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 | zhōng | ①末了(liǎo),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终。终场(末了一场)。终极。终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终端。有始有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礼记·大学》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②从开始到末了:终年。终生。饱食终日。③人死:临终。送终。终堂:死在家里。《周文 祭公谏征犬戎》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聊斋志异 连城》宰终于任,家口淹滞,不能归,(乔)生破产扶柩,往返二千余里。④到底,总归:终归。终究。终于。终将成功。⑤遍及。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其一》:“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⑥又。西晋 李密《陈情表》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⑦姓。 |
终而复始 | zhōngérfùshǐ | 不断地循环往复。《孙子兵法·势篇》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史记·高祖本纪论:“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復始。” |
终服 | zhōngfú | 终丧。魏书·李彪传:“至后元初中,大臣有重忧,始得去官终服。”《资治通鉴 齐纪二》愚谓凡遭大父母、父母丧者,皆听终服。 |
终古 | zhōnggǔ | 久远。往昔,自古以来。朱熹集注:“终古者,古之所终,谓来日之无穷也。”《宋书 本纪武帝上》固已道冠开辟,独绝终古,书契以来,未之前闻矣。唐 李商隐《隋宫诗》:“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清 顾炎武 《精卫》诗:“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清 谭嗣同《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鲁迅《集外集·哀范君 诗之三》:“此别成终古,从兹絶绪言。”李白《其十四》: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
终归 | zhōngguī | 到底。毕竟。他们终归还是决定从陆路走。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 |
终极 | zhōngjí | 最终,穷尽。终极目的。唐 杜甫《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
终老 | zhōnglǎo | 指度过晚年,养老。为终老之计。《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汉《古诗 孔雀东南飞》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
终南捷径 | zhōngnánjiéjìng | 《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想入朝作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作官的目的。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六》尚书左丞卢藏用指终南山谓(司马)承祯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天台!”承祯曰:“以愚观之,此乃仕宦之捷径耳!”藏用尝隐终南,则天时征为左拾遗,故承祯言之。 |
终南山 | zhōngnánshān | 山名。秦岭主峰之一。在陕西省西安市南。一称南山,即狭义的秦岭。古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 |
终年 | zhōngnián | ①全年,整年。积雪终年不化。唐 韦应物《东郊》:“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②人死亡时的年龄。他终年90岁。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 |
终期 | zhōngqī | 末期的,晚期的。终期癌。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终其天年 | zhōngqítiānnián | 终:竟,尽。天年:指自然的寿数。过完应有的寿数。指寿长而善终。《庄子·大宗师》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庄子·山木》:“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淮南子·精神训》:“虽情心郁殪,形性屈竭,犹不得已自强也。故莫能终其天年。” |
终穷 | zhōngqióng | ①终极;穷尽。《庄子·大宗师》:“相忘以生,无所终穷。”《庄子·知北游》尝相与游乎无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宋 沉作喆《寓简 卷一》:“天下之事无终穷也,而亦无尽也。”清 顾炎武《劳山歌》:“宣气生物理则同,旁薄万古无终穷。”②终身穷苦。《楚辞·九章·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严忌《哀时命》:“举世以为恒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王逸注:“言举世不识贤愚以为常俗,我固当终身穷苦而已。” |
终日 | zhōngrì | 从早到晚。终日忙忙碌碌。荀子《劝学》终日而思。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
终丧 | zhōnɡsànɡ | 谓服满父母去世后三年之丧。《晋书 武帝纪》:“诸将吏遭三年丧者,遣宁终丧。”“始制大臣听终丧三年。”《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自韶州入见,求终丧,不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况(田况)不得已,乞归葬阳翟,托边事求见,泣请终丧,帝恻然许之。帅臣得终丧自况始。"《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起复右卫大将军、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宗实(即后来的宋英宗)上表请终丧,帝以问韩琦,琦曰:“陛引既知其贤而选之,今不敢遽当者,盖器识远大,所以为贤也。愿固起之。”表四上,乃从其请。 |
终食之间 | zhōngshízhījiān | 吃一顿饭的时间。比喻极短的时间。《论语 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汉 王充《论衡 解除》:今驱逐之,终食之间,则舍之矣。 |
