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ǎo

①太阳出来的时候:早晨。早晚。②时间靠前,有一定的时间以前:早退。早恋。早慧(幼时聪明)。早衰。早逝(早死)。③时间在先的,从前:早期。早春。早已。④感觉很快,转眼间。秋瑾《满江红 小住京华》:“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早朝

zǎocháo

①早晨;早上。南朝梁 任昉《奏弹曹景宗》:“早朝永嘆,载怀矜惻。”潘漠华《雨点》:“阳光射到院中枣树的梢头的第二天的早朝,C公寓前有三辆人力车停下了。”②指早饭。陈残云《山谷风烟 第一章》:“子母俩吃完早朝,二柱准备出门,一个人缓缓地走了进来。”③早上朝会或朝参。唐 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李商隐为有》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明代皇太子日课》:“每日早朝退后,皇太子出阁陞座。”

早朝晏罢

zǎocháoyànbà

意为很早上朝,很迟退朝。谓勤于政事。《吕氏春秋·禁塞》早朝晏罢,以告制兵者。"作褒义使用。《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二》辅臣言:“陛下(宋孝宗)不以万乘为乐而以中原为忧,早朝晏罢,焦劳如此,诚古帝王所不及也。”

早出暮归

早出晚归

zǎochūmùguī

zǎochūwǎnguī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孙犁《芦花荡》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早韭晚菘

zǎojiǔwǎnsōng

菘:蔬菜名,品种较多。初春的韭菜和秋末的菘菜。泛指应时的蔬菜。《南史·周颙传》:“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早迷晚寤zǎomíwǎnwù

年少时误入歧途,到老才觉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

早世

zǎoshì

过早地死去;夭死。《左传·昭公三年》:“则又无禄,早世殞命,寡人失望。”《后汉书·桓帝纪》:“曩者遭家不幸,先帝早世。”李贤注:“谓 顺帝崩也。”《晋书 武帝纪》初,文帝(司马昭)以景帝(司马师)既宣帝之嫡,早世无后,以帝弟(司马)攸为嗣。唐 韩愈《与崔群书》:“僕家不幸,诸父诸兄皆康彊早世,如僕者又可以图於久长哉?”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第二章》:“父达初,早世。”

早岁

zǎosuì

早年。宋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早晚

zǎowǎn

①早晨和晚上。②先与后;迟早。③过早或过迟;应早或应迟。④或早或迟。⑤时时;天天。⑥何日;几时。唐 白居易《忆江南 三首之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⑦何得;何曾。⑧时候。⑨泛指近日的某个时候。

早已

zǎoyǐ

①很早就;事情完成很久或时间过去很久。开演时间还没到,戏院门口早已挤满了观众。②早前,从前。早已的事,不提了。③早停止,早消失,很快败亡。《老子·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早占勿药

zǎozhānwùyào

不用服药而病愈。祝人早日病愈的话。《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高阳《玉座珠帘》下册:为了祈求皇帝早占勿药,她心甘情愿地拈香磕头,念念有词地祷祝了许久。

zǎo

沐浴全身,引申为保持节操:洗澡。澡盆。澡堂。澡雪(洗涤使清洁)。澡身浴德(砥砺志行,使身心纯洁清白)。

澡垢索疵

zǎogòusuǒcī

犹言吹毛求疵。谓刻意寻人过错。《新唐书·崔元综传》:“每受制鞫狱,必澡垢索疵,不入死不止,人畏鄙之。”

澡身浴德

zǎoshēnyùdé

《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孔颖达疏:“澡身,谓能澡洁其身不染浊也;浴德,谓沐浴於德以德自清也。”谓修养身心,使之高洁。三国魏 曹操《与王脩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南朝梁 沉约《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贤者避世,声焕坟,岂徒激贪勉竞,澡身浴德而已。”《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下》凡我臣僚,澡身浴德,开通耳目,宜从兹始。

