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悖论?简单说来就是似是而非,是非而是。这是因为世界上任何好东西超量了就可能变成坏东西而对人造成伤害。水是生命之源,喝一杯水是你的需要,但要在很短时间内喝一桶水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英语有一句谚语You can hav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说的就是好东西不能太多。昔时贤文有一句“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下雪天,学生们迟到了。一个主张宽松的校长认为情有可原,进而免除记录,不让批评。另一位以严格著称的校长要求照样入账,与平时迟到同等对待。你说哪一个校长正确呢?要两位校长进行辩论的话,一定是各有各的理由,谁也别想说服谁。

很多人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作至理名言,其实过了头也不是好东西了。不少人操心过度,过去的事情丢不掉,未来的事情挂心头,整天心事重重,难以解脱,就需要记住这条名言:“前念勿滞,后念不迎,克念作圣”,这才是对症下药。美国有一位实业家忠告年轻人不要过度规划未来不无道理。

有的人不懂世界上有悖论存在,自己认准的事情就坚决死守,没有一点灵活性,不懂得“条条大道通罗马”的简单道理,自我规定所谓“底线”,“原则”,甚至“禁区”等。这类人就比较难处了,显得比较死板,很不随意,别人做事他(她)不放心,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如此这般自己也一定会搞的身心疲惫。这类人在处理家长礼短的时候,一丁点事都要较真,理由显得十分充足,互不礼让,难免夫妻关系紧张,家庭气氛不和。

那些不懂的悖论奥秘的人往往对别人的错误采用不依不饶的方式。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恕为上”,但他(她)牢牢记住的箴言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认为“宽恕了别人就是宽恕了自己”是一种谬论,只有狠狠地进行反击心头才能充满愉悦。殊不知,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种过错。心理学家在这方面早有调查研究,宽容以待别人的时候,往往会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例如减少自己烦躁、绝望和紧张等情绪。(Reports of forgiveness of themselves and others wer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cluding feelings of restlessness, hopelessness and nervousness.)对于悖论的理解与应用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年轻人血气方刚,气性难容,需要时间和实践的历练。心理学家的结论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宽容之心是不一样的,其对健康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There are age differences in some forms of forgiveness and in their relationship to health.)对于年轻人不能自觉的应用悖论不要有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回想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容忍之心要经过锤炼方能真正拥有。

知道悖论奥秘的人往往采用非常宽容的态度,事事不必那么较真,就像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之间照样可以和平共处。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科学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自然发展定律,君不知在美国这么一个科学普及程度极高的国度里,相信进化论的人数不到人口的一半(In the United States, public opin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less than half the population believes in evolution.),如果要来一个全民公决的话,相信这一科学的人还是少数派呢。

回到本文起始的两个校长的例子。如果那个以严格著称的校长头一天听到了要下雪的天气预报,为了锻炼学生严守纪律的品行,提前向学生打招呼,要求大家考虑到下雪会影响走路的速度,提前离家上学,保证像平常一样及时到校上课。这样的严格就更加合理和被人接受。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单纯较真需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