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ún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嘴唇。唇齿(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唇膏。唇裂。唇舌(“嘴唇”和“舌头”,喻言辞)。唇吻(嘴唇,喻口才、言辞)。唇亡齿寒(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唇不离腮

chúnbùlísāi

比喻关系亲近,经常待在一起。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十二回:“我和娘成日唇不离腮。”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你不去却怎样儿的,少不的唇不离腮,还在一处儿。

唇齿

chúnchǐ

①唇和齿的合称。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唇齿相依。《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於(张)鲁。《三国演义》吴、蜀乃唇齿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九》今残寇游魂,未即归顺,黠羌阻命,公为脣齿,窥伺间隙,忽肆奸侮,则兵将复用,役必再籍,残弊之后,尚安可堪!②议论。《金瓶梅》怀着个临月身子,只管往人家里撞来撞去的,交人家唇齿。

唇齿相依

chúnchǐxiāngyī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时有虞、虢二国,乃是同姓比邻,唇齿相依,其地皆连晋界。晋 陈寿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清 陈忱《水浒后传 第十三回》高丽王倒也识见宏远,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唇齿相依,不宜改图。

唇齿之邦

chúnchǐzhībāng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106回:“为因朝天岭与贵处俱是唇齿之邦,不忍伤害许多生灵。”

唇干口燥

chún’gānkǒuzào

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古乐府·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唇红齿白

chúnhóngchǐbái

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宋·韩驹《善相陈君持介甫子瞻手字示予戏赠短歌》:“唇红齿白痴小儿,不羞障面欺群丑。”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老残游记.第一○回》:“却看那扈姑,丰颊长眉,眼如银杏,口辅双涡,唇红齿白,于艳丽之中,有股英俊之气。”亦“齿白唇红”。

唇焦口燥

chúnjiāokǒuzào

犹口干舌燥。形容费尽口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参见“口燥唇乾”。

唇焦舌敝

chúnjiāoshébì

焦:干;敝:破。嘴唇干,舌头破。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菲亚又往各自村落,逢人说项,唇焦舌敝,语不离宗,一连跑了一个来月。

唇竭齿寒

chúnjiéchǐhán

竭,亡也。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竭”通“揭”。《战国策》唇揭者,其齿寒。《注》揭,犹反也。淮南子.说林训》:“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唇竭而齿寒。”《庄子·胠箧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唇枪舌剑

chúnqiāngshéjiàn

舌如剑,唇像枪。形容言辞锋利,像枪剑一样。元·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陈毅《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古文:日内瓦,话重说。换唇枪舌剑,议倾坛席。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在许多唇枪舌剑中,以为那时我发表的所说,倒也不算怎么分析错了的。

唇亡齿寒

chúnwángchǐhán

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宋 文莹《玉壶清话 卷六》:"时虽已下荆楚,孟昶有唇亡齿寒之惧。"

唇吻翕辟

chúnwěnxīpì

辟,打开;翕,合。指嘴唇一张一合。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chún

水边:诗·魏风·伐檀》:“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兮。”临水的山崖。

chún

①专一不杂:纯粹。纯然。单纯。纯金。纯铜。纯正。纯净。纯熟。纯度。②丝:《论语·子罕篇》“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③大:纯嘏(极大的福分)。④人品的美好:纯朴。纯真。纯厚。纯笃。纯洁。纯稚。⑤《淮南子·地形训》里闲九纯,纯丈五尺。《注》纯,量名。《战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纯白

chúnbái

正白无杂色。《尚书大传 卷二》:“山龙纯青,华虫纯黄,作会;宗彝纯黑,藻纯白,火纯赤。”犹纯洁。《庄子·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南朝 宋陆徽《荐朱万嗣表》:“理业冲夷,秉操纯白。”巴金《雨》七:“她有一颗纯白的心。”

纯纯

chúnchún

诚挚貌。《庄子·山木》:“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成玄英疏:“纯纯者材素,常常者混物。”《楚辞·九辩》:“纷纯纯之愿忠兮,妒被离而鄣之。”王逸注:“一作纷忳忳而愿忠。”

