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òng

①放:纵虎归山。纵火。②放任;不拘束;放纵。纵目四望。纵情。纵观全局。宋 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明 王守仁《瘗旅文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③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纵身。④即使:纵然。纵使。纵令。前蜀 韦庄《思帝乡》:“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宋 周邦彦《虞美人 疏篱曲径田家小》:“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宋 袁去华《瑞鹤仙 郊原初过雨》:“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一》右千牛卫上将军吴虔裕,时年已八十馀,语人曰:“我纵僵仆殿阶下,断不学王彦超七十便致仕。”人传以为笑。明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聊斋志异 狐梦》妾齿加长矣,纵人不见恶,先自惭沮。⑤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纵横交错。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纵贯。纵深。⑥起皱纹: 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纵了。⑦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⑧姓氏,现多见于皖北、鲁南及苏北地区(作姓氏读:zōng)

纵暴

zòngbào

肆意暴虐。《后汉书·董卓传》:“杨奉、韩暹欲要遮车驾,不及,曹操击之,(杨)奉(韩)暹奔袁术,遂纵暴扬徐间。”唐 杜甫《三绝句之三》:“殿前兵马虽驍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纵兵

zòngbing

①发兵;出兵。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大辽水》:“公(曹操)登白狼山望柳城,卒与虏遇,乘其不整,纵兵击之。”宋 周密《齐东野语·端平入洛》:“北军既知我遁,纵兵尾击,死伤者十八九。”②放纵兵士。《清史稿·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传》:“十七年,师还。追议在永昌纵兵扰民,降镇国将军品级。”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唐军和回纥军进克东京,回纥纵兵大掠。”

纵博

zòngbó

尽情赌博。可表示豪爽任侠的一种行为表现。唐 岑参《赵将军歌》:"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五》(丁)谓欲见(寇)准,准拒绝之。闻家僮谋欲报仇,乃杜门使纵博,毋得出,伺谓行远乃罢。宋 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宋 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纵弛

zòngchí

①放纵恣肆。刘向《列女传·霍夫人显》:“禹等纵弛日甚。”《宋书 本纪武帝上》先是,朝廷承晋氏乱政,百司纵弛,桓玄虽欲厘整,而众莫从之。②松懈;放松。《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五》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郁伊于下。悲夫!《资治通鉴 宋纪六》崔浩曰:“永宗未知陛下自来,众心纵弛。今北风迅疾,宜急击之。”明 沉鲸《双珠记·勾补军任》:“军门交割方为了,莫教纵弛致逋逃。”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二》:“明祖惩元季纵弛,特用重驭下,稍有触犯,刀锯随之。”

纵诞


zòngdàn


恣肆放诞。《后汉书·窦融传》:“融在宿卫十余年,年老,子孙纵诞,多不法。”唐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淳于棼)曾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明 刘基《沁园春 词》:“笑杨雄寂寞,刘伶沉湎,嵇生纵诞,贺老清狂。

纵敌


zòngdí

纵放敌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诸将固请还师,帝曰:“纵敌患生。卿等若疑,朕将独往。”诸将不敢言。宋 秦观《边防中》:“且时难得而易失,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郁达夫《青岛杂事诗之十》:“一将功成万马喑,是谁纵敌教南侵?”

纵毒

zòngdú

肆意残害。《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暴辛惑妇,拒谏自孤,蝠蛇其心,纵毒不辜。”《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裴松之注引汉刘艾《献帝传》载诏曰:“朕以不德,继序弘业,遭率土分崩,羣凶纵毒,自西徂东,辛苦卑约。”《晋书 元帝纪》:“复遣凶党石季龙犬羊之众,越河南渡,纵其鸩毒。”

纵法zòngfǎ

犹枉法。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七》:“(晋王)为京尹,多肆意,不戢吏僕,纵法以结豪俊。”《封神演义 第八回》纣王大怒曰:“方弼反了,你速赶去拿来,毋得疏虞纵法!”《再生缘第二三回》:“尔欲留情全友义,人云纵法欠公平。”

纵观

zòngguān

①恣意观看。允许观看。围观。《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汉书 王莽传》诸生纵观,长老叹息。《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六》五月,甲寅,金主击球于临武殿,令都民纵观。②纵览,博览。宋 苏舜钦《答范资政书》日甚闲旷,得以纵观书策。清 龚自珍《拟进上表文》臣伏处下士之列,纵观史册之盛。

