 |
当案 | dāng’àn | 主持文案。《水浒传第八回》正值有个当案孔目,姓孙名定,为人最鲠直,十分好善,只要周全人,因此人都唤做孙佛儿。 |
当笔 | dānɡbǐ | ①宋高承《事物纪原.师保辅相.当笔》:"《通典》曰:'肃宗至德二年三月,宰相分直政事笔,人知十日。德宗贞元五年五月八日,又分日一人执笔。'迄今为故事曰当笔。"后称主政为"当笔"。②指主持撰拟文稿。《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九》三省事权从参知政事轮日当笔,俟除相日如旧,更不分治常程事。 |
当璧 | dāngbì | “当璧”喻立为国君之兆。《北齐书·幼主纪》:“文宣因累世之资,膺乐推之会,地居当璧,遂迁魏鼎。” 唐 元稹《楚歌之一》:“楚人千万户,生死繫时君。当璧便为嗣,贤愚安可分。”清 吴伟业《读端清郑世子传诗》:“当璧辞真王,累疏诚恳惻。”亦指继承帝位。《宋书·萧惠开传》:“湘东太祖之昭,晋安世祖之穆,其於当璧,并无不可。”《梁书·元帝纪》:“吾尝梦主上遍见诸子,至湘东王,手脱帽授之。此人后必当璧,卿其行乎!”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荣为盟主,穆亦拜荣,於是密议长君诸王之中,不知谁应当璧。” |
当槽儿的 | dāngcáoérde | 指牧马人,也指旅馆、饭店中的伙计。他是当槽儿的,只好忍气吞声。 |
当差 | dāngchāi | ①旧指做受人差遣的小官吏或当仆人。明 佚名《闯王》:“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②旧指男仆。 |
当场 | dāngchǎng | ①正在现场。当场抓住。②立即。当场付账。③在事情、事件发生的现场。当场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宋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不见南师久,谩説北羣空。当塲隻手,毕竟还我万夫雄。”俞平伯注:“言章隻身使虏,却有力敌万夫的勇概。” |
当场出丑 | dāngchǎngchūchǒu | 在大庭广众露出丑相,丢脸。真是不怕当场出丑,好笑极了。当场出彩、当场献丑。明·徐霖《绣襦记·教唱莲花》:“自古道宁分数斗,莫增一口。你今休怪,当场出丑。” |
当初 | dāngchū | 一开始,最初。或泛指从前或特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当初打算在这里盖栋大楼。宋 晏几道《阮郎归 旧香残粉似当初》:“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宋 陈东甫《长相思 花深深》:“怨鸣琴,恨孤衾。钿誓钗盟何处寻?当初谁料今!”鲁迅《阿Q正传》阿Q当初很不快,后来便很不平。 |
当道 | dāngdào | ①路中间;靠路边。别在当道站着。马中锡《中山狼传》有狼当道,人立而啼。清 姚鼐《登泰山记》: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②掌握权力,多指坏人掌权。坏人当道,好人受害。③有时也指掌权的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
当断不断 反受其乱 | dāngduànbùduàn fǎnshòuqíluàn | 同“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或“应断不断,自取其乱/灾”。办事犹豫不决,反遭受祸害牵累。《黄帝四经·兵容》:因天时,与之皆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嗟乎!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汉书 霍光》出死,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第四回》:主公岂不闻周公诛管蔡之事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望早早决计。 |
当耳边风 | dāngěrbiānfēng | 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他把爹妈的劝告当耳边风,结果一误再误,后来竟铸成大错。《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
当风秉烛 | dāngfēngbǐngzhú | 秉:举着。迎着风举着蜡烛。比喻身陷危险境地。明·无名氏《勘金环》第三折:“我性命恰便似当风秉烛,恰便似水不浮沤。” |
当锋 | dāngfēng | 谓触其锋芒;抵御。《陈书 本纪卷一高祖武帝陈霸先》侯景骁雄,天下无敌,前者援军十万,士马精强,然而莫敢当锋,遂令羯贼得志。唐 杜牧《为中书门下请追尊号表》:“夫西戎强盛,自古无之……广川荐草,尽为所有;健兵倅马,不可当锋。”《旧唐书·懿宗纪》:“况石琼未脱衣甲,志在当锋,不能奬其赤诚,翻令擒送贼所。”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清军以来势勇猛,莫敢当锋。” |
