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 | cuì | ①草丛生,草茂盛的样子。②聚集:萃集。萃聚。荟萃。出类拔萃。战国楚 屈原《九歌 湘夫人》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资治通鉴 周纪二》受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二》(王)彪之曰:“(桓)云非不才,然(桓)温居上流,已割天下之半,其弟复处西藩;兵权萃于一门,非深根固蒂之宜。…”《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三》敌闻大兵至,必萃劲兵于幽州,兵既聚,则不暇为援于山后矣。《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九》若果行之,天下谤议必大萃于公(宰相陈执中),终身不可雪也。宋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③古同“悴”,憔悴。 |
啐 | cuì I. | ①用力吐出来 承诺如狗屁,婚约似啐痰。②啐一口痰。唾人以表示鄙斥。③尝,小饮:“不啐酒。”II.qi表示轻蔑的声音:啐,这有什么了不起! |
瘁 | cuì | 疾病;劳累:心力交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力俱瘁。《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四》初,阿实克布哈见帝(元武宗)容色日瘁,乘间进曰……《聊斋志异 小翠》公子入室,睹其剩粉遗钩,恸哭欲死;寝食不甘,日就羸瘁。 |
瘁瘁 | cuìcuì | 忧愁貌。《庄子·在宥》:“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 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唐 元结《讼木魅诗》:“登高峯兮俯幽谷,心悴悴兮念羣木。” |
悴顇 | cuì | ①忧伤:“人力雕残,百姓愁悴”。②衰弱,疲萎:憔悴。悴容。忧愁到极点。委粹。《资治通鉴 梁纪一》(萧)宝寅志性雅重,(东昏侯)过期犹绝酒肉,惨形悴色,蔬食粗衣,未尝嬉笑。南朝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或前荣而后悴,或始富而终穷。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河北人事,多由内政,绮罗金翠,不可废阙,羸马悴奴,仅充而已。《续资治通鉴 元纪九》先是通州至大都五十里,陆挽官粮,岁若干万,民不胜其悴,至是皆得免。参见“萎粹”“丰粹”。 |
粹 | cuì | ①纯一,不杂:纯粹。粹白。粹而不杂。《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三》有女弟,复召入,姿性尤粹,左右见之,皆啧啧嗟赏。②精华:国粹(一国文化的精华)。文粹。精粹。③古同“萃”,齐全,集聚。西汉·贾谊《治安策》群下至众,而主上至少也,所托财器职业者粹于群下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一》(吕公著)识虑深敏,量弘而学粹,苟便于国,不以利害动其心。 |
粹白 | cuìbái | ①纯白。吕氏春秋·用众:“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②纯洁。《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年》:“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 宋 叶适《祭潘叔度文》:“悲夫!岂非小罪大惧而知为善之难,粹白累緇而畏失身之易。”《明史·曹于汴传》:“于汴篤志正学,操履粹白。” |
倅 | cuì I. | ①副,辅助的。如:倅车(副车);倅马(副马,备用之马);倅贰(佐贰的官。主管的幕僚);倅樽(副樽。非主人用的酒杯)宋 张先《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三》事闻,史弥远惧激它变,以徐晞稷尝倅楚守海,得(李)全欢心,乃授晞稷淮东制置使,令屈意抚全。③借为萃,聚、止。倅险:据险。《孙膑兵法·威王问》田忌问孙子曰:“张军毋战,有道?”孙子曰:“有。倅险增垒,诤戒毋动。”②通"粹"。纯。如:倅毛(粹毛,纯色之毛) II.zú古同"卒"。《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其视杀漕宪守倅,若刈草菅,非徒无罪,且有子女金帛之获。《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九》比朝议监司、守倅接送等物,严为限制,所以节浮费,宽民力也。 |
倅车 | cuìchē | 副车。《周礼·夏官·射人》:“乘王之倅车。”郑玄注:“倅车,戎车之副。”又《夏官·戎仆》:“戎仆掌驭戎车,掌王倅车之政。”后称州郡长官副职为倅,因亦以就任倅职为乘倅车。宋·胡宿《张士燮可都官员外郎制》:“分乘倅车,领治和垒。”参见“后车”。 |
倅贰 | cuì’èr | ①佐贰官。即“副职官员”,亦称“辅佐官”。《宋史·刑法志二》每岁冬夏,诏提刑行郡决囚,提刑惮行,悉委倅贰,倅贰不行,复委幕属。《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二》执政大臣,倅贰比也。元 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下》(方回)德佑改元,为吴兴倅贰。②谓任佐贰官。《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三》如委可任,籍姓名闻奏,差充边方帅司及都统司属官或倅贰以储其材。明 刘元卿《贤奕编·家闲》汝食朝廷厚禄,倅贰一府,事无巨细,皆当究心。 |
淬焠 | cuì | ①把烧红了的铸件往水或油或其他液体里一浸立刻取出来,用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淬火。淬砺。淬勉。淬火成钢。②染:“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淬之”。《聊斋志异 褚生》一日,陈以故至天宁寺,遇褚廊下,劈檾淬硫,作火具焉。③潜入水中。《西游记第四九回》那老鼋才淬水中去了。 |
淬砺 | cuìlì | 砺,磨刀石。淬砺本指磨炼刀剑,后引申为刻苦锻炼、进修。如:经过多年工作的淬砺,她终于成为杰出的经理人才。宋 苏轼《晁错论》使吴楚反,(晁)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袁)盎,可得而间哉?《清史稿卷五·世祖纪二》自今以后,其淬砺前非,各尽厥职。《清史稿卷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并诫勉直省督抚淬厉精神,切实遵行,毋再因循推诿,致误限期。 |
| 淬刃 | cuìrèn | 刀刃淬火。工匠们经过精心锻造后,将烧红的刀刃迅速浸入冷水中进行淬刃,以确保其锋利无比。《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斗)辛曰:“弟淬刃欲何为乎?”(斗)怀曰:“欲弑王耳?”唐 王起《佩刀出泉赋》飞流乍凝乎淬刃,濯血又同于洗兵。 |
綷 | cuì | ①五彩杂合的丝织品。《大人赋》綷云盖如。左思《吴都赋》孔雀綷羽以翱翔。②綷疏(五彩的刻画雕饰)③象声词。衣服摩擦声。如:綷蔡(衣服摩擦声);綷粲。 |
竁 | cuì | ①挖墓穴:“卜葬兆,甫竁亦如之。”名词墓穴:“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于丁姬竁中。”孔洞。②象声词,小鼠声。③月竁即月窟。指极西之地。元 欧阳玄《辟雍赋》:“东逾若木之日津,西探崦嵫之月竁,南穷火维之陬,北际冰天之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