纯德

chúndé

纯粹的德行。《国语·郑语》:“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韦昭注:“纯,纯一不驳也。”《淮南子·原道训》:“穆忞隐閔,纯德独存。”高诱注:“纯,不杂糅也。”《晋纪总论》加以朝寡纯德之人,乡乏不贰之老。唐 杨炯《祭汾阴公文》:“惟公含纯德而载诞兮,禀元精而秀出。”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戚同文,宋都之真儒,虽古之纯德者,殆亦罕得。”

纯笃

chúndǔ

纯朴笃实。《后汉书·朱穆传》:“是以虚华盛而忠信微,刻薄稠而纯篤稀。”宋 曾巩《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陈枢资性纯篤,治民为循吏。”《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三》陛下(宋高宗)以其(汤思退)外若纯笃,而不知其中实佞邪,偶因乏人,遂至大用,为相以来,亦三阅岁矣。《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其人忠信纯篤,有受道之器。”清 姚莹《惜抱先生行状》:“姬传蔼然孝弟,践履纯篤,有儒者气象。”

纯队

chúnduì

单一兵种。《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四十九》金州传钧奏:“陇、蜀山川,平陆少而险阻多,两军相遇,或我高而彼下,必须纯用弓弩;狭隘相遇,则纯用干戟。遇有缓急,全队呼索,易于应集。”九月,戊子,诏并依旧纯队。

纯风

chúnfēng

淳美的教化。《晋书·沮渠蒙逊载记》:“纯风所被,八表宅心。”《晋书·乐志下》:“敷以纯风,濯以清波。”《晋书 符坚载纪上》愿陛下则采椽之不琢,鄙琼室而不居,敷纯风于天下,流休范于无穷。

纯嘏

chúngǔ

大福。《诗·小雅·宾之初筵》锡尔纯嘏,子孙其湛。朱熹集传:“嘏,福;湛,乐也。”唐张说《杨君碑》公禀纯嘏之粹灵,渐轨物之名教。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十一天子亲祀郊庙,所以通精诚,逆福釐,生蒸民,阜万物,百王不易之礼也。宜讲求故事,对越以格纯嘏。明 徐渭《鲍府君醮科 之三》尊罍在手,再挹流黄,祝史陈辞,承熙纯嘏。清 李渔《蜃中楼·献寿》与二弟同增纯嘏,并享遐龄。

纯固

chúngù

纯粹坚定。《国语·周语上》:"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韦昭注:"纯,专也;固,一也。"《三国志·魏志·和洽常林等传论》:"常林素业纯固。"《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九》(晁)迥乐易纯固,喜质正经史疑义,标括字类,无一日废学。宋 司马光《上谨习疏》:"以纯固之士为鄙朴而不用,於是风俗日坏,入於偷薄。"

纯厚

chúnhòu

淳厚,淳朴。《史记 孝文本纪》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史记·太史公自序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纯化

chúnhuà

①纯厚的教化。文选·刘琨《劝进表》:“纯化既敷,则率土宅心。”李周翰注:“纯厚敷布,宅居畅通也。言纯厚之化通仁义之风。”②使纯粹完美。

纯谨

chúnjǐn

纯正谨慎。《吕氏春秋·贵当》:“臣非能相人也,能观人之友也,观布衣也,其友皆孝悌纯谨。”宋 王禹偁《荐戚纶上翰林学士钱若水启》:“某有进士同年戚纶者,负文章器识,纯谨君子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八》武胜节度使、驸马都尉吴元扆,纯谨谦逊,在籓镇,有忧民之心,待宾佐以礼,处事畏敬。元 刘祁《归潜志》卷五:“操行纯谨,时人甚重之。”

纯茂

chúnmào

①善美。《汉书·楚孝王刘嚣传》:“夫行纯茂而不显异,则有国者,将何勗哉。”颜师古注:“纯,大也。一曰善也。茂,美也。”《汉书 王莽传》伏念圣德纯茂。《旧唐书·良吏传下·杨瑒》:“沧州人王迥质、瀛州人尹子路、汴州人白履忠,皆经学优长,德行纯茂,堪为后生师范。”《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赵匡胤)诏:“诸州官吏审察民有孝弟彰闻、德行纯茂者,满五千户听举一人;或有奇材异行,不限此数。”宋 陈师道《寄黄充诗》:“黄生后来秀,纯茂静者徒。”②茂盛。 晋 左思《魏都赋》:“南瞻淇澳,则緑竹纯茂。”