当官做老爷 | dāngguānzuòlǎoyé | 形容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亦做官当老爷。我们的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要做官当老爷,不关心群众的疾苦。 |
当国 | dāngguó | ①执政;主持国事。《北史 本纪卷九北周明帝宇文毓》今大位虚旷,社稷无主;朕兒幼少,未堪当国。②本国。 |
当行 | dāngháng | ①旧时工匠应官府之差,谓之“当行”。 ②指为官府当差的行业。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③本行。④内行;对某种业务或工作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⑤指内行的人。 |
当行本色 当行出色 | dānghángběnsè dānghángchūsè | 当行:内行。指内行并且是本来面貌。后亦指精通本行,而且成绩特别突出。明·王骥德《曲律·杂论》:“禅道在妙悟,诗道亦然。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负曝闲谈》第十一回:涂了又涂,改了又改,看看终究不能当行出色,急得他抓耳挠腮。 |
当户 | dānɡhù | ①对着门户。《礼记·檀弓上》:“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南北朝《乐府诗集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②指主持门户。(宋)陈师道《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诗:“嫁女不离家,生男已当户。”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凡寡妻女子当户者,能耕,耕也;不能耕,即鬻。”③匈奴官名。《汉书·匈奴传上》:“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明 高启《戎王追彘图》诗:“大小当户左右贤,单于勇锐阏支妍。”曹禺《王昭君人物志》:“休勒——约四十岁。温敦帐下的小当户。”④本户。(唐)元结《举处士张季秀状》:“免其当户徭役,令得保遂其志。”⑤旧时指当铺里当东西的人。 |
当机立断 | dāngjīlìduàn | 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嫦娥奔月》嫦娥当机立断,疾步上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
当家 | dāngjiā | ①本义为主持家政。又比喻在一定范围内起主要作用。②经营管理者。她是我们厂里的好当家。③担任一份工作。宋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当家理纪 当家立计 当家立纪 | dāngjiālǐjì dāngjiālìjì | 主持家政,谋划生计。亦当家立事。那些少年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的,那知当家立计的道理。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回:“如今大街坊张二官府,要破五百两金银,娶你做二房娘子,当家理纪。”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你老本本等等另娶个正经亲家婆,叫他出来随人情当家理纪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七回:“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一听贾母的话,一一领命。” |
当家人 恶水缸 | dāngjiārén èshuǐgāng | 恶水:泔水。指当家的人往往受到家人的嫌怨。《金瓶梅词话》五一:“当家人是个恶水缸儿,好的也放在你心里,歹的也放在你心里。”《红楼梦》六八:“至于那起下人小人之言,未免见我素昔持家太严,背地里加减些话,也是常情,妹妹想:自古说的:当家人,恶水缸。” |
当家作主 当家做主 | dāngjiāzuòzhǔ | 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他在单位是当家作主的人物。沙汀《风浪》:“申大嫂可以说是全家真正当家作主的人,申大哥也事事听她安排。” |
当今 | dāngjīn | ①现在;目前。②旧时称在位的皇帝。《封神演义 第二十二回》孤正当早晚祈祝当今,但愿八方宁息兵燹,万民安阜乐业,方是为人臣之道。 |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 dāngjúzhěmí pángguānzhěqīng | 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后晋·刘昫《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 |
当牢 | dāngláo | 值班看守监牢。《水浒传第四五回》自此为始,但是杨雄出去当牢上宿,那和尚便来。《水浒传第五一回》:“把雷横枷了,下在牢里。当牢节级却是美髯公朱仝。” |
