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闇 ān I.①见“谅暗”。②通“谙”。熟悉,了解。II.参见àn。III.yǎn 忽然。
谙达 āndá①即俺答。明时鞑靼部首领,为元室之后。 清 龙文彬《明会要·兵四》嘉靖二十九年,谙达犯京师。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则严世蕃尝通日本,仇鸾尝交谙达 。②满语。意为伙伴、朋友。清昭梿《啸亭续录·谙达》凡皇子六龄入学时,遴选八旗武员弓马、国语娴熟者数人,更番入卫,教授皇子骑射,名曰'’谙达'’,体制稍杀于师傅,盖古保氏之责。《清史稿·庆僖亲王永璘传》府置谙达二,亦命裁汰。《清史稿卷十六 仁宗本纪》禁王公私设谙达及买民女为妾。③熟悉(人情世故)。如:谙达世情。
暗然 ānrán同闇然。①隐晦深远,不易为人所见。《礼记·中庸》:“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郑玄注:“言君子深远难知,小人浅近易知。” 孔颖达疏:“言君子以其道德深远谦退,初视未见,故曰闇然。”宋 杨亿《次韵和盛博士寄赠虞部李郎中之什》:“门墙日已峻,德望闇然彰。” 清 曾国藩《养晦堂记》:“有君子人者,常终身幽默,闇然深退,彼岂生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②昏暗貌;暗淡无光的样子。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闇然而暝,忽不知处。” 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岂知山岳闇然,江湖潜沸。” 唐 白居易《为宰相贺杀贼表》:“宿寇遗孽,闇然销亡;四海九洲,廓然清晏。” 康有为《大同书 甲部第五章》:“庚大名洋溢,人皆加敬;辛则名字闇然,与草木同腐焉。”③沉默貌。刘向《说苑·至公》:“始皇闇然无以应之,面有慙色。”《后汉书·杜林传》:“及宏(卫宏)见 林,闇然而服。”④忽然。《韩诗外传 卷六》:“其刑罚繁而信,其诛杀猛而必,闇然如电击之,如墙压之。”
闇弱ānruò昏庸懦弱。《三国志 蜀书·诸葛亮传》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暗塞 ānsāi愚昧蔽塞。《晋书 元帝纪》长吏有志在奉公而不见进用者,有贪惏秽浊而以财势自安者,若有不举,当受故纵蔽善之罪,有而不知,当受暗塞之责。晋 葛洪《抱朴子 自序》岂谓暗塞必能穷微暢远乎,聊论其所先觉者耳。
谙 ān①谙熟。熟谙。熟悉,精通:谙练。谙悉。谙晓。谙达。深谙医道。《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一》(崔甫)对曰:“臣为陛下(德宗李适)选择百官,不敢不详慎。苟平生未之识,何以谙其才行而用之。”上以为然。《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五》李绛曰:“崔甫有言,‘非亲非故,不谙其才。’谙者尚不与官,不谙者何敢复与!唐 王建《新嫁娘 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唐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宋 晏殊《蝶恋花词》:“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三》昔仁宗、英宗、哲宗嗣位,或尚在幼冲,或素由抚育,军国重事,有所未谙,则母后临朝,宜也。《桃花扇》:你的事何用多嘱?学生初入内阁,未谙机务,你来帮一帮,也好各宜小心。《聊斋志异 宦娘》少喜琴筝;筝已颇能谙之,独此技未能嫡传,重泉犹以为憾。②熟记,知道。《后汉书·虞延传》其陵树株蘖,皆谙其数。《明史卷五 本纪第五》王(燕王朱棣)自北平入奔丧,闻诏乃止。时谙王以尊属拥重兵,多不法。
谙究 ānjiū熟悉。晋书·王隐传:“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諳究。”《资治通鉴 宋纪三》西楚府舍,略所谙究,计当不须改作,日求新异。宋 苏洵衡论上·广士:“少而习法律,长而习狱讼。老姦大豪,畏惮慑伏。吏之情状,变化出入,无不諳究。” 清 薛福成《保荐使才疏》:“至若通事之流,非不諳究语言,难免沾染洋习。”
谙历 ānlì熟习,有经验。宋 范仲淹《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臣等欲乞朝廷於都知押班及近上内臣内,选差谙历边事者三员。宋 陈亮《酌古论四·崔浩》天下有奇智者,运筹於掌握之间,制胜於千里之外,其始若甚茫然,而其终无一不如其言者,此其谙历者甚熟,所见甚远也。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 戏文第十六出》诗书礼乐曾谙历。《《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三》(宋孝宗)及即位以来,今十有馀年,谙历物情世故,岂止读书为文,须有用乃可耳。
谙练 ānliàn①熟习;熟练。谙练疏通。《晋书 刁协传》协久在中朝,諳练旧事。《资治通鉴 宋纪九》时王军府草创,不晓朝章;(徐)爰素所谙练。(卢)杞曰:“使远夷,非谙练朝廷故事者不可。且(李)揆行,则自今年少于揆者,不敢辞远使矣。”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孟次微监州:“言吏治通达諳练,工激浊扬清之权。”②明晓事理,历练老成。清 侯方域南省试策二:以庸碌为老成,以软熟为諳练,以闒茸为和平。清 魏源《圣武记卷七》特因未识其人,尚未特沛恩施,今日召见,果安详諳练,明白诚实。《聊斋志异 刘夫人》勿须。但觅一朴悫谙练之仆,为公子服役足矣。茅盾《幻灭十一》慧姊!我常常想,学得你的谙练达观就好了。
谙悉 ānxī熟知。《资治通鉴 梁纪二十》齐主连年出塞,给事中兼中书舍人唐邕练习军书,自督将以降劳效本末及四方军士强弱多少,番代往还,器械精粗,粮储虚实,靡不谙悉。宋书·王僧绰传:“元嘉二十六年,徙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亮识流品,諳悉人物,拔才举能,咸得其分。”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一状:“伏缘臣等自领经略之任,竭心戎事。其於边上利害,军事情伪,年岁之后,方能諳悉。”
谙晓 ānxiǎo熟悉通晓。《陈书·宗元饶传》元饶性公平,善持法,谙晓故事,明练治体。《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八》谙晓财计,可裕民力。《明史·文苑传三·田汝成》汝成博学工古文,尤善叙述。历官西南,谙晓先朝遗事,撰《炎徼纪闻》。严复《译<天演论>自序》欲考一国之文字语言,而能见其理极,非谙晓数国之言语文字者不能也。
谙忆 ānyì熟记。宋书·沉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事多所諳忆。”南史·王俭传:“何承天礼论三百卷,俭抄为八帙zhì,又别抄条目为十三卷,朝仪旧,晋宋来施行故事,撰次諳忆,无遗漏者。”《资治通鉴 齐纪二》(王)俭撰次朝仪、国典,自晋、宋以来故事,无不谙忆,故当朝理事,断决如流。
谙于世故ānyúshìgù谙,是熟悉、了解的意思,世故的意思很明显了,就是人情世故的意思,那和起来的意思就是:不圆滑,不懂,难以理清和熟悉人情世故的意思了。
韽ān声音微弱的意思。钟声(声音)微小难辨:“微声韽,回声衍。”形容声音幽微。宋 苏轼《东湖》诗:“暮归还倒载,钟鼓已韽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