纯明

chúnmíng

纯朴贤明。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宋 欧阳修《伏日赠徐焦二生诗》:“徐生纯明白玉璞,焦子皎洁寒泉水。”

纯朴

chúnpǔ

未经砍雕的原木;纯洁质朴。同义词是朴实,《庄子·马蹄》:“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 成玄英 疏:“纯朴,全木也。”《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心无结怨,口无烦言。”《晋书·文帝纪》:“惟公严虔王度,阐济大猷,敦尚纯朴,省繇节用,务穡劝分,九野康乂。”晋 葛洪《抱朴子·明本》:“曩古纯朴,巧伪未萌。”清梁章钜《归田琐记·蔡文恭公》:“公亦知无不言,而纯朴和易,能使人意融。”曹禺《雷雨 第一幕》:“若是你再长久地同他坐一坐,会感到他的气味不是你所想的那样纯朴可喜。”

纯气

chúnqì

纯真之气。《列子·黄帝》:“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智巧果敢之列。’” 张湛注:“至纯至真,即我之性分,非求之於外。” 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仙家説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

纯实

chúnshí

纯良诚实。《庄子·缮性》:“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选择纯实谨愿椎朴之人,勿任以事,惟令掌门阑,备扫除而已。”

纯属骗局

chúnshúpiànjú

纯粹是一个骗局。他的这种做法纯属骗局。

纯素

chúnsù

纯粹而不杂;纯朴。《庄子·刻意》:“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成玄英疏:“纯精素质之道,唯在守神。”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郎中温雅,器识纯素。”吕向注:“纯素,谓与众不杂。”宋 司马光《石昌言哀辞》:“昌言为人纯素忠谨,望之儼然。”

纯孝

chúnxiào

犹至孝。《左传·隐公元年》:“潁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杜预注:“纯,犹篤也。”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遗(陈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上》后征还,遇皇妣寝疾三年,昼夜不离左右,代称纯孝。郁达夫《杂感诗之八》:“天帝若成纯孝愿,祖孙同日上清虚。”

纯阳chúnyáng纯一的阳气。古代以为阴阳二气合成宇宙万物。火为纯阳,水为纯阴。《北堂书钞卷一四九》引 蔡邕《月令章句》:“天有纯阳积刚,运转无穷。”《西游记第九十九回》真个是:一体纯阳喜向阳,阴魔不敢逞强梁。阴阳家以农历四月己巳日为纯阳。《协纪辨方书·义例二·纯阳》:“堪舆经曰:‘四月卦得乾,谓六爻皆阳,阴气已尽,故以己配巳,为纯阳也。’”传说中神仙吕洞宾的别号。亦称“纯阳子”。相传为唐末人,名岩,举进士不第,后隐居终南山,不知所终。《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那位神仙是谁?姓吕名巖,表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从黄粱梦得悟,跟随师父钟离先生,每月在终南山学。”

纯正无邪

chúnzhèngwúxié

邪:不正当。纯洁真挚,没有一点邪念。她是一个纯正无邪的女孩。

纯至

chúnzhì

谓纯真之至。《后汉书·韦彪传》:“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魏书 献文帝拓跋弘纪》聪睿机悟,幼而有济民神武之规,仁孝纯至,礼敬师友。《周书·皇甫遐传》:“遐性纯至,少丧父,事母以孝闻。”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晁文元公天资纯至,年过四十,登第始娶,前此未尝知世事也。”

chún I.

浑然无所知:《庄子·齐物论“众人役役,圣人愚。”II. tún (草木)初生:“春木之兮。”

chún

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面,叶子椭圆形,开暗红色花。茎和叶背面都有黏液,可食。简称“莼”。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莼羹

chún‘gēng

用蓴菜烹制的羹。莼菜做的羹。宋 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词》:“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

莼羹鲈脍

chúngēnglúkuài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晋书 文苑传 张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宋 辛弃疾《沁园春 带湖新居将成》词: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莼鲈之思

chúnlúzhīsī

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陆文夫《姑苏菜艺》:“这位朋友不是因莼鲈之思而归故里,竟然是为了吃青菜而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