当理 | dānɡlǐ | 合理。《汉书·叙传下》不疑肤敏,应变当理;辞霍不婚,逡遁致仕。唐 吴兢《贞观政要·论公平》且所言当理,未必加於宠秩。《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七》右正言黄洽论赏罚必欲当理。清 周亮工《书影 卷十》此说当理而核,荆公、山谷二公皆有辩,不及之也。 |
当立之年 | dānglìzhīnián | 指三十岁。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三十而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9卷:“今汝将及当立之年,犹未纳室。” |
当垆 | dānglú | 指卖酒。垆,放酒坛的土墩。指煮酒;饮酒。对着酒垆;在酒垆前。《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忽一日, 卓王孙 家僮有事到成都府 ……正来到司马长卿肆中。见当罏之妇,乃是主翁小姐,喫了一惊。”《二刻拍案惊奇 卷十七》卓文君成都当垆,黄崇嘏相府享记,又平平了。 |
当炉 | dānglú | ①面对火炉。唐 骆宾王《冬日宴》诗:“促席鸞觴满,当炉兽炭然。”同“当壚”。清 吴从先《金小品传》:“踵小品而起者,南屏有当炉之文君。”②當鑪:亦作“当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鑪。”裴駰集解引韦昭曰:“鑪,酒肆也。以土为堕,边高似鑪。”《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当卢”。 |
当路 | dānglù | ①路中间,亦可表示路边。他站在当路望了一会儿。南朝梁 何逊《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②掌握政权。奸臣当路。《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浩然《留别王维诗》:“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七》(司马光)曰:“忠信之士,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四》当路者恶其言,(张)特立旋外谪。《聊斋志异 遵化署狐》又讦公克削 军粮,夤缘当路,现顿某家,可以验证。《聊斋志异 罗刹海市》主人设筵,邀当路者饮,令马绘面以待。③挡路;阻碍通行。《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三》(朱熹)弱冠,中进士第,调泉州同安簿,官满,当路尊敬,不敢以属吏相待,同安之民不忍其去,五年而后罢。 |
当门抵户 | dāngméndǐhù | 指撑持门户。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他两人没有嬷嬷,只是盼奴当门抵户。”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他两人没有嬷嬷,只是盼奴当门抵户。 |
当面锣 对面鼓 | dāngmiànluó duìmiàngǔ | 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一回:“他听见俺娘说不拘几时要对这活,他如何就慌了。要着我,你两个当面锣、对面鼓的对不是!”清·文康《儿女英雄第九回》就说媳妇儿也罢,也有这样~的说亲的吗? |
当年 | dāngnián | ①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②指果树开花结子最多的一年。③往年;昔年。④就在本年;同一年。⑤有生之年。《史记 太史公自序》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
当牛做马 | dāngniúzuòmǎ | 牛、马比喻供人使唤的人,当牛做马意为甘被当作牛马驱使,听从别人使唤,多用于表达感恩之人的报恩诚意深厚,与作牛作马同义,还可引申为“辛苦的干活,艰苦的生活”的含义。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韶州云门山爽和尚》:“问‘受施主供养将何报答?’师曰:‘作牛作马。’” |
当权 | dāngquán | 掌握大权。指掌握大权的人。《晋书 武帝纪》平吴之后,天下乂安,遂怠于政术,耽于游宴,宠爱后党,亲贵当权,旧臣不得专任,彝章紊废,请谒行矣。 |
(不)当人子 (不)当礽子 | bùdāngrénzǐ | 有不敢当的意思,主要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也有罪过的意思。不当礽子,即有损福祉,俗话“折福”呀。又,“不当礽子”简称为“当礽子”,含义相同。明·《 |
当仁不让 | dāngrénbùràng |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唐 李商隐《韩碑》:“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第十七回》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当仁不让。 |
