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ěi

①指特定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或一组:每人。每回。每组。②指特定范围内逐一出现的任何一次:每战必胜。每况愈下。③虽:·小雅·常棣》:“每有良朋,况也永叹”(虽有良朋好友,危难之时也只能为之长叹)。唐 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④古同“”,中国宋元代口语。水浒传第一○九回》这男女每恁般快乐!我(王庆)今日反不如他了。⑤即每每,经常。《杨家将 第六回》盖为潘仁美每生计害之,彼亟愤逃归。

每饭不忘

měifànbùwàng

指时刻不忘。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也叫一班自命每饭不忘的士大夫还有个存身之地,可以减少许多反动的力量。”

每况愈下

měikuàngyùxià

指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南宋 洪迈《容斋续笔・蓍龟卜筮》人人自以为君平,家家自以为季主,每况愈下。郭沫若《论曹植》下品中的魏武帝,更真是每况愈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仅仅这样的十个字而已。

每每měiměi

经常,时常,每次。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你每每见了我,就要我说故事,我昨夜穷思极想的,想了两件事。”混混沌沌的样子。《庄子·胠箧》:“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於好知。” 成玄英疏:“每每,昏昏貌也。”

每时每刻

měishíměikè

每分钟,每一时刻。毛泽东《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给蒋介石的两个电报》:“现在日本侵略者尚未实行投降,而且每时每刻都在杀中国人。”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7章:“每时每刻都了如指掌。”

每下愈况

měixiàyùkuàng

《庄子·知北游》:“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於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意谓估量猪之肥瘦,越近猪的脚胫越能显出它是否真肥。比喻越是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清“道”的真实情况。况,由比照而显明。后用以指情况越来越差。 清 吴趼人《两晋演义 序》:“三国演义出,而膾炙人口,自士大夫以至舆臺,莫不人手一篇。人见其风行也,遂竞斅为之,然每下愈况,动以附会为能,转使歷史真象,隐而不彰,而一般无稽之言,徒乱人耳目。”亦省作“每下”。 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 卷三》:“建中靖国初,曾丞相布当国,命刘燾为舘职,取淳化所遗与近出者,别为续法帖十卷,字多作燾体,又每下矣!”参见“每况愈下 ”。

měi

①好,善:美德。美学。美谈。审美。美丽。美容(美化容貌)。美不胜收。②得意,高兴:美滋滋的。《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③称赞,以为好:赞美。美言。美誉。可作动词,表示赞美。《晋书 元帝纪》汉高经大梁,美无忌之贤;齐师入鲁,修柳下惠之墓。唐 杜甫有《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④指“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北美。南美。⑤指“美国”:美元。美籍华人。

美成

měichéng

美满的成就。《庄子·人间世》:“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

美恶

měi’è

美丑,好坏;是非。《荀子·儒效》:"通财货,相美恶,辨贵贱,君子不如贾人。"《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庄子·盗跖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礼记·学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郑玄注:"美恶,说之是非也。"唐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清浊辨质,美恶异位。《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九》盖以土色肥硗别田之美恶,定赋之多寡,方为之帐,而步亩高下丈尺不可隐。宋 苏轼《超然台记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

美服

měifú

华美的衣服。《庄子·至乐》:“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列子·杨朱》:“丰屋美服,厚味姣色。” 唐 张九龄《感遇诗之四》:“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美姬

měijī

美女。《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杂记》:“嘏(赵嘏)尝家于浙西,有美姬,嘏甚溺惑。”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第五十八回》:“内嬖美姬爱婢,不计其数。”茅盾《子夜 三》:“吴少奶奶却不能体认及此,并且她有时竟忘记了自己也迥不同于中世纪的美姬!”

