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 | mì | ①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密。稠密。茂密。严密。密封。密布。密集。密匝匝。密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②关系近,感情好:密友。密亲。③不公开,不公开的事物:秘密。保密。密谋。密电。密报。密使。密信。密诏。密旨。密探。④精致,细致:精密。细密。致密。密实(细密结实)。⑤隐秘、谨严。《庄子·齐物论》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⑥通默,犹言“闭嘴”。 《庄子·人间世》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⑦通“谧”。安宁;安定;安静。《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尔雅·释诂》密,静也。《尚书·舜典》四海遏密八音。传:“密,静也。”宋 寇准《柳》:“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⑧姓。 |
密不可分 | mìbùkěfēn | 密:紧密;分:分割。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他们俩在我的印象中是密不可分地处于同一个场面之中。”余秋雨《千禧之旅·希腊篇》:“西方文明的起源,大家说总是和海洋密不可分的。” |
密不通风 | mìbùtōngfēng | 形容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连风也透不进去。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但要访的孤儿有影踪,必然把太平庄上兵围拥,铁桶般密不通风。”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不能为外人所知的事,必须要做得密不通风。” |
密觇 | mìchān | 暗中窥探。《隋书·荣毗传》:“时晋王在扬州,每令人密覘京师消息。”唐 薛用弱《集异记补编·薛夔》:“是夕月明,夔纵犬,与家人辈密覘之。”《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六》(妫)览密觇,无复疑意。 |
密迩 | mì’ěr | 贴近;靠近。《尚书·太甲上》:“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邇先王其训,无俾世迷。” 《左传 郑子家告赵宣子》 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资治通鉴 晋纪十九》然高句丽去国密迩,常有窥之志。《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三》又密迩江、淮,夏秋多水。《宋书·刘延孙传》:“京口家地,去都邑密邇,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 《资治通鉴 宋纪十三》况安都外据大镇,密迩边陲,地险兵强,攻围难克,考之国计,尤宜驯养。《资治通鉴 宋纪十六》寻阳地居中流,密迩畿甸。《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七》太常少卿王仁惠奏则天立明堂不合古制;又,明堂尚质,而穷极奢侈,密迩宫掖,人神杂扰。《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八》(周)式曰:“镇州密迩太原,困于侵暴,四邻各自保,莫相救恤,王公(王熔)与之连和,乃为百姓故也。”宋 苏辙《西掖告词·萧士元石州》:“河东诸郡,犬牙相错,皆密邇邻国,有兵有民。”聂绀弩《论时局》:“这一二百步的距离,在鸟们看来,尤其密迩,一呼一应,竟似田夫野老隔陇絮谈。” |
密锣紧鼓 | mìluójǐngǔ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同时湖州的团练,正在密锣紧鼓地编练。” |
密密层层 | mìmìcéngcéng | 比喻满布得没有空隙。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各营门提铃喝号,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老舍《微神》:“一角上——我永远看见它——是一片金黄与大红的花,密密层层。” |
密密匝匝 | mìmìzāzā | 密集,茂密,满满的样子。曹禺《汗和眼泪》:“挤进了一个坐得密密匝匝,成了一片人的海的会堂里。”王朔《永失我爱》:“远远看见石静和董延平各自端夹着几盆饭菜从密密匝匝的队伍中挤出来,向更远尚空着的大圆桌走去。” |
