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禰 | mí/nǐ | 读mí时意思是指奉祀亡父的宗庙,古代军旅之事,读作nǐ时意思是指古代对已在宗庙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称谓。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而江东士庶,痛则称祢。祢是父之庙号,父在无容称庙,父殁何容辄呼? |
祢庙 | mímiào | 指父庙,或称考庙。《左传·襄公十二年》:“凡诸侯之丧,异姓临於外,同姓临於宗朝。同宗於祖庙,同族於祢庙。”杜预注:“父庙也。同族谓高祖以下。”《礼记·曾子问》:“择日而祭于禰,成妇之义也。”孔颖达疏:“谓选择吉日,妇亲自执饌以祭於禰庙。”《史记·五帝本纪》:"归,至于祖祢庙" 正义:何休云:“生曰父,死曰考,庙曰祢。" |
䉲 | mí | 竹篾。 |
縻 | mí | ①牛缰线。②捆,拴:羁縻(束缚;笼络使不生异心)。《资治通鉴 魏纪九》今三叛相聚于孤城之中,天其或者使同就戮,吾当以全策縻之。《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六》慕容超姿干伟,殆非真狂,愿微加官爵以縻之。《资治通鉴 随纪六》弘农太守蔡王(杨)智积谓官属曰:“玄感大军将至,欲西图关中,若成其计,则难克也;当以计縻之,使不得进,不出一旬,可以成擒。”《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辛未,师至白田,南汉主(刘鋹)素服出降,潘美承制释之。遂入广州,俘其宗室、官属九十七人,与南汉主皆縻于龙德宫。 |
縻军 | míjūn | 指受牵制而不能灵活机动的军队。《孙子·谋攻》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
縻饷 | míxiǎng | “縻”和“饷”分别在古代有特定的含义。“縻”指的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而“饷”则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花月痕第四六回》有拥共自重而游弋以避贼锋、縻饷自娱而高居以养贼势者。 |
縻絷 | mízhí | 拘禁。《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取金之事,虚实难明,今一旦代之,或惧罪逃逸;若加縻縶,则自郧公以下,莫不惊疑。”胡三省注:“谓繫缚也。” |
䕷 | mí | 荼䕷túmí:落叶灌木,攀缘茎,茎有棱,并有钩状的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白色,有香气。供观赏。也作酴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