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 | chéng I. | ①骑,坐:乘马。乘车。乘客。乘警。②(文言)驾驭。《孟子·滕文公下》: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庄子·天道》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群之道也。③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xìng)。因利乘便。《资治通鉴 唐纪一》(段)达望见(李)密兵盛,惧而先还,密纵兵乘之,军遂溃,韦津死。宋 柳永《望海潮》:“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④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乘幂(mì)。⑤乘数。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⑥驾也,登也。《诗经·卫风·氓》: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堙:登上小土山。堙:堆成的土山。古代攻城时,积土为山,然后登堙观察城里敌情。公羊高《宋人及楚人平》“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 ⑦姓。II.shèng①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亦可代指马。乘舆。千乘之国。《谷梁传 虞师晋师灭夏阳》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聊斋志异 桓侯》尊乘已有仙骨,非尘世所能驱策。欲市马相易,如何?②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③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 |
乘奔 | chéngbēn | 乘坐奔驰的快马。晋 葛洪《抱朴子·崇教》:“懔乎若跟掛於万仞,慄然有如乘奔以履冰。”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 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前蜀 韦庄《秦妇吟》:“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
乘槎 | chéngchá | 亦作“乘楂”。乘坐竹、木筏。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 |
乘车戴笠 | chéngchēdàilì | 乘:坐,驾;笠:斗笠。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唐·元稹《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启》:昔楚人始交,必有乘车戴笠不忘相揖之誓,诚以为富贵不相忘之难也。 |
乘城 | chéngchéng | ①登城。国语·晋语一:“郤叔虎 将乘城。”韦昭注:“乘,升也。” ②守城。书·陈汤传:“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织,数百人披甲乘城。”颜师古注:“乘谓登之备守也。”《资治通鉴 周纪四》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四》强弩乘城,坚营固守,以待期衰,中国之所长而戎狄之所短也。《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六》兵皆乘城,传檄备警,欢声动地,颇射外人。《资治通鉴 梁纪十八》被围既久,人多身肿气急,死者什八九,乘城者不满四千人,率皆赢喘。《资治通鉴 随纪七》东都兵尚二十余万人,乘城击柝tuò,昼夜不解甲。《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三》安禄山引兵向荥阳,太守崔无拒之;士卒乘城者,闻彭角声,自坠如雨。《新唐书·藩镇传·程日华》:“滔及王武俊皆招日华,不纳,即攻之。日华乘城自固。” ③指所守的城。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列火器楯车兵七万,乘城内外,守御甚具。” |
乘传 | chéngchuán | ①乘坐驿车。传,驿站的马车。《史记 孝文本纪》乃命宋昌参乘,张武等六人乘传诣长安。《汉书·京房传》:“臣出之后,恐必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愿岁尽乘传奏事。”《汉书 王莽传中》牺和置酒士,郡一人,乘传督酒利,禁民不得挟弩铠,徙西海。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 第三折》:“陶士行今日成名,乘传去朝廷保奏,一家儿列鼎重裀。”清 昭槤《啸亭杂录·裘文达公》:“二十一年,王师征伊犂,公面奏军务机宜,纯皇帝大悦,以其才似舒文襄,即赐御衣冠,乘传至巴里坤传宣圣意。”《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一》丁丑,(赵光义)遣枢密直学士张齐贤乘传诣白马津,用太牢加璧以祭。②古代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史记·田儋列传》:“田横迺与其客二人乘传诣雒阳。”裴骃 集解引如淳曰:“四马下足为乘传。”《汉书·文帝纪》:“乃令宋昌驂乘,张武等六人乘六乘传诣长安 。”③泛指使车。《清史稿·礼志十》:“若朝贡诸国无子嗣位……礼部奏遣正、副使各一人持节往封,特赐一品麒麟服以重其行。行日,工部给旗仗,兵部给乘传。” |
