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叢 | cóng | ①聚集,许多事物凑在一起:丛生。丛聚。丛密。唐 柳宗元《箕子碑》率是大道,丛于厥躬,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宋 贺铸《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②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丛。草丛。丛刊。为丛驱雀(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丛祠。③姓。 |
丛薄 | cóngbáo | 茂密的草丛。薄:草木丛生处。《广雅》草丛生为薄。薄草(丛生之草)。《楚辞·刘安<招隐士>》:“丛薄深林兮人上栗。” 洪兴祖补注:“深草曰薄。”唐耿湋《旅次汉故畤》诗:“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资治通鉴 后唐纪二》时帝(后唐帝李存勖)屡出游猎,从骑伤民禾稼,洛阳令何泽伏于丛薄,俟帝至,遮马谏…宋张九成《秋兴》诗:“譬彼鷦鷯心,平生在丛薄。” |
丛祠 | cóngcí | 建在丛林中的神庙。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陈胜)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
丛脞 | cóngcuǒ | ①琐碎;杂乱。《尚书·益稷》:“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孔传:“丛脞,细碎无大略。”《旧唐书·李密传》:“他日,述(宇文述)谓密曰:‘弟聪令如此,当以才学取官,三卫丛脞,非养贤之所。’”《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五》至于有司职官,承意将顺,簿书丛脞,咸以上闻,岂徒亵读至尊,实亦轻紊国体。《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司马)光上疏曰:古人所谓委任而责成效者,择人而授之职业,丛脞之务,不身亲之,至于爵禄、废置、杀生、予夺,不由己出不可也。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丛书》:“丛书者,丛脞之书也。丛脞犹细碎,细而不遗大,可知其所容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崇祯点点头说:‘倘先生不辞辛劳,代朕督师剿贼,自然甚好。只是朝廷百事丛脞,朕之左右亦不可一日无先生。’”②引申为渊博。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贯休》:" 休 一条直气,海内无双,意度高疎,学问丛脞。" |
丛棘 | cóngjí | ①古时囚禁犯人的地方,四周用荆棘堵塞,以防犯人逃跑,故称。《易·坎》:“係用徽纆,寘于丛棘。”孔颖达疏:“谓囚执之处,以棘丛而禁之也。”唐 陈子昂《祭韦府君文》:“昔君梦奠之时,值余寘在丛棘,狱户咫尺,邈若山河。”明 沉鲸《双珠记·狱中冤恨》:“智者比为福堂,羲经谓之丛棘。笞杖徒流绞斩,皆吾掌握之中。”②丛生的荆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清 刘大櫆《金氏节母传》:“又尝日暮自园中归,失足坠道左丛棘中。” |
丛兰 | cónglán | 丛生的兰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唐 刘禹锡《忆江南》: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 yì露似沾巾。 |
丛莽 | cóngmǎng | 山林上的草丛与树丛;指大片茂盛的草。《聊斋志异 郭秀才》往验故处,则肴骨狼籍,四围丛莽,并无道路。 |
丛茂 | cóngmào | 茂密。三国魏 阮籍《首阳山赋》:“树丛茂以倾倚兮,纷萧爽而扬音。”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
丛轻折轴 | cóngqīngzhézhóu | 指即使轻而小的物件,装载多了也可以使车轴折断。我们应该明白丛轻折轴的道理。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刘胜传》:“臣身远与寡,莫为之先,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丛轻折轴。” |
丛山峻岭 | cóngshānjùnlǐng | 无数高大险峻的山岭。铁路穿过丛山峻岭,来到这个小山村。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煤矿的空中索道,越过了丛山峻岭。” |
丛生 | cóngshēng | ①草木聚集在一起生长。荆棘丛生的荒原。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②同类的事物同时出现。百病丛生。 |
丛沓 | cóngtà | 繁多,杂乱。唐 柳宗元《唐故朝散大夫永州刺史崔公墓志》:“政令烦拏,贡举丛沓。” 明陆粲《庚巳编 卷九》:“王令吏检看,乃启一橱,橱中文书丛沓。”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李伯言》:“案上簿书丛沓。” |
丛猥 | cóngwěi | 多而杂。《宋史·曾公亮传》:“三班吏丛猥,非赇谢不行,贵游子弟,多倚势请谒。公亮掇前后章程,视以从车,吏不能举手。” |
丛蔚 | cóngwèi | ①茂密;茂密之处,借指栖息之所。南史·王藻传:“伏愿天慈照察,特赐蠲停,使燕雀微群,得保丛蔚,蠢物怜生,自己弥篤。” 清 陈田明诗纪事丙籤·李东阳:“至於西涯,则今之积水潭无疑。潭即水关,在诸河极西,林木丛蔚,水石清幽。” 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的起源与发展:“岩高三十丈,林木丛蔚。”②形容丰富多采。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於是李杜歌行,元白唱和,序事丛蔚,万物雄伟,小者十餘韵,大者百餘,皆用赋为诗,人所未有。” |
丛篠 | cóngxiǎo | 茂密的小竹林。唐 梁洽《吹竹学凤鸣赋》散漫於丛篠之间,疑郊薮已集;飘流於芳林之际,谓庭梧来翔。宋 周密《齐东野语·李全》适其处有丛篠,全令二壮士执钩刀夜伏篠中。《续资治通鉴 元纪一》(文天祥)行入板桥,北兵又至,众走伏丛筱中,北兵入索之,虞候张庆矢中目,身被二创,执杜浒、金应以去。 |
丛葬 | cóngzàng | 许多尸体合葬在一起,也指这样的坟墓。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会晚经丛葬处,有数人遮道,逼索饭价。”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引《辞源》:“黄花冈,地名,在广东省城北门外白云山之麓。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党数十人,攻袭督署,不成而死,丛葬于此。” |
琮 | cóng | 古代一种玉器,外边八角,中间圆形,常用作祭地的礼器。 |
淙 | cóng | 水声,水流:淙淙。淙流(水流)。 |
淙淙 | cóngcóng | 水声,水流:淙淙流(水流)。冽泉淙淙。《聊斋志异 王成》不意淙淙彻暮,檐雨如绳。 |
誴 | cóng | 谋誴:快乐。清华大学驻地原是奕誴王府,民间称小五爷府。爱新觉罗·奕誴是道光帝五子,惇dūn亲王。 |
賨 | cóng | 中国秦时期四川、湖南等地少数民族所缴的一种赋税。亦指这些少数民族。《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兴平二十年)九月,巴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举巴夷、賨民来附。 |
潀 | cóng I. | 古同“潨”。亦作“潈”。II.zǒng古同“潨”。亦作“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