美箭

měijiàn

好箭。北魏 温子昇《为安丰王延明让国子祭酒表》:“臣闻宝剑未砥,犹乏切玉之功;美箭羽,尚无衝石之势。”②美竹。唐 杜甫《石龛》诗:“为官採美箭,五岁供梁齐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

美景良辰


měijǐngliángchén

良:美好;辰:时辰。美好的时光和景物。亦“良辰美景”。南朝 宋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宋 聂冠卿《多丽 李艮定公席上赋》想人生,美景良辰堪惜。

美酒

měijiǔ

色、香、味俱佳的酒;好酒。美酒佳肴。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唐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美酒佳肴


měijiǔjiāyáo

亦佳肴美酒。形容十分丰盛的宴席。清·吴趼人《九命奇冤 第七回》:“下余二十两,置办肥肉大鱼,美酒佳肴,叙饮庆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

美利

měilì

大利,丰厚的利益。《易·乾》:“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胡僧不空,官至卿监,爵为国公,出入禁闼,势移权贵,京畿良田美利多归僧寺,敕天下无得棰曳僧尼。唐 杜甫《南池诗》:“皇天不无意,美利戒止足。”明 刘基《拟连珠之五六》:“五气交感,善调则收骏功;五材相成,善用则获美利。”

美禄měilù《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后因以“美禄”指酒。 唐 元稹 谢赐设状:“陛下载分美禄,特降珍羞。空怀满腹之惭,未有沃心之便。”元 马致远 清江引·野兴曲:“天之美禄谁不喜,偏只説刘伶醉。”《西游记第六九回》古云珍馐百味,美禄千锺。高官厚禄。《南史·孔奂传》:“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

美轮美奂

měilúnměihuàn

盛大,鲜明,亮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轮,高大的样子。奂,繁富的样子。《礼记·檀弓》:“美哉轮焉,美哉奂焉。”邹韬奋《萍踪寄语初集·惊涛骇浪后》我们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宏丽华厦的区域,开车的告诉我们说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区域。

美名

měimíng

好名声。英雄美名天下扬。《北齐书·废帝纪》:“太子虽富於春秋,而温裕开朗,有人君之度,贯综经业,省览时政,甚有美名。”

美女簪花

měinǚzānhuā

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清 王昶《金石萃编 杨震碑跋》昔人谓褚登善书,如美女簪花,或谓其出于汉隶。

美迁

měiqiān

如意的升迁,高升。《南齐书·萧惠休传》:“吴兴郡项羽神旧酷烈,世人云:‘惠休事神谨,欲得美迁。’”《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宇文)化及署诸将分部士卒,以(司马)德戡为礼部尚书,外示美迁,实夺其兵柄。”

美芹之献

měiqínzhīxiàn

古人对自己的上书、建议表示自谦,称“芹献”或“献芹”。例如辛弃疾不顾自己官职低微,就宋金双方和与战的前途作具体分析,写成十篇论文,即名之为《美芹十论》。这里的“美芹之献”指的就是地位低微的人提出的好意见

美缺měiquē

好职位,常指如意的官职。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思念老蔡指挥昔年之情,将蔡武特升了湖广荆襄等处游击将军——是一个上好的美缺,特地差人将文凭送与察武。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

美人

měirén

①美女。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唐 李白《长相思 其一》:“美人如花隔云端!”清 屈复《偶然作》:“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②品德高尚的人;贤人。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唐 杜甫《寄韩谏议注诗》:“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借鉴的屈原的文体。用美人代指君主。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唐 张九龄《感遇诗之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宋 苏轼《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④妃嫔的称号。《史记 孝文本纪》除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封神演义 第七回》妲己乃美人,坐不得,侍立一旁。

美人迟暮

měirénchímù

感叹美人年老色衰之词。喻指美人从前有作为,而今却衰老无能了。《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韩偓《寄恨》诗:“莲花不肯嫁春风。”张先在《一丛花》词里写道:“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贺铸是把荷花来和桃杏隐隐对比。荷花有“美人迟暮”之感。

美人计měirénjì

以美女诱人的计谋。“三十六计”第三十一计。

美人局měirénjú

以美色为诱饵的骗局。宋 周密《武林旧事·游手》:“浩穰之区,人物盛伙,游手奸黠,实繁有徒。有所谓美人局,以娼优为姬妾,诱引少年为事。”《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孔明笑指岸上人言曰:‘吾已算定多时矣。汝等回去传示周郎,教休再使美人局手段。’”

美人香草

měirénxiāngcǎo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汉 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朱自清《经典常谈 辞赋》“美人香草”从此便成为政治的譬喻,影响后来解诗作诗的人很大。

美如冠玉

měirúguānyù

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鲁迅《准风月谈 青年与老子》曾有一个道士,有长生不老之术,自说已经百余岁了,看去却“美如冠玉”,象二十左右一样。