当世才度 当世才具 | dāngshìcáidù dāngshìcáijù | 当世:当代,现世。才:才华。度:气度。当代具有才华气度的人。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曹肇传》:“肇有当世才度,为散骑常侍、屯骑校尉。”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才能》:“崔季书长于尺牍,有当世才具。” |
当世无双 | dāngshìwúshuāng | 首屈一指,当代独一无二。宋·欧阳修《归田录》: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
当头 | dāngtóu I. | ①正对面;迎头。②为首;带头。③缝在被子一端,作为前后标志并有防脏作用的布。参见II.dàngtóu |
当头棒喝 | dāngtóubànghè | 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四回》那日程希明当头棒喝,未免触动了天良。袁鹰《悲欢·用生命和血写成的诗》:“这声音如晴天霹雳,当头棒喝,使叛徒们心惊胆战,无地自容。 |
当头对面 | dāngtóuduìmiàn | 当面商量或面对面辩论。 |
当头一棒 | dāngtóuyībàng | 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也比喻直截了当,毫不含蓄。《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清 薛雪 《一瓢诗话》:“此言不特论书,直与学者当头一棒。”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七章:“譬如《红楼梦》与《水浒传》,所激动的观众情绪,完全不同。在《水浒传》,是强烈的多,作者所用的是‘当头一棒’的手段。” |
当涂 当途 | dāngtú | ①途中。银雀山 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南有宋,北有衞,当涂有市丘,是吾粮涂絶也。” 宋 苏轼《甘露寺诗》:“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閒官。”清 孙枝蔚《九日入城饮周伯衡观察寓斋诗》:“当涂谁下陈蕃榻,把卷如登杜甫堂。”②挡路。《晋书·王濬传》:“夫猛兽当涂,麒麟恐惧,况臣脆弱,敢不悚慄!”③执政;掌权。《韩非子·孤愤》:“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宋 司马光《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文选·郭璞《游仙诗 之七》:“长揖当涂人,去来山林客。”李善注:“当涂,即当仕路也。”清 刘献廷《怀古诗》:“请语当途人,治乱实此始。”④指居要职、掌大权的人。《韩非子·三守》:“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南阳 鲁褒作《钱神论》以讥之曰:“洛中朱衣、当涂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凡今之人,惟钱而已!”《北史·刘仁之传》:“善候当涂,能为诡激。”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师友》:“义感当途,説动时主,怀全德以自达,裂山河以取贵,又其次也。”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三麻子》:“林赞虞之去汴也,有人约各道赂当涂运动之。” |
当涂典午 | dāngtúdiǎnwǔ | 汉末魏王曹丕图谋篡汉自立为帝,太史丞许芝上书说,以前白马令李云上书言事中有,“许昌天子气应在当涂高,当涂高者应在许昌昌盛。”当涂高是指魏,魏即“巍”,是高大的意思。象征魏的,是宫门的高楼,当道而高大即是魏。所以魏应当代汉。又三国蜀时谯周曾在一块板上写了“典午忽兮,月酉没兮。”两句话给人看,“典”是掌管的意思,与“司”同义;午是指十二生肖中的马。典午即指司马。月酉是指八月。至八月果然文王司马昭死。后来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后以“当涂”、“当涂高”借指曹魏;以“典午”借指晋朝司马氏;也用以形容朝代更迭。《陈书 本纪卷二高祖武帝陈霸先下》当涂、典午之君,虽有心于揖让,皆以英才处万乘,高勋御四海,故能大庇黔首,光宅区县。 |
当位 | dāngwèi | ①在位置上;任职。《易·需》:“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王弼注:“处无位之地,不当位者也,敬之则得终吉。”《汉书·王莽传上》:“今公每见,輒流涕叩头言愿不受赏,赏即加不敢当位。”②指在职的官员。宋 无名氏《朝野遗纪》:“后询近侍大臣,屡排当位,故旁侧有奏曰,意欲娘娘为趣上耳。” |
当午 | dāngwǔ | 正午,中午。唐 李绅《悯农二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宋 苏舜钦《夏意》:“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
当务始终 | dāngwùshǐzhōng | 应当力求有始有终。 |
