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í

蹰:心里犹豫,要走不走的样子,如“蹰不前”。亦作“踟躇”。

踟蹰

chíchú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踟蹰想象。《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鷙鸟休巢,征马踟躕。”《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踟蹰四顾,并不知其何所。遥望苍林中,灯火明灭,疑必村落,竟驰投之。《聊斋志异 柳生》小生所以踟蹰者,以文弱不能从戎,恐益为丈人累耳。《红楼梦 第23回》宝玉那里舍的不拿进园去,踟蹰再三,单把那文理细密的拣了几套进去,放在床顶上,无人时自己密看。

踟蹰不前

踟躇不前

chíchúbùqián

迟疑不决,不敢前进。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陌上桑古辞》:“使君从南业,五马立踟蹰。”老舍《四世同堂》:“他在小庙门外踟躇不前的时候,有几个人在后面跟着他。”

chí I.

指水中的小洲或高地。《诗·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说文》坻,小渚也。《尔雅》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小渚曰沚,小沚曰坻。唐 柳宗元《小石潭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得坻则止。《诗·秦风·蒹葭》宛在水中坻。II.dǐ指山坡、坻颓、地名。①山坡。《埤苍》坻,坂也。坻颓(山崩;山崩之声)地名用字。天津市有宝坻区。III.zhǐ 坻伏,潜藏不出。

chí

蚁卵,古人用白色的蚁卵做酱,供食用。

chí

平:地名,在中国山东省。《清史稿卷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茌平教匪孙上汶等谋逆,捕诛之。

chí

台阶上的空地,亦指台阶:丹(用红漆涂的台阶)。《聊斋志异 鬼哭》城破兵入,扫荡群丑,尸填墀,血至充门而流。《聊斋志异 聂小倩》户外复返,以黄金一锭置褥上。宁(采臣)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吾囊橐!” 《聊斋志异 续黄粱》万鬼群和,声如雷霆。即有巨鬼捽至墀下。 

chí

①鱼等的涎沫:“卜请其而藏之。”参见“龙漦”。②渗流。

chí

①古书上说的一种竹。②古代一种用竹管制成像笛子一样的乐器,有八孔。《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三》时明昌等各执钟、磬、笛、箫、篪、埚、巢笙于御前奏之,曲终,复合奏之,凡三终。

chí

㓾鱼。苏北话“你去把鱼㓾一下!”㓾有削、剖杀的意思。明代四川人李实的《蜀语》中有解释:“破鱼曰㓾”。清代樊腾风的《五方元音》也有类似的解释:“㓾,剖洗鱼也,剥也。”《三遂平妖传》这部小说中更是直接写道:“(酒保)只得替他㓾鱼,落锅煮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