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 měng I. | 蒙古族。II.参见mēng。III.参见méng。 |
蒙懂/懞懂 | měngdǒng | 糊涂;不明事理。《西游记第五十七回》那行者道:贤弟,你原来懞懂,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
獴 | měng | 哺乳动物,身体长,脚短,口吻尖,耳朵小。捕食蛇、蛙、鼠、鱼、蟹等。生活在我国的有红颊獴、蟹獴。 |
蠓 | měng | 昆虫,种类很多,成虫很小,褐色或黑色,触角细长,翅短而宽。某些雌蠓吸食人畜的血液。有些蠓能传染疾病。 |
瞢 | měng I. | 同“懵”。《左传 驹支不屈于晋》不与于会,亦无瞢焉。II. méng目不明:目光瞢然。 |
懵 | měng | 一时的心乱迷糊:懵然不知。懵头转向。懵钝(愚鲁迟钝);懵憧(糊涂;迷糊);懵昧(愚昧。亦用为谦词);懵懵(糊里糊涂,模糊不清);懵头懵脑(迷迷糊糊)。懵酣睡。《纪泰山铭》:朕宅帝位,十有四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三》(石)普出微贱,性轻躁,干求不已。既懵文艺,而假手撰述以揣摩时事。 |
懵逼 | měngbī | 东北方言。表示愣住,傻眼了,被眼前现象或者发生的事情震惊,不知所措。现用于做事不知道怎么办,傻眼愣住了。一脸懵逼。当看到她所有事都做的乱糟糟的时候,我立马就懵逼了。 |
懵懂 | měngdǒng | 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在那个懵懂的年纪,我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不断探索着未知的事物。近义词:糊涂;迷茫;无知;蒙昧等。《醒世恒言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聪明伶俐自天生,懵懂痴呆未必真。 |
懵懵 | měngměng | 模糊不清; 糊里糊涂。南朝梁 江淹《贻袁常侍》诗:“铄铄雾上景,懵懵云外山。” 唐 岑参《感旧赋》:“上帝懵懵,莫知我寃。《聊斋志异 阎罗薨》魏乃云:“然,具有之。但阴曹之法,非若阳世懵懵,可以上下其手,即恐不能为力。” |
懵然 | měngrán | 糊塗無知的樣子。《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八》夫既知如是而明,则当知反是而暗,明则光辉旁烛,无所不通;暗则是非得失,懵然不辨矣。《初刻拍案驚奇 卷十七》神語道:“如今還講甚麼,吾亦不欠汝一個奉事。當以爾為不法弟子之戒!且看你日前分上,寬汝二十日日期。”說罷,童子墮地醒來,懵然一毫不知。 |
懵头懵脑 | měngtóuměngnǎo | 迷迷糊糊。郑九蝉《贴树皮》:“(赵春喜)就把打更老杜头咋呼起来:‘老杜头,你死哩活哩?’老杜头懵头懵脑地说:‘咋的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