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 | bō | ①撒种:播种(zhóng)。播种(zhòng)(用撒布种子的方式种植)。播撒。夏播。春播。②传扬,传布:广播。传播。播音。播发。播弄。播扬(宣扬,传扬;发动)。播放。播映。《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思播遗德,覃被亿兆,凡厥遐迩,咸与惟新。宋·王清惠《满江红·题驿壁》:“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聊斋志异 五通》质明视妻,惫不起,心甚羞之,戒家人勿播。 |
播荡 | bōdàng | ①流离动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夏氏之乱,成公播荡。”杜预注:“播荡,流移失所。” 晋 袁宏《后纪·献帝纪二》:“贼臣作乱,朝廷播荡,四方俄然,莫有固志。”《魏书·乐志》:“自中原丧乱,晋室播荡,永嘉以后,旧章湮没。”《北史 本纪卷九北周明帝宇文毓》昔汉献蒙尘,曹公成夹辅之业;晋安播荡,宋武建匡合之勋。清 黄鷟来《咏怀之七》:“贫贱困理生,播荡越风涛。”②摇荡,晃荡。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船主照例知道我们受不了什么播荡,抢上船来,把身体故意向左右连续倾侧不已。” |
播告 | bōgào | 布告,遍告。《说岳全传 第二十一回》发诏播告天下,召集四方勤王兵马。 |
播糠眯目 | bōkāngmǐmù |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宋·秦观《眇倡传》:“夫意之所蔽以恶为美者多矣,何特眇倡之事哉?传曰:‘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余尝三复其言而悲之。” |
播流 | bōliú | ①传布流行。崔駰达旨:“若夫纷繷塞路,凶虐播流,人有昏垫之戹/厄,主有畴咨之忧。”《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初自燕代,则仁声洽著,行自齐鲁,则英风播流。”《晋书·魏舒传》:“惠训播流,德声茂著。”②流亡;迁徙。 晋 葛洪《抱朴子·安贫》:“有乐天先生者,避地蓬转,播流岷益。” 《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三》士民播流江表,已经数世,存者老子长孙,亡者丘陇成行,虽北风之思感其素心,目前之哀实为交切。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淄水》:“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宋 叶适《故朝奉大夫知峡州宋公墓志铭》:“继絶于罔象之餘,立家于播流之后。” |
播乱 | bōluàn | 作乱。《水浒传引首》:“朱、李、石、刘、郭,梁、唐、晋、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封神演义 第六回》杜元铣与方士通谋,架捏妖言,摇惑军民,播乱朝政,污蔑朝廷。 |
播名 | bōmíng | 传扬名声。《后汉书 袁绍传》将军弱冠登朝,播名海内。晋 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况乃海隅,播名上京。”《魏书·高允传》:“道茂夙成,弱冠播名。”《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广橘、福橘,播名天下。” |
播弄 | bōnòng | 挑拨玩弄,摆布、支配。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如今明皇年已昏眊,杨国忠、李林甫播弄 |
播弃 | bōqì | 弃置;舍弃。《封神演义 第七回》播弃黎老,昵比匪人,惟以妇言是用,此‘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
播迁 | bōqiān | 迁徙;流离。《列子·汤问》:“岱舆、员峤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晋书 武帝纪》曾未数年,纲纪大乱,海内版荡,宗庙播迁。晋 卢谌《赠刘琨》诗:“王室丧师,私门播迁。”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值五马之南奔,逢三星之东聚,彼凌江而建国,始播迁於吾祖。”《隋书·高祖纪下》:“自昔晋室播迁,天下丧乱,四海不一,以至周、齐,战争相寻,年将三百。”唐 李嘉佑《送评事十九叔入秦》诗:“唯馀播迁客,只伴鹧鸪飞。”《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九》安惇长子郊,擢福建转运判官,与客言:“穆若之容,不合相法,当有播迁之厄。”《聊斋志异 水灾》谓村人曰:“大水将至矣!”遂携家播迁。 |
播土扬尘 | bōtǔyángchén | 谓尘土飞扬。亦形容飞奔。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恨不得播土扬尘,又无个过性的人。”《水浒传第五四回》:“却早黑气冲天,狂风大作,飞砂走石,播土扬尘。” |
播越 | bōyuè | ①逃亡;流离失所。播越海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兹不穀震荡播越,窜在荆蛮。”《后汉书·袁术传》:“天子播越,宫庙焚毁。”李贤注:“播,迁也;越,逸也;言失所居。”《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外托义兵,内实相图,未有忧存社稷恤民之意。《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晋书 怀帝纪》今乘舆播越,二宫久旷,常恐氐羌饮马于泾川,蚁众控弦于霸水。《宋书 本纪武帝上》主上播越,流幸非所;神器沉沦,七庙毁坠。《资治通鉴 梁纪十三》(贺拔胜)既至长安,诣阙谢罪,魏主(西魏文帝)执胜手欷曰:“乘舆播越,天也,非卿之咎。”《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四》亦有诣阙告其谋者,陛下(玄宗李隆基)往往诛之,使得逞其奸逆,致陛下播越。唐 高适《东征赋》:“姑不隐而不仕,宜其漂沦而播越。”《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四》(段)秀实说之(朱泚)曰:“公本以忠义著闻天下,今泾军以犒赐不丰,遽有披猖,使乘舆播越。”明 陆采《明珠记·惊破》:“狂兵犯闕,鑾舆播越,想微臣怎生抛撇。”清 顾炎武《寄弟纡及友人江南诗之三》:“既偷须臾生,詎敢辞播越。”②传扬于外。《三国志·吴志·孙策传》“以坚部曲还策 ” 裴松之注引晋胡冲吴历:“君高名播越,远近怀归。” |
播殖 播植 | bōzhí | 播种;种植。《国语·郑语》:“周弃能播殖百穀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后汉书·郑玄传》:“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三国魏 曹植《社颂》:“克明播植,农正曰社。”《魏书 卷四 世祖纪下》所种者于地首标题姓名,以辨播殖之功。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於礼乐,长於政教,长於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