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賣 | mài | ①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卖菜。卖身。买卖。卖方。卖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②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卖友,卖国求荣。卖身投靠。③尽量使出力气:卖力。卖命。卖劲儿。④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卖弄。卖乖。倚老卖老。 |
卖刀买犊 | màidāomǎidú | 刀:武器;犊:牛犊。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丢下兵器,拿把锄儿,学那古人‘卖刀买犊’的故事,岂不是绿林中一段佳话。 |
卖犊买刀 | màidúmǎidāo | 出卖耕牛,购买武器去从军。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又何必劳民动众,卖犊买刀?” |
卖恩 | màiēn | 谓以小恩小惠收买他人。《三国志·吴志·张温传》:“靖兵众之势,干任之用,皆胜於贾原、蒋康,温尚不容私以安於靖,岂敢卖恩以协原康邪?”《新唐书·藩镇传·刘济》:“今天子诛承宗,而燕无一卒济易水者,正使潞人卖恩於赵,贩忠於上。”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章郇公在中书。欧阳文忠公初自夷陵县令贬所回,復馆职,通判滑州。以书与公求一郡,公答之,无可意。文忠不悦。俄而擢知諫院,一年中歷三司,直龙图,为学士、河朔都转运。文忠始服公非卖恩者。”明 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 |
卖儿贴妇 | màiértiēfù | 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南齐书 良政传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清·黄遵宪《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卖儿贴妇竭膏血,一塔岂有功德缘! |
卖儿鬻女 | màiéryùnǚ | 鬻:卖。指穷困到极点;无法养家糊口;维持生活;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洛阳饥民卖儿鬻女。 |
卖法市恩 | màifǎshìēn | 市:买。指玩忽法律而随意宽恕罪犯以求得好处。元 白仁甫《梧桐雨》楔子:“某也惜你骁勇,但国有定法,某不敢卖法市恩。送你上京,取圣断,如何?” |
卖富差贫 | màifùchàpín | 谓对于富人,得钱便予以免除差役;对于穷人,便任意征派劳役。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我只道只有阳世间贪官污吏受财枉法,卖富差贫,岂知阴间也自如此!”《清史稿·食货志》:“请饬抚臣通行两府,按田起役,毋得凭空佥报,以滋卖富差贫之弊。” |
卖公营私 | màigōngyíngsī | 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他很想卖公营私,可惜做不到。《魏书 赵黑传》:“高官禄厚,足以自给,卖公营私,本非情愿。” |
卖狗悬羊 | màigǒuxuányáng | 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0回:“我在你家使够,有黄金千两,怎禁卖狗悬羊。” |
卖乖弄俏 | màiguāinòngqiào | 形容卖弄聪明,故作媚态。他在那儿卖乖弄俏为的是哗众取宠。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对于德国军国主义的胜利,不是联合国的胜利,更不是我国徒事内争托名参战的军人和那投机取巧、卖乖弄俏的政客的胜利。” |
卖官卖爵 卖官贩爵 | màiguānmàijué màiguānfànjué | 解释同“卖官鬻爵”。收受钱财,出卖官爵。现今社会也有卖官卖爵的现象。《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千秋卖官贩爵,聚资货累亿。”清 王汝润《馥芬居日记》:“本朝卖官卖爵,竟无一人可靠。” |
卖官鬻狱 | màiguānyùyù | 谓收受贿赂,出卖官爵,枉法断狱。《元史·耶律楚材传》:“今任使非人,卖官鬻狱,囚系非辜者多。”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0回:“高、杨、童、蔡,四个奸党在朝中,卖官鬻狱,贿赂公行。” |
卖国求利 卖国求荣 | màiguóqiúlì màiguóqiúróng | 荣:荣华富贵。指出卖国家利益谋取个人荣华富贵。宋·洪迈《容斋续笔·朱温三事》:“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贾似道卖国求荣,请速正法。 |