密契 | mìqì | ①犹密友。《晋书·王敦传论》:“王敦歷官中朝,威名夙著,作牧淮海,望实逾隆,遂能託鱼水之深期,定金兰之密契,弼成王度,光佐中兴。”《南史 本纪卷四高帝纪上》中书舍人孙千龄与(刘)休范有密契,独曰:“宜依旧遣军据梁山。”明 吴承恩《寿许逸庵六十障词序》:“亲友某等或联桑梓高源,或袭芝兰密契。倚玉同芬,或缔 陈荀之好;断金投分,或通王贡之交。”《明史·王应熊传》:“陛下召应熊,必因其秉国之日,众口交攻,以为孤立无党,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联,恃延儒在也。”②秘密相约。《南齐书·刘善明传》:“善明从伯怀恭为北海太守,据郡相应。善明密契收集门宗部曲,得三千人,夜斩关奔北海。”唐 薛用弱《集异记补编·杨褒》:“褒妻乃异志於褒,褒莫知之,经岁时。后褒妻与外密契,欲杀褒。”③密切契合。宋 何薳《春渚纪闻·木果异事》:“由是观之,凡为人君者,其一言动,固自与造化密契。”汤用彤《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夫佛学在北之与经学,固不如其在南与玄学之密契。” |
密勿 | mìwù | ①勤勉努力。②机要;机密。指机要之职。《花月痕第四六回》身居密勿之地,苟怀缄默之风,则宰相亦何常之有? |
密严 | mìyán | 严密。《晋书 符坚载纪上》坚大悦,命秦梁密严戎备。清 端方《请平满畛域密折》:“俄罗斯警察之干练,法之密严,号称世界第一。” |
密咏恬吟 | mìyǒngtiányín | 恬静地吟咏。清 姜宸英《楝亭集 序》:“楝亭诸咏五言今古体,出入开寳之间,尤以少陵为滥觴,故密咏恬吟,旨趋愈出。”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
密约 | mìyuē | ①秘密约会,秘密约定。宋 寇准《踏莎行 春暮》:“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②秘密签订的条约。 |
密约偷期 | mìyuētōuqī | 指相爱的男女秘密相会。他不小心就把密约偷期给曝光了。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 |
密云 | mìyún | ①“哭而无泪”的歇后隐语。故作悲凄之态,而实则并不悲伤。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侯(王子侯,梁武帝)遂密云,赧然而出。②密布的浓云。 |
密云不雨 | mìyúnbùyǔ | 满天乌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周易 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二程全书 伊川易传一》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
密札 | mìzhá | ①密信。《花月痕第四回》:“且説颜林二将,晓行夜宿,趲赶到得中途,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丝弦剧空印盒 第一场》:“哎,此事早有部文到来,何用再来密札。”②秘密下达公文。清 林则徐《密拿奸札稿》:“有经密查暗访得其踪跡者,现俱开出姓名,间有访知住址,合急黏单密札飭拏。” |
密致 | mìzhì | 结构坚实致密。周密细致;紧密。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古人之文,宏材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但缉缀疎朴,未为密緻耳。” |
嘧 | mì | 化学音译用字。如嘧啶。 |
滵 | mì | 滵汩(yù):水急速流动的样子,如“滭浡滵汩(yù)。”明 刘基《苦斋记》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 |
蜜 | mì | ①蜜蜂采取花的甜汁酿成的东西:蜂蜜。蜜饯。蜜供(把油炸的短面条拌上蜜或糖制成的糕点)。蜜源(指能大量供蜜蜂采蜜的植物)。蜜丸。②甜美:甜言蜜语。口蜜腹剑。 |
蜜房 | mìfáng | 蜜蜂的巢。班固《终南山赋》:“碧玉挺其阿,蜜房溜其巔。”唐 杜甫《秋野诗之三》:“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宋 宋祁《落花》:“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宋 黄庭坚《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客愁非一种,歷乱如蜜房。” |
蜜里藏刀 | mìlǐcángdāo | 外表和善而暗中狠毒。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妒律》:“尔乃蜜裏藏刀,必欲花间逐蝶,狡亦甚矣,罚岂容轻!” |
蜜里调油 | mìlǐtiáoyóu | 比喻非常亲密和好。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宝玉一日家和我们姑娘好的蜜里调油,这时候总不见面了,也不知是真病假病。”老舍《四世同堂》:“年轻轻的公母俩,老是蜜里调油,一时一刻也离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