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 zhēng I. | 拟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II.参见dīng。 |
饤 | zhēng I. | 江苏南通人在元麦即将成熟的时候做的冷饤。是由灌浆饱满、日趋成熟的麦穗,在除去麦芒麦壳后,经铁锅文火翻炒,再经石磨磨制而成的一种条形食物,在立夏时节、春末夏初上市。冷饤的“饤”字在当地方言南通话(即通西话)、金沙话、通东话等中读“争”的音。饤,从丁得声。丁作为象声词时可读“争”音。《诗经·小雅·伐木》一篇中,“伐木丁丁” 的“丁”就读“争”。II.参见 dìng。 |
崝 | zhēng | 不平凡,不寻常、高俊。古同“峥”。 |
崝嶸 | zhēngróng | 高峻貌;形容卓越不凡;深貌。《汉书·扬雄传上》“陟西岳之嶢崝。”唐 颜师古注:“嶢崝谓嶕嶢而崝嵘也。明 李东阳 《题夏仲昭墨竹横卷》诗:“崑山夏老能笔耕,开云种玉看崝嵘。”清 冯桂芬《跋林文忠公河壖雪辔图》:“今瞻公象,眉宇崝嵘,如亲謦欬。”文选·宋玉《高唐赋》:“俯视崝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 |
鲭 | zhēng I. | 鱼脍,肉和鱼同烧的杂烩。明· 夏完谆《寒泛赋》兴怀三妇之艳,再感五侯之鲭。又如:鲭鲊(用腌鱼制作的鱼脍)。II. 参见q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