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懋 | mào | ①草木旺盛:茂盛。丰茂。②美,有才德:茂士。茂才(即“秀才”)。③有机化合物,环戊间二烯的简称。无色液体,用来制农药、塑料等。④古同“懋”,勉。《周语 祭公谏征犬戎》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 |
茂才 | màocái | 即“秀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校尉。《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九》(苏)洵年二十七,始发奋为学,举进士、茂才异等,不中,悉焚其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 |
茂材 | màocái | ①才德优异之士。《史记·吴王濞列传》:"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资治通鉴·汉顺帝阳嘉元年》:"若有茂材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汉选士之法》:"元帝初元二年,诏丞相御史中二千石,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②汉代察举的一个重要科目。西汉时,原称为秀才;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之讳改为茂材,或作茂才。茂材科主要是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所以通常称茂材异等,或茂材特立之士。察举茂材,始于汉武帝。《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十六》(王)安国,(王)安石弟也,举茂材异等。 |
茂材异等 | màocáiyìděng | 出众的优秀人才。汉 刘彻《武帝求茂才异等诏》: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汉书 王莽传》往者,吏以功次迁至二千石,及州部所举茂材异等吏,率多不称。《宋史·张方平传》: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明宋濂《兴化经历李公墓志铭》:“公有大志,应进士举不利,即弃去,飘然游燕都 ,达官贵人见其仪观秀伟,举为茂材异等,署缙山县学教谕。”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汉选士之法》:“元帝初元二年,诏丞相御史中二千石,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 |
茂草 | màocǎo | 茂盛的草。《文选.潘岳.西征赋》:禁省鞠为茂草,金狄迁于灞川。《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稀鸣桴于砥路,鞠茂草于圆扉。 |
茂德 | màodé | 盛德。《左传·宣公十五年》:“狄有五罪……怙其儁才而不以茂德,兹益罪也。”《晋书 文帝纪》公有济六合之勋,加以茂德,实总百揆,允厘庶政。《晋书 愍帝纪》:“今左右丞相茂德齐圣,国之昵属,当恃二公,扫除鲸鲵,奉迎梓宫,克复中兴。”“公茂德昵属,宣隆东夏,恢融六合,非公而谁!”晋 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茂德渊冲,天姿玉裕。”宋 王安石《韩忠献挽辞之二》:“英姿爽气归画图,茂德元勛在鼎彝。” |
茂功 | màogōng | 盛大的功绩。《汉书 王莽传》忠臣茂功莫著于伊、周,而宰衡配之。焦赣《易林·师之节》:“三圣茂功,仁德大隆。”《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以旌茂功,以慰劬劳。”唐 李德裕《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克成茂功,赏抑有。” |
茂林修竹 | màolínxiūzhú | 指茂密高大的竹林,多形容幽雅秀丽的风景胜地。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唐 杨炯《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良辰美景,必躬於乐事;茂林修竹,每协於高情。”宋 吴潜《哨遍(括兰亭记)》:在晋永和,癸丑暮春,初作兰亭会。集众贤,临峻岭崇山,有茂林修竹流水。畅幽情,纵无管弦丝竹,一觞一咏佳天气。于宇宙之中,游心骋目,此娱信可乐只。宋 辛弃疾《新荷叶》:茂林修竹,小园曲迳疏篱。秋以为期。西风黄菊开时。拄杖敲门,从他颠倒裳衣。宋 洪适《满江红·春色匆匆》:曲水流觞时节好,茂林修竹池台永。望前村、绿柳荫茅檐,云封岭。宋 周密《满江红·寄剡中自醉兄》:流水桃花西塞隐,茂林修竹山阴路。二十年、历历旧经行,空怀古。清·李汝珍《镜花缘 第七十二回》:刚过了小桥曲水,又见些茂林修竹。 |
茂陵 | màolíng | ①古县名。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初为茂乡,属槐里县。武帝筑茂陵,置为县,属右扶风。②陵墓名。a.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汉书·武帝纪》:“(后元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五柞宫,入殯于未央宫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 茂陵在长安西北八十里也。”唐 温庭筠《苏武庙》:“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b.明宪宗朱见深的陵墓。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③司马相如病免后家居茂陵,后因用以指代相如。北周 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茂陵体犹瘠,淮阳疾未祛。”唐 李贺《昌谷园新笋诗之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唐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清 蒋纲《舟次书感诗》:“不及茂陵归有壁,翻同杜老别无家。” |
