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 | cí | ①仁爱,和善:慈爱。慈善。慈悲。慈祥。仁慈。慈和。慈眉善目。贾谊《治安策》:“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②特指“慈母”,多用于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家慈。慈闱。慈颜。慈命。③对父母的孝敬奉养:孝子慈孙。 |
慈悲为本 | cíbēiwéiběn | 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南齐书 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清·无名氏《刘公案》第五回:“像我们出家之人,到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
慈悲为怀 | cíbēiwéihuái | 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南齐书·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参见“大发慈悲”。 |
慈恩 | cíēn | ①称上对下的恩惠。《三国志·蜀志·刘琰传》:“閒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西游记第三回》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届,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②慈恩寺的省称。唐 孟棨《本事诗·徵异》:“时白尚书在京,与名辈游慈恩,小酌花下。” |
慈姑 | cígū |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田里,叶子像箭头,开白花。地下有球茎,黄白色或青白色,以球茎作蔬菜食用。可以吃。参见“茨菰”。 |
慈光 | cíguāng | 佛教语。诸佛大慈之光明。参见“慈明”。 |
慈航 | cíháng | 佛教语。谓佛、菩萨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脱离生死苦海。《花月痕第五十二回》宇宙清平,人民寿考,蛮夷归化,五谷丰登,万顷情波都成觉岸,千重苦海尽泛慈航。 |
慈惠 | cíhuì | 犹仁爱。《左传·成公十二年》:“於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汉 徐干《中论·谴交》:“乡有大夫,必有聪明慈惠之人,使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皇太子某睿哲温文,宽和慈惠。”《续资治通鉴宋纪五十九》陛下天性慈惠,子育元元,虽古圣王之仁,殆无以过。《西游记》第四七回:“虽则恩多还有怨,纵然慈惠却伤人。”柔石《二月》一:“一副慈惠的微笑,在他两颊浮动着。” |
慈眉善目 | címéishànmù |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他慈眉善目的样子让人十分亲近。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
慈明 | címíng | 犹慈光。《魏书 皇后列传 卷一》朕以虚寡,幼纂宝历,仰恃慈明,缉宁四海。清 侯方域《为吴氏祷子疏》:“伏祈慈明俯照,鍊力永孚,大降英雄菩萨之灵,曲成儿女帷房之愿。”参见“慈光”。 |
慈明无双 | címíngwúshuāng | 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 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清·孙枝蔚《赠汪舟次诗》序:“青云之快士也,幼而好学,慈明无双。” |
慈命 | címìng | 对尊上命令的敬称。《清史稿·礼志八》:“高宗内禪,称太上皇帝。具贺表式云:‘……子臣某敬承慈命,谨率同王公文武大臣等奉表贺者。’”《镜花缘第十回》:“老伯説那里话来……今蒙慈命带回家乡,自应好好代他择配,何须相托。” |
慈母 | címǔ | 古谓父严母慈,故称母为慈母;古称抚育自己成人的庶母为慈母。唐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慈亲 | cíqīn | 慈爱的父母。《吕氏春秋·慎大》:“汤立为天子,夏民大説,如得慈亲。”后多指母亲。《后汉书 刘表传》委慈亲于虎狼之牙,以逞一朝之志,岂不痛哉!《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六》陛下(指慕容超)慈亲在人掌握,岂可靳惜虚名,不为之降屈乎!唐 聂夷中《游子行》:“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清 魏源《接家书喜舍弟归自江南诗》:“汝侍慈亲(母)侧,吾侍严亲(父)行。” |