当务之急 | dāngwùzhījí | 指当前任务中最急切的要做的事。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当务之急”。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今学者当务之急,曰中国古今史,曰泰东西古近史。”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六)》:“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
当夕 | dāngxī | ①指妻妾侍寝。《魏书.孝文幽皇后传》:“专寝当夕,宫人稀复进见。” 《聊斋志异 青梅》青梅事女谨,莫敢当夕,而女终惭沮不自安。②今夕。张华《杂诗》:“繁霜降当夕,悲风中夜兴。” |
当一天和尚 撞一天钟 | dāngyītiānhéshàng zhuàngyītiānzhōng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在今天多指一种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的理念 |
当意 | dāngyì | 称意;合意。《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郑昌愍伤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上书颂宽饶。”《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一》初,武惠妃薨,上(玄宗李隆基)悼念不已,后宫数千,无当意者。元 白朴《梧桐雨楔子》:“六宫嬪御虽多,自武惠妃死后,无当意者。”苏曼殊《非梦记》:“玄度爱生如己子,欲以薇香妻之,生之父母,俱皆当意。” |
当之无愧 | dāngzhīwúkuì | 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杨振宁《邓稼先》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 ‘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
当之有愧 | dāngzhīyǒukuì | 担当不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感到惭愧。我只为大家做了一点儿好事,却得到同志们的高度赞扬,我真是当之有愧呀!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常用自谦之辞。 |
当直 | dāngzhí | ①值班。《水浒传第五十六回》徐宁直到黄昏时候,方才卸了衣袍服色,着当直的背了,将着金枪,径回家来。②指仆人。③照顾。 |
当轴 | dāngzhóu | 喻官居要职;掌握大权。指当权者。《晋书·孝怀帝孝愍帝纪论》"选者为人择官,官者为身择利,而执钧当轴之士,身兼官以十数。"《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一》当轴者恨之,赵挺之、王觌攻之尤甚。(苏)轼知不见容,请外,故有是命。宋 岳珂《桯史·郭倪自比诸葛亮》:"倪位殿岩,宾客日盛,相与怂慂,直以为卧龙复出。遂逢当轴意,以兴六月之师。" |
当轴处中 | dāngzhóuchǔzhōng | 正处在车轴的中间。比喻官居要位。汉 桓宽《盐铁论 杂论》:“车丞相即周吕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
当着矮子 别说矮话 | dāngzhuóǎirén biéshuōǎihuà | 指不能当面说及人家短处。《红楼梦》四六:“俗语说的好:‘当着矮人,别说矮话。’姑娘骂我,我不敢还言;这二位姑娘并不惹着你,‘小老婆’长,‘小老婆’短,人家脸上怎么过的去?” |
当着不着 | dāngzhuóbùzhuó | 指应该做的事不做,而不该做的事却做了。明·汤显祖《牡丹亭·围释》:“老大王,你可也当着不着的。” |
裆 | dāng | ①两裤腿相连的地方:裤裆。横裆。直裆。②两腿的中间:腿裆。兜裆一脚。 |
铛 | dāng I. | 同“当”。①锒铛。锁系囚人的铁索。②女子的耳饰。《北史》铛 <象>足履革屣,耳悬金铛。③钟鼓的声音。徐陵《与杨仆射书》铛铛晓漏。II.chēng①烙饼或做菜用的平底浅锅:饼铛。《聊斋志异 顾生》开目视之,则旅舍中狗舐油铛也,然目疾若失。②温器:酒铛。茶铛。《聊斋志异 鸽异》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聊斋志异 阎罗薨》墀中置火铛油镬,数人炽薪其下。III.tāng ①见"铛"。 ②一种小铜鼓 ③古兵器名。形如半月,有柄。 |
珰 | dāng | ①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汉 佚名《古诗 孔雀东南飞》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②中国汉代武职宦官帽子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③屋椽头的装饰,即“瓦当”。④内珰:太监。 |
筜 | dāng | ①一般和筼yún字连用构成“筼筜”一词,意思是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②厦门有个很漂亮的筼筜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