乘肥衣轻 | chéngféiyìqīng | 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杜子春》:“乘肥衣轻,会酒徒,征丝管。” |
乘风 | chéngfēng | 顺风;凭借风力。乘风向法国驶去。《南史·宗悫传》宗悫què少年时胸怀大志,曾对叔父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宋 张孝祥《水调歌头 和庞佑父》:“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宋 辛弃疾《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淑潜赋》:“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乘风破浪 | chéngfēngpòlàng | 指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乘:趁着、借着;破:冲开),形容发展迅猛,也比喻志趣远大,勇往直前。南朝梁·沈约《宋书·宗悫传》悫(què)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简化为成语“乘风破浪”。茅盾《子夜》:“轮船在乘风破浪,车在驶过原野。”焦祖尧《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有的人理解它,懂得它,于是跳进生活的激流,乘风破浪,奋勇前进。”郭沫若《巫峽的回憶》詩:“我如今就好像囚在了群峭環繞的峽中——但只要我一出了夔門,我便要乘風破浪。”亦“破浪乘风”。 |
乘风兴浪 | chéngfēngxīnglàng | 谓趁机挑起事端。清·容闳《西学东渐记》第十九章:“吴监督子登闻之,遂又乘风兴浪,思设法以破坏此留学事务所。” |
乘风转舵 | chéngfēngzhuǎnduò | 谓顺随情势改变态度。邹韬奋《萍踪忆语》二一:“投机主义蜊是最善于乘风转舵的。” |
乘桴 | chéngfú | 乘坐竹木小筏。《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羈旅辽东三十餘年。”后用以指避世。唐 王维《济上四贤咏》:“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宋 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梁启超《澳亚归舟杂兴诗》:“乘桴岂是先生志,衔石应怜后死心。” |
乘桴浮海 | chéngfúfúhǎi | 桴:用竹、木编结成的小筏子。坐在小木排上在海上漂浮,指隐逸。《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 |
乘高决水 | chénggāojuéshuǐ | 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宋·司马光《言为治所先上殿札子》陛下诚能行此二者……后日之政,如顺风吹毛,乘高决水,可以不劳而成功者。《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进攻三江寨,寨据隘乘高,不可近,乃连兵环之。 |
乘化 | chénghuà | 顺随自然。化,造化。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復奚疑。”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五》:“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宋 苏轼《百步洪诗之一》:“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愈新罗。” |
乘黄 | chénghuáng | ①传说中的异兽名。《山海经·海外西经》:“(白氏之国)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郭璞注:“即飞黄也。”②传说中的神马名。《管子·小匡》:“地出乘黄。”尹知章注:“乘黄,神马也。”后用以指御马。《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李彪)坐舆禁省,私取官材,輒驾乘黄,无所惮慑。”胡三省 注:“乘黄,御马也。”唐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③泛指良马。明 何孟春《馀冬序录摘抄卷五》:“番饶马而无茶,故中国得以摘山之利易彼乘黄。”④四匹黄色的马。《诗·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黄。”毛传:“四马皆黄。”《礼记·杂记上》:“陈乘黄大路於中庭。”孔颖达疏:“陈四黄之马於大路之西。” |
乘机打劫 | chéngjīdǎjié | 谓利用机会掠夺钱财。你不能乘机打劫国有财产。清·张少南《临安旬制记》引明·王思任《诛马士英疏》:“以至文选职方,乘机打劫。” |
乘坚策肥 | chéngjiāncèféi | 乘坚车而策肥马。比喻富贵奢华。西汉 晁错《论贵粟疏》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
乘间 | chéngjiàn | 利用机会;趁空子。《汉书·赵充国传》:“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虏得乘间之势。”《后汉书·苏竟传》:“王氏虽乘间偷篡,而终婴大戮。”《资治通鉴 晋纪五》及至周室失统,诸侯专征,封疆不固,利害异心,戎、狄乘间,得入中国…《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七》臣裕北讨,众并不同,唯臣赞裕行计,致使强贼乘间,社稷危逼,臣之罪也。宋 陈亮《廷对》:“小人乘间而肆言以为公,力抵以为直,陛下亦不能不惑之矣。”《隋唐演义 第九六回》:“李泌本不乐仕进,久有去志,因乘间乞身道:‘臣已略报圣恩,今请仍许作闲人。’” |