终身大事 | zhōngshēndàshì | 终:从开始到末了。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男女婚嫁而言。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不可羞!这事断然不可!”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但终身大事 ,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 |
终始 | zhōngshǐ | ①从开头到结局;事物发生演变的全过程。《汉书 王莽传》此皆上世之所鲜,禹、稷之所难,而公包其终始,一以贯之,可谓备矣!《晋书 武帝纪》方今世运垂平,将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使百姓蠲多幸之虑,笃终始之行,曲惠小仁,故无取焉。宋 朱熹《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杨恽《报孙会宗书》:“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宋 陈善《扪虱新话·免役之法》:“荆公尝曰:‘吾行新法,终始以为不可者,司马光也,终始以为可行者,曾布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清 纳兰性德《题竹炉新咏卷诗》:“相约过君同展看,淡交终始似山泉。”②引申为有始有终。唐 贺兰进明《行路难诗之五》:“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沉中路分。”唐 李咸用《论交诗》:“易得笑言友,难逢终始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本意息肩之后,徐图报答。不意事无终始,然每怀盛情,悒悒未忘。”③周而复始。《史记·孝文本纪》:“鲁人公孙臣上书陈终始传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时,土德应黄龙见,当改正朔服色制度。” 司马贞索隐:“五行之德,帝王相承传易,终而復始,故云‘终始传五德之事’。”唐 韩愈《进士策问二》:“夏之政尚忠,殷之政尚敬,而周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环终始,若五行之与四时焉。” |
终始不渝 | zhōngshǐbùyú | 自始至终,一直不变。《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魏)玄同素与裴炎善,时人以其终始不渝,谓之耐久朋。《旧唐书·姚璹传》:“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终始不渝。” |
终世 | zhōngshì | 一生。《左传·昭公十三年》:“为羇终世,可谓无民。”杜预注:“终身羇客在晋是无民。”《晋书 符坚载纪上》坚自鄴如枋头,宴诸父老,改枋头为永昌县,复之终世。唐 元稹《代九九诗》:“的成终世恨,焉用此宵为。” |
终岁 | zhōngsuì | 一年到头。《孟子·滕文公上》:“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西汉 晁错《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东汉 刘桢《赠从弟 其二》:“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唐 白居易《琵琶行》:“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宋 苏轼《教战守》终岁勤苦。 |
终天 | zhōngtiān | ①终身。一般用于死丧永别等不幸的时候。终天之痛。晋 陶潜《祭程氏妹文》:“如何一往,终天不返!”唐 白居易《病中哭金銮子》诗:“莫言三里地,此别是终天!”《唐 薛逢 邻相反行》纵令得官身须老,衔恤终天向谁道?清 方文《述哀》诗:“此恨抱终天,哀吟何时毕。”②久远。谓如天之久远无穷。 晋 潘岳《哀永逝文》:“今奈何兮一举,邈终天兮不反。”③整天。茅盾《陀螺》二:“中年的暮气已经钻进了她的血液,所以皇皇然追求着补药,终天不释手地咬着奶油蘸饼干了。” |
终天之恨 | zhōngtiānzhīhèn | 到死的时候也不能消除的憾恨。终天:终身。明 归有光《震川集 请敕命事略》:“及先人之方殁,而始获一第,曾不得一日之禄养,所以为终天之恨也。”《醒世姻缘》第七十六回:万一尚得相见,免得终天之恨,事在不疑。 |
终天之慕 | zhōngtiānzhīmù | 终生思慕之情。南朝梁·沈约《为齐竟陵王解讲疏》:“终天之慕,不续于短年,欷报之诚,思隆于永劫。” |
终夕 | zhōngxī | 通宵;彻夜。《水浒传第二回》莫辞终夕饮,银汉露华新。 |
终献 | zhōngxiàn | 古代举行祀典时,有三献之礼,第三次献爵称"终献"。《旧唐书·刘祥道传》麟德二年,将有事于泰山,有司议依旧礼,皆以太常卿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续资治通鉴·元英宗至治元年》丙戌,帝服衮冕,飨太庙,以左丞相拜珠亚献,知枢密院事图哲伯终献。 |
终焉 | zhōngyān | 终,终结,完结;焉,语气助词。生命结束,迎接死亡,或者说,那个时候。临终,最后,末期,也用于比喻。《晋书 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一》帝(宋真宗赵恒)曰:“(杨)亿前告归,本无终焉侍养之请;今以疾愈求入朝,故特与郡。(姜)遵未谕此意耳。”诏中书召(姜)遵谕之。 |
终焉之志 | zhōngyānzhīzhì | 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晋书·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魏书 皇后列传 卷一》太后与高祖游于方山,顾瞻川阜,有终焉之志。唐 卢照邻《宴凤泉石翁神祠诗序》:“形木双枯,将有终焉之志。” |
终养 | zhōngyǎng | 奉养父母,以终其天年。多指辞官归家以终养年老亲人。《诗·小雅·蓼莪序》:“蓼莪,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郑玄笺:“不得终养者,二亲病亡之时,时在役所不得见也。”晋 李密《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清 昭槤《啸亭杂录·陆中丞》:“抚楚时,见属吏有篤老亲犹来赴补,惻然悯之,奏官员凡亲年七十,虽有次丁,俱许终养,一时中外人归养者千餘人。” |
终夜 | zhōngyè | 通宵;彻夜。《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唐 元稹《遣悲怀诗之三》:“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陈毅《哭彭雪枫同志诗》:“生平供忆想,终夜不成眠。” |
终朝 | zhōngzhāo | ①早晨。《诗·小雅·采绿》:“终朝采緑,不盈一匊。”毛传:“自旦及食时为终朝。”《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史记 淮阴侯列传》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②整天。晋陆机答张悛诗:“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 唐 杜甫《冬日有怀李白诗》:“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清 李渔《奈何天·巧怖》:“愿相同,终朝不离。” |
终制 | zhōngzhì | ①遭父母之丧,守丧三年。《新唐书 卷一六四 崔玄亮传》父丧,客高邮,卧苫终制。唐 白行简《李娃传》终制,累迁清显之任。②一种埋葬的方式。引申为葬具。《晋书 卷一 宣帝纪》先是预作终制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