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廁 | cè I. | ①大小便处:厕所。②古同“侧”,旁边。上踞厕视之。《汉书·汲黯传》注:厕,床边侧也。"《汉书·刘向传》居霸陵,北临厕。注:"厕,侧近水也。"③引申指“参与、混杂在里面”。如:厕身(谦辞,指参与某一部门工作);杂厕(混杂)。④列。晋 刘琨《劝进表》况臣等荷宠三世,位厕鼎司,闻问震惶,精爽飞越,且惊且惋,五情无主,举哀朔垂,上下泣血。II.cì参与,混杂在里面:厕身(谦辞,指参与某一部门工作)。杂厕(混杂)。《广雅·释言》:"厕,间也。"《玉篇·广部》:"厕,杂也,次也。"厕足其间:插足到那里边。指参与了某件事。《史记·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六》君子非不见贵,然小人亦得厕其间。《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君失其道,责见于天,其咎在内庭窃干外政,小人显厕君子,名实混淆。III.si厕所:①在茅厕中读"si"。如“茅厕”(máosi);厕所。②用于口语,参与,混杂在里面:厕身(谦辞,指参与某一部门工作)。杂厕(混杂)。 |
厕筹 | cèchóu | 大便后用以拭秽(揩屁股)之木竹小片。《北史·齐纪中·文宣帝》:“虽以杨愔为宰辅,使进厕筹。”明 陶宗仪《辍耕录·厕筹》:“今寺观削木为筹,置溷圊hùnqīng(厕所)中,名曰厕筹。” |
厕迹 | cèjì | 亦作“厕跡”。插足,置身。南齐书·刘瓛传:“既习此岁久,又齿长疾侵,岂宜摄斋河閒之听,厕迹东平之僚?”《资治通鉴 梁纪二》但以去州既远,不获仕进,至于州纲,无由厕迹,是以郁怏,多生异图。《新唐书·高俭窦威传赞》:“高竇虽缘外戚姻家,然自以才猷结天子,厕跡名臣,垂荣无穷。”金 王若虚《赵州齐参谋新修悟真庵记》:“虽不足与闻玄理,厕迹羽流,而杖履往来,陪君为方外之友,庶无愧焉。” |
厕身 | cèshēn | (谦辞,指参与某一部门工作)置身。明 夏完淳刘文学感遇诗:“厕身西掖垣,勗哉慎无过。”《资治通鉴 晋纪二》(邵)畴厕身本郡,位极朝右,以之语,本非事实清 龙启瑞致曾涤笙侍郎书:“某虽不才,盖亦厕身士林,略知大义。” |
厕身其间 | cèshēnqíjiān | 指某件事自己参与在内。你们处理吧,我不想厕身其间。 |
厕足 | cèzú | ①指“容足之地”之外的地方,即可视为“足侧”的倒装(“廁”通“侧”) 《庄子.外物》: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②置足,参与;进入某领域。 |
厕足其间 | cèzúqíjiān | 厕足:插足。在里面插一脚。鲁迅《月界旅行辩言》:“绝无一女子厕足其间,而仍光怪陆离,不感寂寞,大为超俗。” |
䜺 | cè | 碾碎了的豆子,用来做糕点或熬粥等。磨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