茂龄 | màolíng | 壮年。 清 陈恭尹《赠余鸿客》诗:“怪君茂龄怀抱奇,严君风义兼能诗。”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土偶》:“吾父有损德,应无嗣,遂至促我茂龄 。” |
茂亲 | màoqīn | 古时多指皇室宗亲。茂,言其美盛。《晋书 惠帝纪》并以明德茂亲,忠规允著,首建大策,匡救国难。 |
懋赏 | màoshǎng | 奖赏以示勉励;褒美奖赏。《镜花缘 第四回》这样寒天,腊梅忽然大放,岂非知朕饮酒,特来助兴?如此殷勤,自应懋赏! |
茂盛 | màoshèng | ①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繁密。茂盛的青草。②修饰“功德”表示无量。《汉书 霍光传》功德茂盛,朕甚嘉之。 |
茂勋 | màoxūn | 丰功。《晋书·元帝纪》:“茂勋格於皇天,清暉光於四海。”南朝梁 任昉《宣德皇后令》:“元功茂勋,若斯之盛。”宋 陆游《德勋庙碑》:“茂勋明德,烂然史册。” |
茂异 | màoyì | 才德出众。亦指才德出众的人。州举茂异,郡贡孝廉。《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艺,招选茂异。”唐 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自非天姿茂异……则不可得而齿乎国学矣。”《元章·吏部三·选取教官》:“所谓超出时辈者,即茂异之称。” |
茂育 | màoyù | 努力育养。健康成长。《易·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高亨注:“茂读为懋,勉也,努力也。”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五事》:“夏至之后,大暑隆,万物茂育怀任。”《汉书 王莽传》君年幼稚,必有寄托而居摄焉,然后能奉天施而成地化,群生茂育。《旧唐书·懿宗纪》:“况时属熇蒸,化先茂育,并赦罪戾,式顺生成。”明 刘基《会稽张氏春晖堂诗》:“谁识茂育功,乃在阳春时。” |
茂苑 | màoyuàn | ①花木茂美的苑囿。《花月痕第十一回》痴珠日手一编,虽蒿目时艰,不断新亭之泪,而潜心著作,自成茂苑之书,倒也日过一日。②古苑名。又名长洲苑。故址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后也作苏州的代称。 |
茂著 | màozhe | 犹卓著。《汉书·王莽传上》:“功德茂著,宗庙以安。”“开子午道,与宰衡同心说德,合意并力,功德茂著。”《晋书·裴秀传》:“勋德茂著,配宗元凯。”明 张居正《大婚礼成辞免加恩疏》:“内阁辅臣,忠劳茂著。” |
懋 | mào | ①古同“茂”,盛大。懋功即大功。②勉励。
|
懋绩 | màojì | 大功绩;功绩。《晋书·王湛传论》:“虽崇勋懋绩,有闕於旂常,素德清规,足传於汗简矣。”《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魏王之延汉鼎祚,宋武之反晋乘舆,懋绩鸿勋,无以尚也。宋 张友正《歙州披云亭记》:“友正家正此山之下,获游此亭之上,思刊懋绩,輒课庸词。”明 朱鼎《玉镜台记·擒王敦》:“懋绩丰庸,捷书奏九重。”黄远庸《北京之新年》:“秉钧德薄才鲜,毫无懋绩。” |
懋建 | màojiàn | 勉力建立。《尚书·盘庚下》无戏怠,懋建大命。孔传:“勉立大教。”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驰骋风尘者,不懋建德业,务本求己,而偏徇高交以结朋党。唐 韩愈《顺宗实录一》懋建皇极,以熙庶功。 |
懋敬 | màojìng | 勉励戒慎。《封神演义 第六回》只是成汤懋敬厥德,一片小心,承天永命;岂知传至当今天子,一旦无道。 |
懋迁 | màoqiān | 贸易。语出《尚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孔传:“勉劝天下,徙有之无,鱼盐徙山,林木徙川泽,交易其所居积。”汉 蔡邕《汉津赋》:“导财运货,懋迁有无。”宋 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又为经用通财之法以懋迁之。”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夫人》:“妾亦知公子未惯懋迁,但试为之,当无不利。”《聊斋志异 钱卜巫》逾岁,商以懋迁至南昌,则宰已死。郭沫若《东风集·蜀道奇》:“江轮增加千万吨,懋迁有无事吐输。” 《聊斋志异 刘夫人》妾亦知公子未惯懋迁,但试为之,当无不利。 |
懋赏 | màoshǎng | 奖赏以示勉励;褒美奖赏。《尚书·仲虺之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孔传:勉於功者,则勉之以赏。《陈书·宣帝纪》懋赏之言,明於训诰;挟纩之美,著在抚巡。《旧唐书·懿宗纪》今则已及偃戈,重康黎庶。畴庸之典,在丝发以无私;懋赏之时,贵纤毫之必当。《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七》相必为官得人,懋赏立乎前,严诛设于后,人才不出,吾(宋孝宗)不信也。明 梅鼎祚《玉合记·奏凯》元帅虞候如此元功,自宜懋赏。 |
懋庸 | màoyōng | ①大功。隋书·李安传:“朕每念诚节,嘉之无已,懋庸册赏,宜不踰时。”②褒美有功。唐 陆贽 兴元论中官及朝官赐名定难功臣状:“臣闻赏以懋庸,名以彰行。”《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 |
懋着 懋著 | màozhe | 犹显著。《清史稿·圣祖纪二》赵良栋前当逆贼盘踞汉中,首先入川,功绩懋著。清 史致谔《禀左宗棠》此次朱绅暨、邬绅畲经、马绅烱及新昌训导邬明经,於奉化防务办理深合事宜,收复新嵊两县机宜,尤为功绩懋著。 |
贸 | mào | ①交换财物等商业活动:贸易。贸迁(贩运买卖)。财贸。外贸。②购买。《晋书 葛洪传》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明 刘基《卖柑者言》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③冒冒失失或轻率的样子:贸然而来。 |
贸贩 | màofàn | 贩卖。《晋书·苻坚载记上》:“旅行者取给於途,工商贸贩於道。”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奚山者,高密人。贸贩为业。” |
贸首之仇 贸首之雠 | màoshǒuzhīchóu | 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