驺騶 | zōu | ①古代养马的人(兼管驾车):驺卒。②古代贵族的骑马的侍从:驺从。驺骑。《资治通鉴 齐纪二》(中书郎王融)捶车壁叹曰:“车前无八驺,何得称丈夫!”《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温叟常晚过明德门西阙前,帝(宋太祖赵匡胤)方与中黄门数人登楼,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依常而过。《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五》及驾还,(王)旦家子弟皆迎于郊,忽闻后有驺呵声,回视,乃旦也,皆大惊。参见“鸣驺”。参见“臧聚zāngjù”。 |
驺从 | zōucóng | 古代贵族、官员出行时的骑马侍从。驺从纷沓。《聊斋志异 雹神》怀中出天师刺,曰:“闻驺从将临,先遣负弩。” 《聊斋志异 李伯言》驺从导去,入一宫殿,进冕服;隶胥祗候甚肃。《聊斋志异 西湖主》念必楚襄贵官,而驺从殊少。《聊斋志异 素秋》甲至,裘马驺从,炫耀闾里;人又秀雅如处子。公子大悦,见者咸赞美之,而素秋殊不乐。 |
驺导 | zōudǎo | 古时贵官出行,在前引马开道的骑卒。《新唐书·张嘉佑传》:"嘉佑,嘉贞弟,有干略。方嘉贞为相时,任右金吾卫将军,昆弟每上朝,轩盖驺导盈闾巷,时号所居坊曰鸣珂里。"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张达明虽早历清显,致位纲辖,然未尝更外任。奉祠居临川,郡守月旦谒之,达明见其驺导,叹曰:'人生五马贵。'"清 钮琇《觚剩·扁舟访隐》:"徐俟斋不出山者几四十年,廵抚汤公慕其品望,悉屏驺导,止从一小僮,驾扁舟访焉。" |
驺人 | zōurén | 为长官驾驭车马的人。《晋书·皇甫重传》:“获御史驺人,问曰:‘我弟将兵来,欲至未?’”《明史·孙鑨传》:“故事,冢宰与阁臣遇不避道,后率引避。光祖争之,乃复故。然阴戒驺人异道行,至鑨益径直。” 清 赵翼《驿柳诗和蒋立庵之五》:“可怜老剩空腔在,徒与驺人作马枊。” |
驺虞 | zōuyú | 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仁兽,在传说中它是一种虎身狮头,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的动物。据说生性仁慈,连青草也不忍心践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明史卷六 本纪第六》永乐二年九月丙午,周王橚来朝,献驺虞,百官请贺。 |
驺御 | zōuyù | ①驾驭车马的人。南朝梁 何逊《早朝车中听望》诗:"胥徒纷络绎,驺御各西东。"《朱子语类 卷一三六》:"若杨绾用,而大臣损音乐,减驺御,则人岂可不有以养素自重耶?"②指车马、随从。《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一》其(曹彬)为籓帅,遇朝士于途,必引车避之,过市则戒驺御不令传呼。《醒世恒言·陈孝基陈留认舅》:"一月后,有亲女从洛中回来,至张家吊奠,述云,某日于嵩山游玩,忽见旌幢驺御满野。"清 徐干学《陇山歌送许天玉之官新安》:"许侯分符万里去,晓发青门拥驺御。" |
邹鄹 | zōu | ①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②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县东南。孔子的家乡。《论语·八佾篇》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③姓。 |
邹忌 | zōujì | 邹忌(约前385年—前319年),一作“驺忌”,尊称“驺子”,中国战国时期齐国人。汉 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邹鲁 | zōulǔ | ①邹国、鲁国的并称。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邹鲁。”唐 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陶唐,家成邹鲁。”③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庄子·天下》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北史·周纪下》:“邹鲁搢绅,幽并骑士,一介可称,并宜铨录。”清 钱谦益《河南河南府永宁县知县孙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邹鲁之遗教,作江之名儒。”③借指孔孟。 |
邹缨齐紫 | zōuyīngqízǐ | 比喻上行下效。《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 管仲曰:'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又:"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邹君患之,问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贵。'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国中皆不服长缨。"后因以"邹缨齐紫"为上行下效之典。《南史·儒林传论》:"语云:'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者。'是以邹缨齐紫,且以移俗。" |
鄹 | zōu | 古邑名。春秋鲁国地。孔子家乡。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说文》郰,鲁下邑。孔子之乡。从邑,取声。字亦作鄹。在今山东兖州府邹县西北之东邹邨、西邹集、孔子生于郰之阙里,长徒曲阜,仍号阙里。又如:鄹里(孔子故里);鄹阙(鄹里和阙里的并称。鄹里,孔子故里)唐 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