卖剑买犊 | màijiànmǎidú | 解释同“卖剑买牛”。明·张居正《答殷石汀言宜终功名答知遇书》:“抚民愿焚械归籍,此即古人卖剑买犊之化也。” |
卖剑买牛 | màijiànmǎiniú | 卖掉刀剑;买进耕牛。形容改业归农;也形容离开战斗生活;从事生产劳动。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 龚遂》:“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宋 陆游《贫甚作短歌排闷》诗:惟有躬耕差可为,卖剑买牛悔不早。 |
卖剑买琴 | màijiànmǎiqín | 指没有功名意识,志在归隐。他卖剑买琴,退出江湖。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卖剑买琴,斗瓦输铜。” |
卖降 | màijiàng | 叛卖降敌。宋 李觏《袁州学记》:“ 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邪?”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杂识》:“咸淳末德祐初,卖降恐后者多武人也,其后,文臣亦卖降矣。”明 瞿佑《归田诗话·哀姑苏》:“及城破,无一人死难者,武夫健将,惟束手卖降而已。” |
卖爵 | màijué | 出售爵位。汉初,民得爵位后可以出卖。后则多为公家拍卖官爵以敛财。《史记·孝文本纪》:“帝加惠: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民得卖爵。”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富人欲爵,贫人欲钱,故听买卖也。”《后汉书·皇甫规传》:“(孝顺皇帝)又因缘嬖倖,受赂卖爵。”《新唐书·张茂昭传》:“吏部员外郎裴夷直劾曰:‘克勤骫有司法,引庇它族,开日后卖爵之端,不可许。’” |
卖爵鬻官 | màijuéyùguān | 买卖官爵来收取钱财。靠卖爵鬻官发财的贪官终究被判极刑。清 洪昇《长生殿 权哄》:“还说不朦蔽,你卖爵鬻官多少?贪财货竭脂膏。” |
卖空买空 | màikōngmǎikōng | 买卖双方都没有货、款进出,只就到期的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比喻投机倒把的行为。卖空买空的风险很大,得慎重考虑。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铸银》:“沪市卖空买空,昔年每元已涨过八钱。” |
卖李钻核 | màilǐzuānhé | 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王戎卖李钻核,不胜鄙吝;成王剪桐封弟,因无戏言。” |
卖履分香 | màilǚfēnxiāng | 也作“分香卖履”。丈选六○《吊魏武帝文序》引曹操《遗令》:“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按:指众妾)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也。”后因以“分香卖履”指人临死之际犹念念不忘妻妾。《聊斋志异 祝翁》人当属纩之时,所最不忍诀者,床头之昵人耳。苟广其术,则卖履分香,可以不事矣。 |
卖男鬻女 | màinányùnǚ | 指因生活所迫而出卖自己的儿女。旧社会,老百姓卖男鬻女还是勉强糊口。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卢梦仙江上寻妻》:“况且如此荒年,那家不卖男鬻女来度命。” |
卖妻鬻子 | màiqīyùzǐ | 谓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五回:“男女等也是良家儿女,只因命运淹蹇,又值恶薄时年,卖妻鬻子,家业凋零,出于无奈,只得做这偷摸的勾当。”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3回:“可怜百姓无从呼吁,统害得卖妻鬻子,荡产破家。” |
卖俏行奸 卖俏迎奸 | màiqiàoxíngjiān màiqiàoyíngjiān | 谓卖弄媚态诱惑人,搞不正当男女关系。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俺好意的张筵置酒,你走将来卖俏行奸。”明·梁辰鱼《浣纱记·捧心》难道你卖俏行奸,认我做桃花墙外柯?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这阎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顺,轻怜重惜,卖俏迎奸,引乱这婆娘的心。”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8回:“我想这乐户家的妇女,固是朝秦暮楚、以卖俏迎奸为能,然里头也有个贵贱高低。” |
