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 | zōng I. | ①撞钟用的木棒。宋·陈旸《乐书·雅部·木之属》:“撞钟鼓谓之枞。《汉书·司马相如传》:古乐歌所谓戛玉枞金。岂谓之邪。”②用于地名。安徽枞阳。II.cōng ①木名。干高数丈,可作建筑材料。②即崇牙。古代悬挂钟磬架子上端所刻锯齿。③通“摐”。撞击,击打。④姓。汉有枞公。 |
㙡 | zōng | 食用菌的一种,高脚,色白,味鲜美。㙡从是俗称,古代典籍中一般就写作“㙡”。鸡㙡就是一种蘑菇。 |
嵕 | zōng | 同“嵏”。 |
嵏 | zōng | ①九嵏山:山名,中国陕西、湖北等省均有此山名。②数峰并峙的山:“夷嵏筑堂,垒台增成。” |
惾 | zōng | 塞,壅塞:《庄子·天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 |
稯 | zōng | ①古代计算禾束的单位,四十把为一稯。②布八十缕为稯,即一种粗布。③参见“稯稯”。 |
稯稯 | zōngzōng | 群聚貌。《庄子·则阳》:“孔子之楚,舍於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子路曰:‘是稯稯何为者邪?’”成玄英 疏:“总总,众聚也。” 陆德明释文:“字亦作总。” |
緵 | zōng I. | ①古代布帛在二尺二寸的幅度内含经线八十根为一緵,也因此指很粗的布。《汉书 王莽传中》一月之禄十緵布二匹,或帛一匹。②古同“稯”,古代计量器,满手为一把,緵为四十把。II.zòng一种网眼细密的鱼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