乘间抵隙 乘间伺隙 乘间投隙 | chéngjiāndǐxì chéngjiānsìxì | 趁机钻空子。挑拨离间。 宋·辛弃疾《九议之一》:“然而特怵于天下之士不乐于吾之说,故切切然议之,遂使小人乘间投隙,持一偏可喜之论以媒己私利。”宋·王谠《唐语林·言语》:“或恐诸王公主,谒见频频,乘间伺隙;复恐女谒用事,臣下阴谋。”清·张廷玉《明史·徐文华传》万一防闲阔略,不幸有李园,吕不韦之徒乘间投隙,岂细故哉。清·黄遵宪《驳革命书》:“于是浮浪之士,失职这徒,乘间抵隙。”《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两周年对时局的宣言》他们暗藏于抗战阵营中,乘间抵隙,便利私图,呼朋引类,施其魔力。 |
乘劳 | chéngláo | 谓利用敌方疲劳的时机。三国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今贼适疲於西,又务於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
乘利席胜 | chénglìxíshèng | 凭借着胜利的形势。《汉书·蒯通传》:“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荥阳乘利席胜,威震天下。”颜师古注:“席,因也,若人之在席上。” |
乘凉 | chéngliáng | 趁着凉爽的时候。为避热而在阴凉处歇息。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
乘龙快婿 | chénglóngkuàixù | 称意的女婿好比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现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汉·刘向《列仙 卷上》: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风鸣。居数年,吹似风声,风凰来止其屋。公为作风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日,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风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魏书·刘昞传》:“……昞遂奋衣来坐,神志肃然,曰:‘向闻先生欲求快女婿,昞其人也。’瑀遂以女妻之。”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一○出》:“待做这乘龙快婿,骐骥才郎,少的驷马高车。”峻青《海啸 第三章》:“实际上,谁也不知道他申家大院里什么时候有了这幺一个威风凛凛的乘龙快婿。” |
乘龙配凤 | chénglóngpèifèng | 比喻得佳偶,结良缘。柳琴戏《状元打更》:“沈文素呀!沈文素!你蟾宫折桂,莫大还有乘龙配凤的好运么?” |
乘鸾跨凤 | chéngluánkuàfèng | 乘鸾:求得佳偶。比喻结成美好的佳偶。清·李渔《慎鸾交·债饵》:“只留下伊行笔踪就不怕事成空,准备着乘鸾跨凤。”清 李渔《慎鸾交 债饵》……只留下伊行笔踪就不怕事成空,准备着乘鸾跨凤。 |
乘马 | chéngmǎ | ①驾马,用马驾车。②犹运筹。谓经济谋划。③复姓。有乘马絺。④四匹马拉的车。戎路乘马。⑤指四匹马。 |
乘门 | chéngmén | 指和尚。 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释教》:“僧曰乘门。”有福方登三宝地 无缘难入一乘门 |
乘骑 | chéngqí | ①骑马。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习五兵,便乘骑,正可称武夫尔。②乘坐。 |
乘其不备 | chéngqíbùbèi | 乘:趁。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去侵害对方。明·郭勋《英烈传》第五十三回:“我们不如同众将暗去劫营,这是乘其不备,必可生擒徐达矣。”郁达夫《回忆鲁迅》:“他就迅速地整理行囊,乘其不备,而离开了广州。” |
乘轻驱肥 | chéngqīngqūféi | 同“乘坚策肥”。《晋书·傅咸传》:“古者大夫乃不徒行,今之贱隶乘轻驱肥。” |
乘热打铁 | chéngrèdǎtiě | 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做事就要乘热打铁。老舍《四世同堂》:“他觉得老大实在有可爱的地方;于是,他决定乘热打铁,把话都说净。”同“趁热打铁”。 |
乘人 | chéngrén | ①欺侮人。《国语·周语中》:“佻天不祥,乘人不义。”韦昭注:“乘,陵也。”《庄子·人间世》:“若唯无詔,王公必将乘人,而鬭其捷。”《庄子·天地》彼(啮缺)且乘人而无天。②谓用人牵引灵车。《礼记·杂记上》:“士丧有与天子同者三:其终夜燎,及乘人专道而行。”郑玄注:“乘人,谓使人执引也。”孔颖达疏:“谓人引车不用马也。”③乘坐的人。何其芳《画梦录·黄昏》:“一乘古旧的黑色马车,空无乘人,纡徐地从我身侧走过。” |
乘人不备 | chéngrénbùbèi | 乘:趁着。趁着别人没有防备干某事。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十二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她决定第二天乘人不备时去上一次坟。” |
乘人之危 | chéngrénzhīwēi | 趁别人危难之时,去要挟或打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乘:趁着。危:危险,灾难)。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盖勋传》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成语“乘人之危”即出自于此。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乘人之危,非仁也;取人之怒,非智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三八回》:“你救命之恩本是可感,若然乘人之危,逼勒起来,真与强盗无异,还说谢礼做甚!”杨沫《青春之歌》:“你别老对我讲这些啦,你再说,我真怀疑你是乘人之危。” |
