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宾务实”源自《庄子·逍遥游》,说是尧年纪大了,想把王位让给许由,许由推辞不干,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意思是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好了,而我再接替你,我岂不是为名而来吗?名,是依附于实的客体,我难道要做有名无实的客体吗?”

到了宋代,奉宋太宗之命,组织了12个作家团队,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藏﹑道经等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完成了一部大作。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所以叫做《太平广记》。其中《卷第三百五十 鬼三十五》中的“浮梁张令”讲的是浮梁的张姓县令,花重金到阴间打通关节开后门企图延年益寿。仙官刘刚看完张县令托关系写来的书信,谓令曰:“大凡世人之寿,皆可至百岁。而以喜怒哀乐,汩没gǔmò心源;爱恶嗜欲,伐生之根。而又扬己之能,掩彼之长,颠倒方寸,顷刻万变。神倦思怠,难全天和。如彼淡泉,汩于五味,欲致不坏,甚可得乎?勉导归途,无堕吾教。”,意思是说“大致世人的寿命,都可活到百岁,然而人因为有喜怒哀乐之情,弄乱了人的心性,爱和恨的嗜好和欲望,斩断了生命的根源。宣扬夸大自己的本领、而掩盖他人的长处,扰乱心性,顷刻万变。就会使人的精神疲乏、倦怠。天时虽和,也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就象甘美的泉水,投进五味,甘美的泉水仍不改变味道,难道可能吗?所以我勉励你回归正道,不要忘记我的教诲。”

清朝满洲人和邦额非怪不录,写了本《夜谭随录》,其中有一篇“宋秀才”,他迍踬zhūn zhì(困屯挫折)名场,感世情淡泊,即逐名不顺,觉得世态炎凉,与道士探求长生之术,道士曰:人世乌得有长生,君能去宾务实,即长生之道也。君不闻刘纲之言乎?大凡人寿皆可至百年,而以七情六欲,伐根竭源,颠倒方寸,顷刻万变,神倦思怠,难全天和。譬彼淡泉,汩于五味,欲致不坏,甚可得乎?君未尝知此,何处得长生!

这位道士引用了庄子的“去宾务实”,对《太平广记》中仙官刘刚的话进行了一些改写,大意相同。长生即寿命很长,说永久存在那是妄想,古人若能活百年就是长生了。不能长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图名不实,对七情六欲不加控制,任其泛滥,断了生命的根源,精神疲乏,思维倦怠,元气大伤。就如清淡的泉水里投入了五味,不可能保持原样一般。

“实”和“宾”的关系,就是“实”和“名”的关系,古人使用一个“宾”字,就清楚地表明了 “实”是主人,“名”是宾客,“实”和“名”的关系就是主宾关系,如果关系颠倒,就是“名不副实”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求名不务实,就难免虚荣,而虚荣就颠倒“实”和“宾”即“实”和“名”的关系,就是图名不实,对七情六欲不加控制,任其泛滥,断了生命的根源,就要缩短生命的长度。去宾务实确是长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