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 zǒu | ①行:走路。走步。作及物动词表示撵走,败走。《晋书 文帝纪》三年春正月壬寅,(诸葛)诞、(文)钦等出攻长围,诸军逆击,走之。②往来:走亲戚。③移动:走向(延伸的方向),趋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唐 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④往来运送:走信。走私。⑤离去:走开。刚走。出走。⑥经过:走账。走内线。走后门。⑦透漏出去,超越范围:走气(漏气)。⑧失去原样:走形。走样。⑨古代指奔跑:走马。不胫而走。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⑩仆人,“我”的谦辞: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 |
走伻 | zǒubēng | 派遣仆从。《聊斋志异 丁前溪》走伻招诸博徒,使杨坐而乞头,终夜得百金,乃送之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公子沾沾自喜,走伻来邀生饮。” 清 梁章钜《归田琐记·家居》:“诸大吏有辱驾问讯者,无不欵接,而从不敢登门谢步,但走伻以一刺相报而已。” |
走方 | zǒufāng | 犹言走江湖。《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他自幼行善,利人济物,兼之慕仙好道,整千贯价布施。若遇个云游道士,方外全真,叩留至家中供养,学些丹术,讲些内养。谁想那班人都是走方光棍,一味説骗钱财,何曾有真实学问!”《醒世姻缘传第六一回》:“又兼邓蒲风走方上的人,有两个上好奇妙的春方。” 鲍昌《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二章》:“他结交了一个走方看病的老道韩二瞎子。” |
走方郎中 | lángzhōng | 串村走巷行医的江湖医生。《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请是请过一个走方郎中瞧过,亦要什么十五块钱包医。”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二十》:“你主张请新医而你父亲却相信旧医,你的母亲又去求教符水草药的走方郎中。”陆文夫《牌坊的故事》:“慢慢地就懂得了药性,做起走方郎中来。成年挑着担子,摇着串铃,四处寻师访友,为人治病。”亦省称“走郎中”。杨纤如《伞第十四章》:“其余像摇拨浪鼓卖花粉头绳的,走郎中看病的,都曾留过心,总是不像。” |
走伏无地 | zǒufúwúdì | 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蹊路断绝,走伏无地。” |
走花溜水 | zǒuhuāliūbīng | 比喻吹牛,说大话。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4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水的胡缠。” |
走火入魔 | zǒuhuǒrùmó | 走火:过头。对某种事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后来妙玉观棋听琴,走火入魔;宝玉抛了通灵玉,着了红袈裟,回头是岸。”余秋雨《文化敏感带》:“中国文化的这一部分已经敏感到走火入魔的地步,背离了常情常理,失去了最基本的逻辑控制。” |
走集 | zǒují | ①边界要塞;交通要冲。《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正其疆埸,修其土田,险其走集,亲其民人。”杜预注:“走集,边竟之垒壁。”唐 王翰《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不惮炎蒸苦,亲尝走集赊。”宋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跋》:“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澠之阻,当秦瀧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②聚集。明 汤显祖《答沉湛源》:“冠履走集,贤声易翔。”清 褚人穫《坚瓠四集·扬州》:“隋唐以后之扬州,秦以前之邯郸,皆大贾走集,笙歌粉黛繁华之地。” |
走斝传觞 走斝飞觴 | zǒujiǎchuánshāng zǒujiǎfēishāng | 斝、觞,酒器。指欢宴畅饮。元·张可久《寨儿令·秋日宫词》:“泛羽流商,走斝飞觞。”《西游记》第三回:“日逐讲文论武,走斝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 |
走柬 | zǒujiǎn | 传信、送信。 清 陈皋谟《笑倒·借牛》:“有走柬借牛于富翁者。富翁方对客,讳不识字,伪启缄视之,对曰:‘知道了,少停我自来也。《夜谭随录》崔秀才:刘以为然,复走柬以干之。 |
走马 | zǒumǎ | ①骑马疾走;驰逐。《诗·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王先谦集疏:“玉篇·走部:‘趣,遽也。诗曰:“来朝趣马。”言早且疾也。’知韩‘走’作‘趣’。”唐 杜甫《去秋行》:“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唐 李商隐《无题》:“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②良马,善走的马。《老子》:“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尸子》:“买马不论足力,而以白黑为仪,必无走马矣。”《汉书·燕剌王刘旦传》:“旦遣孙纵之 等前后十余辈,多赍金宝走马,赂遗盖主 。”颜师古注:“走马,马之善走者。”孙犁《风云初记九》:“再不就叫他们备上一匹走马,脚手不沾地,就送你到了 高阳城 。”③指驰马禀报军情或传递文书之人。唐 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不闻有一人援桴鼓誓众而前者,但日令走马来求赏给,助寇为声势而已。” 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七》:“(李)应机至州,未几,有走马入奏事。”④比喻时间短暂。元 商衟《玉抱肚曲》:“更做道走马儿恩情,甚前时聚会,昨宵饮宴,今朝祖送,来日离别。”⑤比喻匆促;快速。《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十三妹在黑风岗 能仁古刹救了公子的性命,全了张金凤的贞节,走马联姻,立刻就把张金凤 许配公子。”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我们因为走马游山,前后只有三日工夫好费。还要包括出发和到着的日期在内,所以,许多风景都只能割爱。” |