乘塞 | chéngsāi | 守卫边疆要塞。《史记 高祖本纪》兴关内卒乘塞。《汉书·匈奴传下》:“今罢乘塞,则生嫚易分争之渐。”颜师古注:“乘塞,登之而守也。嫚易犹相欺侮也。”《新唐书·陈子昂传》:“西老千里赢粮,北丁十五乘塞。”《资治通鉴 汉纪二》汉王收诸侯,还守成皋、荥阳,下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徼乘塞。 |
乘胜前进 | chéngshèngqiánjìn | 在取得胜利的时候继续往前进,以便取得更大的胜利。 |
乘胜逐北 | chéngshèngzhúběi | 趁著胜利时攻击溃散败逃的敌军。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楚起於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西汉·刘向《战国策·中山策》: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汉书.卷一.高帝纪下》:上从晋阳连战,乘胜逐北,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后汉书·宋俊传》:“乘胜逐北数十里,斩首万余级。”《周书.卷一六.独孤信传》:贼不虞信兵之至,望风奔溃,乘胜逐北,径至城下,贼并出降。 |
乘胜追击 | chéngshèngzhuījī | 乘:趁着。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追击敌人,扩大战果。《新编五代史评话 梁史卷上》:“李思安跃马交斗,经二十余合,思安拽枪徉败,退去。单可及乘胜追击。王朔《痴人》:“她很明显对你有好感,你只要乘胜追击……她看得出是个很不错的姑娘。” |
乘时 | chéngshí | 乘机;趁势。晋 左思《吴都赋》:“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宋史·王晏传》:“今契丹南侵,天下汹汹,英雄豪杰固当乘时自奋。”《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其(王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续资治通鉴 元纪四》有司官吏以采室女,乘时害民,如令大郡岁取三人,小郡二人,择其可者,厚赐其父母,否则遣还为宜。明 归有光《沧浪亭记》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鲁迅《三闲集·“皇医学”》:“日本人汤本求真做的皇医学译本也将乘时出版。” |
乘势 | chéngshì | 趁着势头。《孟子·公孙丑上》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史记 项羽本纪》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宋 苏轼《留侯论》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
乘时乘势 | chéngshíchéngshì | 指人应趁着机会、时势,做一番事业。年青人要乘时乘势、不失时机地成就大业。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
乘埶 | chéngshì | 同“乘势”。乘机,趁势;乘着一定的势头。《史记 项羽本纪》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 |
乘田 | chéngtián | 春秋时鲁国主管畜牧的小吏。《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乘田矣。”赵岐注:“乘田,苑囿之吏也,主六畜之芻牧者也。”后用以指小吏。唐 韩愈《争臣论》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宋 王安石《寄曾子固诗》:“脱身负米将求志,戮力乘田岂为名?” |
乘危 | chéngwēi | 登上或踏上危险之地,犹言冒险。《管子·禁藏》:“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陆贾《新语·辅政》:“是以圣人居高处上,则以仁义为巢;乘危履倾,则以圣贤为杖。” 唐 吴兢《贞观政要·论畋猎》:“圣主不乘危,不徼幸。”金 元好问《赞皇郡太君墓铭》:“夫人戒之曰:‘从仕之暇,宜读书养性,鞍马间乘危蹈险,非书生之事。’”《资治通鉴 汉纪十八》兵出,乘危徼幸 |
乘伪行诈 | chéngwěixíngzhà | 指弄虚作假。乘伪行诈的行为不光彩。汉·刘向《列女传·母仪》:“夫伐功施劳,鲜能布仁;乘伪行诈,莫能久长。” |
乘屋 | chéngwū | ①修盖房屋。《诗·豳风·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郑玄注:“亟,急;乘,治也。十月定星将中,急当治野庐之屋。”马瑞辰通释:“乘屋,谓覆盖其屋。”②登上屋顶。《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众皆争为死,童儿女子亦乘屋攘袂,投甎石以御周军。”明 刘基《郁离子·玄豹》:“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清 谈迁《北游录·纪邮下》:“定国乘屋矛刺杰死,侍儿隃垣坠城下。” |
乘物 | chéngwù | 驾驭事物。《庄子·人间世》:“且夫乘物以游心,託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清 姚鼐《次橿亭韵寄张安履》:“小夫每自私,乘物以智宰。” |