纵横

zònghéng

①肆意横行,无所顾忌。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纵衡,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李善注:“一夫谓董卓也。书曰:‘纵,恣意。’衡,古‘横’字。”宋 孔平仲《续世说·奸佞》:“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四》(孙)策曰:“……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秉道义,重然诺,……。” ②雄健奔放。魏晋 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 之四》:“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卷七》:“世人论诗多以太白之纵横超逸为变,而以杜陵之整齐严肃为正。”欧阳山《苦斗六六》:“六个人开怀畅叙,议论纵横。”③亦作“纵衡”。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经曰纵,纬曰横。唐 韩愈《送李翱 诗》:“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花月痕 第八回》:“荷生便信马行来,原来是一座大寺院,门前古槐两株,蔽日参天,墙外是大池,纵横十亩。”④多貌。杂乱貌。张铣注:“纵横,言多也。”南朝宋 鲍照《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清 吴伟业《赠辽左故人 诗之五》:“路出西河望八城,保宫老母泪纵横。”《孙子·地形》:“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宋 延寿《万善同归集 卷六》:“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 录四》:“几上设色小碟,纵横狼藉。”⑤交错貌。宋 王安石《即事诗》:“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明 归有光《见村楼记》:“塘浦纵横,田塍如画。”曹禺等《胆剑篇 第四幕》:“山下,阡陌纵横,河里畅流着花花的雨水。”⑥分散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纵横骆驿,各有所趣。”李善注:“纵横,四散也。”南朝宋 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复缝。”⑦合纵连横的节缩语。《淮南子·览冥训》:“纵横间之,举兵而相角。”高诱注:“苏秦约纵,张仪连横。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合为横,故曰纵成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晋书 景帝纪》且(毌丘)俭、(文)钦欲蹈纵横之迹,习仪秦(张仪苏秦)之说,谓远近必应。鲁迅《文学史纲要 第四篇》:“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

纵横捭阖

zònghéngbǎihé

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原指战国时代策士以“合纵”或“连横”之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的方法。后因称以辞令测探、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的手段为“緃横捭闔”。明 陈子龙《唐论》:“我尝读史,至卢龙、魏博之事,观其人之游诸侯间者,纵横捭闔,下至刺客之流,非不少概见,大约似战国时。”《镜花缘 第十八回》:“当日孔子既没,儒分为八;其他纵横捭闔,波譎云诡。”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刺孟诸书》:“战国纵横捭闔之士,皆发冢之人。”

纵横驰骋

zònghéngchíchěng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宋 谢尧仁《张于湖先生集序》:“以至唐末诸诗人,雕肝琢肺,求工于一言一字间,在于人力固可以无恨,而概之前数公纵横驰骋之才,则又有间矣。”柯灵《香雪海 题材问题一解》作家应当有自在翱翔、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

纵横家

zònghéngjiā

战国时期一批从事政治活动的谋士,以审察时势、陈明利害的方法,以“合纵”、“连横”的主张,游说列国君主,对当时形势有一定影响,其代表人物为苏秦、张仪。苏秦主张合纵,合山东六国之力以抗秦。张仪主张连横,说六国以事秦。当时谋士一般分属合纵、连横两派,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

纵横交错

zònghéngjiāocuò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交错:交叉;错杂。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形容事物或情况复杂;交叉点很多。也作“纵横交贯”。 我国是一个多山之国,山脉纵横交错。宋 吕祖谦《东莱博仪》第一卷:“陪洙酒之席去耳皆德者,纵横交错。”

纵横交贯

zònghéngjiāoguàn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宋 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一:“陪朱泗之席者入耳皆德音,纵横交错。”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见《万法归宗》中载有是符,其画纵横交贯,略如小篆。

纵横开阖

纵横开合

zònghéngkāihé

谓操纵自如。明 方孝孺《赠王时中序》:“繇是而寓於术,纵横开闔,无所施而不宜,岂若专门独学者之劳且陋哉!”柯灵《向拓荒者致敬》:“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而笔锋所至,纵横开合,娓娓而谈,从历史掌故……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

纵横四海

zònghéngsìhǎi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三国志通俗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得志则纵横四海。”

纵横天下

zònghéngtiānxià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清 李渔《秦淮健儿传》健儿掷杯砍案曰:吾纵横天下三十年矣,未逢敌手,有能取我腰间物者,当叩首降之。

纵横恣肆

zònghéngzìsì

肆:无顾忌。指放纵无顾忌言谈、文笔等豪放潇洒。文笔恣肆。

纵虎出柙

zònghǔchūxiá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辽王托克托,乘国有隙,诛屠骨肉……如令归藩,臂之纵虎出柙。

纵虎归山

zònghǔguīshān

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纵:放;释放。晋 陈寿《三国志 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纵火

zònghuǒ

故意放火和恶意烧毁或企图烧毁任何属于别人的大楼、建筑物或财产(如房屋、教堂或船只),或烧毁自己财产(通常带有犯罪的或报复的意图)。《宋书·武帝纪上》:“时东北风急,因命纵火,烟爓张天,鼓噪之声,音震京邑。”

纵酒

zòngjiǔ

无节制地饮酒。《史记 高祖本纪》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纵理入口zònglǐrùkǒu

旧时相术家称人面部鼻端两旁之肌肤纵纹衔接口边为“纵理入口”,认为是饿死之相。《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许负指其口曰:‘有纵理入口,此饿死法也。’”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第九卷》其时有神相许负,相那邓通之面,有纵理纹入口,“必当穷饿而死。”

纵令

zònglìng

即使——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表示假设的让步,即退一步提出某种情况:纵令失败,我们也要继续试验