慈仁 | círén | 慈善仁爱。《庄子·天下》:“薰然慈仁,谓之君子。”《百喻经·叹父德行喻》:“我父慈仁,不害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史记 孝文本纪》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西汉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其为人也,慈仁而精洁。精洁则耻於自污,慈仁则惮於贼人。” |
慈柔 | círóu | 仁慈温和。唐 韦应物《送杨氏女诗》:“女子今有行,大江泝/溯轻舟。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宋 司马光《故处士赠都官郎中司马君行状》:“夫人为人慈柔勤俭,中外宗族咸慕仰之。” |
慈威 | cíwēi | 母亲威严,形容母亲的威严与慈爱并存的形象。《红楼梦 芙蓉女儿诔》昨承严命,既趋车而远陟芳园;今犯慈威,复拄杖而近抛孤柩。 |
慈闱 | cíwéi | 亦作“慈帏”。亦作“慈帷”。 ①旧时母亲的代称。 宋 张孝祥《减字木兰花·黄坚叟母夫人 词》慈闱生日,见说今年年九十。明 陆采《明珠记·别母》承凤诏须当远出,别慈帏怎敢从容!清 李渔 《怜香伴·香咏》念茕茕久矣失瞻依,也自小将严父当慈帏。陈家英 《秋夜次秀元三妹韵兼呈伯兄》眉山兄弟天涯别,应念慈帷老病侵。②封建时代以皇后母仪天下,故亦以称皇后。 宋 梁焘 《立皇后孟氏制》明扬德阀之懿,简在慈闱之公。《清史稿卷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况慈闱颐养廿馀年,使徒御有惊,藐躬何堪自问? |
慈乌反哺 | cíwūfǎnbǔ | 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清 王中书《劝孝歌》慈鸟尚反哺,羔羊犹跪足。阿英《花鸟争奇》慈乌反哺,有母子爱。参见“羊羔跪乳”。 |
慈武 | cíwǔ | 仁爱勇武。唐 韩愈《祭鳄鱼文》:“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 |
慈孝 | cíxiào | 孝敬。墨子《兼爱》: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国语·齐语》:“於子之属,有居处为义好学,慈孝於父母,聪慧质仁,发闻於乡里者,有则以告。”《庄子·渔父》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汉书 霍光传》天子所以永保宗庙总一海内者,以慈孝、礼谊、赏罚为本。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清 戴名世《朱烈女传》:“道新每为人言其姑慈孝类如此。” |
慈颜 | cíyán | 慈祥和蔼的容颜。称尊上的音容,多指母亲而言。晋 潘岳《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觴,咸一惧而一喜,寿觴举,慈颜和。” 刘洎上书谏曰:“陛下(李世民)降恩旨,假慈颜,凝旒以听其言,虚襟以纳其说,犹恐群下未敢对扬”宋 苏轼《邓忠臣母周挽词》:“慈颜如春风,不见桃李实。”冰心《南归》:“此外每天早晨合家都到殡仪馆,围立在棺外,隔着玻琍盖子,瞻仰母亲如睡的慈颜!” |
慈荫 慈蔭 | cíyīn | 尊上或神佛的庇荫。《南史·宋临川烈武王道规传》:“文帝下詔褒美勋德及慈荫之重,追崇丞相,加殊礼。”唐 薛用弱《集异记·邢曹进》:“曹进痛楚,计无所施。妻孥辈但为广脩佛事,用希慈荫。”《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六》向宗良兄弟,依倚国恩,凭藉慈廕,夸有目前之荣盛,不念倚伏之可畏,所与游者,连及侍从,希宠之士,愿出其门。 |
慈幼 | cíyòu | 爱护幼小者。《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六曰安富。” 郑玄注:“慈幼,谓爱幼少也。”《孟子·告子下》:“葵丘之会诸侯……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明史·外国传七·柯枝》:“乃数岁以来,国内丰穰……老者慈幼,少者敬长,熙熙然而乐,凌厉争竞之习无有也。” |
慈云 | cíyún | 佛教语。比喻慈悲心怀如云之广被世界、众生。《花月痕第三十六回》到观音阁来,听得清理一声,早望见心印披着袈裟,率领两个侍者,在阁上顶礼慈云。 |
磁 | cí | ①物质能吸引铁、镍等金属的性质:磁性。磁力。磁石。磁极。磁场。磁化。磁能。磁感应。②同“瓷”。 |
兹 | cí/zī | ①草木茂盛。《说文》兹,草木多益也。兹兹(增加繁殖)②年。《吕氏春秋》今兹美禾,来兹美麦。③古代称草席。《尔雅》蓐谓之兹。注:"兹者,蓐席也。"④现在,此时。兹聘请某先生为本校教员。《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十》顷岁王师薄伐,克平太原,未赏军功,逮兹二载。⑤兹,有此,这,这个,这样:兹日。兹事。兹故不言。现在:兹有。兹定于今晚八时开始放电视录像。 |
糍 | cí | 一种用江米(糯米)做成的食品:糍粑。糍团。糍糕。宋·沈括《梦溪笔谈》色如糯米糍。 |
鹚鷀鶿 | cí | 鸬鹚:见“鸬”。白鹭鹚。《西游记第六回》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