乘物以游心 | chéngwùyǐyóuxīn | 所谓“乘物”,就是驾驭自然规律、知识思想和法则;只有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才能够“游心”——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庄子·人间世》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超然世外,欲乘物以游心,逍遥驰骋,必先了悟宇宙之真谛,才能至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下百川,因容而深邃之境界。 |
乘隙 | chéngxì | 钻空子,利用漏洞。乘隙猛攻。趁着机会。乘隙而入。《红楼梦 第五十八回》两处下人无了正经头绪,也都偷安,或乘隙结党,与暂权执事者窃弄威福。宋 苏轼《晁错论》奸臣得以乘其隙,(晁)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
乘隙捣虚 | chéngxìdǎoxū | 趁空子,攻虚弱。金·王若虚《送王士衡赴举序》:“恐乘隙捣虚,瑕者毕坚,而胜负之势未可料也。” |
乘隙而入 | chéngxìérrù | 趁着其空虚而侵入。我们要严加防范,防止敌人乘隙而入。明 刘基《郁离子 麋虎》:“间不自入,乘隙而入。” |
乘罅 | chéngxià | 利用机会;钻空子。《新唐书·裴度传》:"程异、皇甫镈以言财赋幸,俄得宰相。度三上书极论不可,帝不纳。自上印,又不听。纤人始得乘罅。"《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七》又造云梯,施大轮,以革冒之,乘罅推以叩垒,将士出钩竿拄之,使不得进,近者以钩矛取之,发火焚梯,敌数引却。明 焦竑《玉堂丛语·器量》一日公出,中人令刺客杂其中,将乘罅贼之。参见"乘隙"。 |
乘衅 | chéngxìn | 利用机会,趁空子。《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晋书·文帝纪》:“是以段谷之战,乘衅大捷。”《宋书 本纪武帝上》:“逆臣桓玄,乘衅纵慝,穷凶恣虐,滔天猾夏。”《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上》荆、郢群蛮乘衅作乱,命亳州总管贺若谊讨平之。宋 梅尧臣《花娘歌》:“官私乘衅作威稜,督促仓惶去閭里。”金 元好问《曹南商氏千秋录》:“夏人乘衅入寇,公率领蕃部土豪守御应敌,保以无虞。” |
乘兴 | chéngxìng | 乘着一时高兴。唐 杜甫《有客》诗:“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唐 李商隐《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宋 秦观《行香子 树绕村庄》:“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
乘兴而来 兴尽而返 | chéngxìngérlái xìngjìn'érfǎn | 指趁着高兴便做某事,没有兴致或兴致已过便停止;形容人做事随心所欲,不循规蹈矩。《晋书·列传第五十》(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
乘虚迭出 | chéngxūdiéchū | 虚:空虚、弱点。迭:屡次。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三国志·袁绍传》:“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
乘虚而入 | chéngxū'érrù | 原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泛指向空虚或虚弱的地方侵入。西晋·陈寿《三国志·刘晔传》勋问其故,对曰:“上缭虽小,城坚池深,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矣。”后人据此典故提炼出“乘虚而入”这个成语。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若各存意见,不能和睦,是自己先孤了,别人安得不乘虚而入。 |
乘墉 | chéngyōng | 登上城墙。谓守卫疆域。文选·虞羲《咏霍将军北伐 诗》:"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乘墉挥宝剑,蔽日引高旍。"李善注引杜预 《左氏传》注:"乘,登也。"吕向注:"墉,城墙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四》丙戌,辽师抵瀛州城下,昼夜攻城,击鼓伐木之声,闻于四面,大设攻具,使奚人负版乘墉而上。清 梁信芳《重阳前四月山响楼凭眺书怀》诗:"水犀岂有乘墉智,一旅西来竟问津。" |
乘舆 | chengyu I. | 坐车子。《吕氏春秋·不屈》:“惠子易衣变冠,乘舆而走,几不出乎魏境。”《晋书 宣帝纪》冬十二月,天子诏帝朝会乘舆升殿。《晋书·王忱传》:“玄尝诣忱,通人未出,乘轝直进。”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石头等既疲倦,俄而乘舆回。”II.参见shèngyú。 |
乘月 | chéngyuè | 趁着月光。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乘运 | chéngyùn | 趁着好的时运。晋 陆机《赠弟士龙诗之四》:“王师乘运,席江卷湘。”《宋书 本纪武帝上》晋室微弱,民望久移,乘运禅代,有何不可!唐 李白《古风之一》:“羣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唐 韩愈《孟郊城南联句》:“巨细各乘运,湍潿亦腾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