纵遣

zònɡqiǎn

①释放遣发。《后汉书·班超传》谢大惊,即遣使请罪,愿得生归。超纵遣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隋骁果尚近万人,亦各纵遣,任其所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中书侍郎陈过庭亦在燕,(完颜)宗翰议纵遣之:俄押赴显州,令厚加养济。②即使。明 李东阳《借榴一首赠方石》诗:风披雨浥渐成阴,纵遣无花看亦足。

纵情

zòngqíng

①放纵情欲。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②犹尽情。

纵然

zòngrán

即使。唐 罗邺《洛水》诗:“纵然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元 高明《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纵然目前存活,到底日久日深,你与我难相恋。”朱光潜《艺文杂谈·资禀与修养》:“一个人纵然生来就有文学的特优资禀,如果他不下功夫修养,他必定是苗而不秀,华而不实。”

纵舍/纵舍

zòngshè

①追踪与舍弃。《吕氏春秋·决胜》:“智则知时化,知时化则知虚实盛衰之变,知先后远近纵舍之数。”陈奇猷校释:“纵,从同,谓跟其踪迹也。盖‘纵舍’与‘先后’‘远近’相对为文,‘先后’‘远近’皆相反为义,‘纵舍’亦当相反为义甚明。”②释放;宽放。《庄子·胠箧》:“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南史·梁纪中·武帝下》:“然仁爱不断,亲亲及所爱愆犯多有纵舍,故政刑弛紊。”《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七》姚崇、卢怀慎等奏:“(王)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上(玄宗李隆基)从之。《明史·郑三俊传》:“谗者谓恂与三俊皆东林,曲法纵舍。” 清 昭槤《啸亭杂录·裘文达公》:“公所谳决,无苛严,亦无纵舍。”

纵使

zòngshǐ

即使——连接分句,表示假设的让步,即在偏句提出某种情况。宋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纵脱

zòngtuō

放纵,不受拘束。《庄子·天下》:“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 成玄英疏:“纵咨脱略,不为仁义之德行,忘遗陈迹,故非宇内之圣人也。”②释放。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既不见诛,何迟迟不赐纵脱?”

纵逸

纵佚

zòngyì

①恣纵放荡。晋 刘琨《劝进表》:“逆胡刘曜,纵逸西都。”《晋书 元帝纪》逆贼石勒,肆虐河朔,逋诛历载,游魂纵逸。《晋书 孝武帝纪》狡寇纵逸,籓守倾没,疆埸之虞,事兼平日。晋 张华《博陵王宫侠曲 之一》身在法令外,纵逸常不禁。《旧唐书·王君廓传》在职多纵逸,长史李玄道数以朝宪胁之,惧为所奏,殊不自安。《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二》但恐储位既正,人心易骄,即自纵逸,不勤于学,浸有失德。②豪迈奔放。唐 殷璠《河岳英灵集·李白》白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 卷下》其(杨凝式)笔迹遒放,宗师欧阳询颜真卿而加以纵逸。

纵欲

zòngyù

放纵欲望(多指肉欲),不加节制。《左传·昭公十年》:"《书》曰'欲败度,纵败礼',我(子皮)之谓矣。夫子(子产)知度与礼矣,我实纵欲而不能自克也。"宋 苏轼《石鼓歌》:"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一》(宋)太宗谓宰相曰:‘程疏远,未悉朕意,纵欲败度,朕所不为。内廷执掌,有不可缺者。’

纵恣

zòngzì

①亦作“纵姿”。肆意放纵。《韩非子·五蠹》士民纵恣于内,言谈者为势于外。《后汉书 董卓列传》数与百官置酒宴会,淫乐纵恣。《晋书 宣帝纪》根据盘牙,纵恣日甚。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下》而专为封豕长虵,肆其贪饕,甘心货贿,纵姿无厌。唐 李昂《赋戚夫人楚舞歌》君王纵恣翻成误,吕后由来有深妒。《续资治通鉴 元纪六》时行省丞相蒙古岱,悍戾纵恣,常虑台臣纠劾其罪,而尤畏(刘)宣。②雄健奔放。多形容文辞。唐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序》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摸写物象。明 方孝孺《答王仲缙书 之一》六经之下,惟迁善纪事,纵恣豪迈,统纪苞括,无常态也。

zòng I.

①古同“纵”,竖,直。从横。墨子·备娥传》广从各丈二尺。古同“纵”,南北方向,也指合纵的盟约。《过秦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 李斯《谏逐客书》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③古同“纵”,纵然,尽管。《左传·宣公二年》从其有皮,丹漆若何?④古同“纵”,放任,舒张。《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II.参见cóng

zòng

瘛瘲chìzòng:惊风,痫病,亦泛指手足痉挛。《玉篇》瘛瘲,小儿病。《集韵》风病。

zòng I.

织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便梭子通过的装置。晋傅玄《马钧传》:“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盖纬之成经,其犹织综,丝麻不杂,布帛乃成。”II.参见zèng。III. 参见zōng 。

zòng

子:用箬叶或苇叶裹糯米做成的多角形的食品。亦称“角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