走马赴任 | zǒumǎfùrèn | 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先以陈公走马赴任,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四章:“张照走马赴任,未过几月,雍正那边便骑鹤西去。” |
走马观花 走马看花 | zǒumǎguānhuā zǒumǎkànhuā |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马上就进考场了,他只得走马观花地翻了一遍课本。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 |
走马上任 | zǒumǎshàngrèn | 官员到职上任。指开始担任某项职务。五代 孙光宪《北梦琐言》:“车驾必谋幸蜀,先以称公走马赴任。”郭沫若《少年时代 反正前后》你看他那种走马上任的神气,你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位全然不懂教育的外行乃至老腐败。 |
走马章台 | zǒumǎzhāngtái | 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间。《汉书·张敞传》:“然倘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我不曾流水出天台,你怎么走马到章台。 |
走免 | zǒumiǎn | 逃脱。《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二》宁朔将军邓启方、南阳太守闾丘羡将兵二万击南燕,与南燕中军将军(慕容)法、抚军将军(慕容)和战于管城,启方等兵败,单骑走免。唐 韩愈《乌氏庙碑铭》:“思明复叛,尚书与兄承恩谋杀之,事发,族夷,尚书独走免。”蔡东藩《唐史通俗演义第九二回》:“李系不敢出战,吓做一团,巢即日攻陷,大杀戍兵,独系跳身走免。” |
走南闯北 | zǒunánchuǎngběi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他自小走南闯北,见过许多大世面。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
走匿 | zǒunì | 逃走躲避。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僧继晓者,始以淫术欺誑楚府,事败走匿京师。”蔡东藩《唐史通俗演义第十六回》:“頡利闻了消息,走匿荒谷。”《笑林广记 江心赋》有富翁同友远出,泊舟江中,偶上岸散步,见壁间题“江心赋”三字,错认“赋”字为“贼”字,惊欲走匿。 |
走肉行尸 | zǒuròuxíngshī |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郭沫若《论节奏》:“在寻常人看来,甚么东西都是死的,连活着的东西都是死的,因为他自己只是一个走肉行尸。” |
走使 | zǒushǐ | ①使唤、差遣。走使丫鬟。亦谓供奔走差遣或递送文书。文选·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三国吴 薛综注:“走,公子自称走使之人。如今言僕矣。”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安禄山初为张韩公帐下走使之吏。”《初刻拍案惊奇 卷二九》:“张妈妈叫着一个走使的家人,写了备细书一封,打发他到湖北去通张忠父知道,商量寻个方便。”②仆役。唐 杜甫《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姑遂易子之地以安我,我用是存,而姑之子卒。后乃知之於走使。”章炳麟《印度独立方法》:“罢工者人人相约不为英吉利用,虽巵人走使,皆去不顾。则工商仕官之徒,一切坐困。” |
走兽 | zǒushòu | 泛指兽类。飞禽走兽。《孟子·公孙丑上》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 |
走死 | zǒusǐ | 逃亡他乡而死。《明史 卷一》秋九月,元兵复徐州,李二走死,彭大、赵均用奔濠,德崖等纳之。 |
走投无路 | zǒutóuwúlù | 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明朝末年,李自成率大军打到北京城外,崇祯召来太监曹化淳及几个大臣来商量对策,由于国库空虚,叫大臣及富商出银子组建军队对抗义军。大臣们个个不愿出钱出力,崇祯走投无路,只好杀妻杀子,然后自己到景山上吊自杀。 |
走为上计 | zǒuwèishàngjì | 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第三十六计。《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却才宋押司也教我们走为上计,却是走那里去好?” |
走无常 | zǒuwúcháng | 旧时迷信,谓活人到阴间当差,事讫放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棋鬼》:“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聊斋志异 梦狼》丁素走无常。谈次,翁辄问以冥事,丁对语涉幻;翁不深信,但微哂之。 |
走野 | zǒuyě | 指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又且丈夫心下不喜,未免私房走野。 |
走作 | zǒuzuò | ①生事,起衅。②越规;放逸。③引申为出岔子、出纰漏。④犹言移位。走样,变样。《笑林广记 走作》店主曰:“方才秀才官人说‘像我’,是酸意了。你也说‘像我’,此是为何?”女子曰:“无他,只是有些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