卖缺/卖闕 | màiquē | ①出卖缺额的官职。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五》:“部吏卖闕之弊,自昔有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藩臺又轻轻的説道:‘没规矩!’他听见藩臺又説了这句话,便大声道:‘没规矩!卖缺的便没规矩!’”《冷眼观第五回》:“这位藩臺大人,更是明目张胆的卖缺。”②出售市场上缺少的货物。要把生意做活,就得搞一点市场分析,精于‘卖缺’。” |
卖身投靠 | màishēntóukào | 投:投奔;靠:依靠。形容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躯体;为有权势地位的人效劳;从而求得靠山。鲁迅《准风月谈 后记》:“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鲁迅《准风月谈 后记》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 |
卖炭翁 | màitànwēng |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首诗。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唐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头卖脚 | màitóumàijiǎo | 犹言抛头露面。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我们姑娘年轻的媳妇儿,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碰。” |
卖文为生 | màiwénwéishēn | 指以出卖诗文所得来维持生计。唐 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故人南郡去,云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 |
卖笑追欢 | màixiàozhuīhuān | 指娼妓取媚于人的营生元卖笑追欢的行当应当加以限制。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再不去卖笑追欢风月馆,再不去迎新送旧翠红乡。” |
卖解 | màixiè | 指表演马技。亦泛指表演武艺、杂技,借以谋生。《孽海花第六回》是一班粤西来的跑马卖解的,里头有两个云南的苗女,走绳的技术非常高妙… |
卖易 | màiyì | 犹出卖。《新唐书·食货志二》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四》(宋孝宗)诏:“自今违法卖易恩泽及荐举授赂之人,因事败露,有司定罪外,更取特旨,重作行遣。” |
卖友求荣 | màiyǒuqiúróng | 指靠出卖朋友以谋求名利、地位。柳亚子《咏史》:“卖友求荣事可羞,觑颜枉自附清流。”《人民日报》1984.4.18:我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变成利禄之小人! |
卖直 | màizhí | 故意表示公正忠直以获取名声。唐 陆贽《又答论姜公辅状》:"公辅知朕必拟移改,所以固论造塔事,卖直取名,据此用心,岂是良善。"《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一》至处言路,乃妄自尊大,窃弄威权,使陛下去邪之英断,反为(汤)鹏举卖直之虚名,此臣所谓掠美以欺君者也。 |
卖珠 | màizhū | ①变卖珠宝。唐 杜甫《佳人》:“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②指董偃事。董偃幼时,与母以卖珠为事。随母出入武帝姑馆陶公主家,为馆陶公主所近幸,贵宠无比。见《汉书·东方朔传》。唐 李白《古风之八》:“緑幘谁家子,卖珠轻薄儿。”清 陈维崧《齐天乐·重游水绘园有感词》:“恨极卖珠,缘慳捣药,赢得啼鹃频唤。” |
卖主求荣 | màizhǔqiúróng | 指出卖主人的利益以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得势则聚若蝇蚊,失势则散若鸟兽,甚至卖主求荣者颇多。”温靖邦《将星在狼烟中升起》这位黄先生我看枉为人师!劝学生卖主求荣,他当的什么老师? |
卖嘴 | màizuǐ | ①耍嘴皮子。元 曾瑞《喜春来·闺怨曲》:“世间你是负心贼。休卖嘴,暗有鬼神知。”明 徐渭《女状元第一出》:“倒也不是我春桃卖嘴,春桃若肯改粧一战,管倩取唾手魁名。”《笑林广记 痴婿》来日我兄弟完姻,诸亲聚会,识认几字,也好在人前卖嘴。②指算命、卜卦、讲课等依赖口才的营生。明 陈与郊《义犬记第一出》:“我因发大慈悲心,化作一箇卖嘴的先生,日日在十字街头,随人转化。” 鲁迅《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教授卖嘴,妓女卖淫,也都是‘无形中’的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