美声

měishēng

①美妙的声音。张衡《西京赋》:“妖蛊艷夫夏姬,美声畅於虞氏。”②良好的声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诸葛)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铨曹》:“朝廷以晦革銓司旧制,颇忧之。既而銓综流品,皆得其叙,而美声洋溢。”

美谥

měishì

褒美的谥号。汉·王充《论衡·须颂》由斯以论尧,尧亦美谥也。《汉书·叙传上》且运朝夕之策,定合会之计,使存有显号,亡有美谥,不亦忧虖?《三国志·蜀志·陈祗传》夫存有令问,则亡加美谥,谥曰忠侯。《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望申饬有司,速加考订,俾隆名美谥,早有以风厉四方,示学士大夫趋向之的也。

美谈

měitán

使人称颂的故事,对某件好事的美好谈论。《晋书 葛洪传》饰嫫母之笃陋,求媒扬之美谈。

美味佳肴

měiwèijiāyáo

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四回:“前已吩咐尔等,不喜美味佳肴,又何为如此过费,是何意也?”王朔《我是你爸爸》:“当马锐看到父亲饱餐了一顿美味佳肴,脸上所露出的满足和惬意,那种货真价实的幸福感,才恍然大悟。”

美祥

měixiáng

吉兆。董仲舒《春秋繁露·同类相动》:“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汉书·郊祀志下》:“陨石二,黑如黳,有司以为美祥,以荐宗庙。”

美言不信

měiyánbùxìn

信:信实,真实。词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美言市尊

měiyánshìzūn

市尊:(换来)博取尊敬。优美动听的话可以博取尊敬。《老子 第六十二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美意延年

měiyìyánnián

对一切乐观的人,能够健康长寿。先秦 荀况《荀子 致士》:“得众动天,美意延年。”《文摘周报》:“为人当乐观,当笑则不妨一笑,须知美意延年的道理。”

美荫

měiyīn

浓荫。《庄子·山木》:“覩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

美咏

měiyǒng

赞美咏叹。《晋书·苻坚载记上》:“坚曰:‘吾思汉文之返千里马,咨嗟美咏。今所献马,其悉返之。’”南朝梁 江淹《为萧太傅三让扬州牧表》:“量能而受赏,撰智而锡位;深乃裂组,远故分珪;前人以为称首,昔人以为美咏。”

美誉

měiyù

美好的名誉。《晋书 景帝纪》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晋书 王羲之传》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美玉无瑕

měiyùwúxiá

瑕:玉斑。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无缺点。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粉脸生春,云鬓堆鸦。”《红楼梦》第五回: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美政

měizhèng

①犹德政。好的政治措施。《晋书 王羲之传》卿不时起,复可以求美政不?②使政治美善。

美质

měizhì

美好的素质。《礼记·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 明 方孝孺《尊闻斋记》:“今之人岂皆不若古人之有美质哉?” ②素质美好的女子。《聊斋志异 竹青》女以人间无美质,招去,为之娶妇,始遣归。

měi

①波纹。②渼陂:古湖名。在今陕西。

měi

金属元素,符号Mg,原子序数12。银白色,质轻,在空气中燃烧发强白光。可制球墨铸铁及闪光粉。镁铝合金有广泛 用途,如制造飞机、飞船等。

měi

古同“”。《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院中若识杜老媺,千家粉面都如鬼。

měi

恳托:央。《三国演义 第三十九回》次日,玄德只推腹痛,乃浼孔明代往回拜刘琦。《聊斋志异 莲香》浼女舅执柯。媪议择吉赘生。《说岳全传第六十七回》起龙即浼尼僧,到前村通知王长者,请他到此相会。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僧孽》张下,私浼鬼使,求观冥狱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有某绅为子求婚,恐不谐,浼邑宰作伐。” 《聊斋志异 阿霞》妻大归后,数浼知交,请复于景(星),景不纳。《聊斋志异 酒狂》我委曲与言,浼以私意释甥去,或可允从。《聊斋志异 封三娘》(孟)生诘旦,浼邻媪诣范夫人。夫人贫之,竟不商女,立便却去。参见“相浼”。污染:《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淮南子 人间》“若痛疽之必溃也,所者多矣”。买;换取。明·汤显祖《紫钗记》到花月三更一笑回,春宵一刻千金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