澡雪

zǎoxuě

①洗涤使之清洁;洗涤。《庄子 知北游》:“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文选·马融《长笛赋》:“溉盥污濊,澡雪垢滓矣。”李善注:“澡,洗手也。”《魏书·释老志》:“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宋 陆游《雨后极凉诗》:“孰能痛澡雪,此道庶少进。”②引申为高洁。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其神思之澡雪,既至异於常人,则旷观天然,自感神閟,凡万匯之当其前,皆若有情而至可念也。”③改正;洗雪。宋 李纲《宫词谢表》:“臣敢不澡雪前非,激昂晚节。”《明史·宁王朱权传》:“宸潣子拱梃上书为父澡雪,亦还爵。”

zǎo

①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无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极少数可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地方:水藻。海藻。小球藻。藻类植物。②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亦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狸藻。金鱼藻。③指华丽的文彩、文辞:藻思(多采的文思)。藻丽。藻绘(文采)。藻井(中国传统建筑物天花板上一方一方的彩画)。藻镜(指品评鉴别。亦称“藻鉴”)。辞藻。藻饰。参见“春葩丽藻”。④古代帝王冕上系玉的五彩丝绳:玉藻。

藻井

zǎojǐng

常见于汉族宫殿,坛庙建筑中的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形状似井栏,故称藻井。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资治通鉴 后汉纪四》是夕,(吏部侍郎张允的妻子)匿于佛殿藻井之上,登者浸多,板坏而坠,军士掠其衣,遂以冻卒。宋 史达祖《双双燕 咏燕》:“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藻丽zǎolì华丽,艳丽。可指华丽的文词。《宋书·颜延之传》:延之与同府王参军俱奉使至洛阳,道中作诗二首,文辞藻丽。·苏舜钦《序》:操笔之士,率以藻丽为胜。《三国志.卷四五.蜀书.杨戏传》:司农性才,敷述允章,藻丽辞理,斐斐有光。

藻率

zǎolǜ

亦作“藻繂 ”。 古代便于附着圭、璋等玉器的装饰用的垫子。用皮革制成,上面画杂彩花。《左传·桓公二年》:“藻率鞞鞛。”杜预注:“藻率,以韦为之,所以藉玉也。王五采,公、侯、伯三采,子、男二采。” 张衡《东京赋》:“火龙黼黻,藻繂鞶厉。”一说,“藻率”为二物。 清 王绍兰《王氏经说·左传·藻率》:“率、帅古多通用,此传借率为帅,当以帅为正字。藻以藉玉,帅以刷玉,明是二物, 杜预不知率之为帅,误以藻率为一。”按,说文·巾部:“帅,佩巾也。”

藻饰

zǎoshì

①修饰;装饰。《晋书·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唐 刘禹锡《楚望赋》:"熙熙蔼蔼,藻饰羣形。"《明史·吴廷举传》:"衣敝带穿,不事藻饰。"《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九》郑居中言:“陛下(宋徽宗)建学校兴礼乐以藻饰太平,置居养安济院以周拯穷困,何所逆天而致威谴乎?”②修饰文词。形容文采。不施藻饰,不加雕琢,一篇自然和谐的文章洋洋洒洒而成。《文心雕龙·情采》:"庄周曰'辩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曰'艳采辩说',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王力《古代汉语》注:"用艳丽的言辞使文章达到绮丽,用巧言的雕饰使文章达到藻饰。" ③装饰成藻井的样子。

藻棁

zǎozhuō

zǎolì

体面绘有水藻图案的梁上短柱。《论语·公冶长》:“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邢昺疏:“藻棁者,藻,水草有文者也;棁,梁上短柱也。画为藻文,故云藻棁。”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楶藻棁,龙桷雕镂。”南朝梁 萧统《殿赋》:“藻棁鲜华而粲色,山节珍形而曜目。”晋 葛洪《抱朴子·内篇自序》:“藜藿有八珍之甘,而蓬荜有藻棁之乐也。”《梁书·贺琛传》:“斗筲之人,藻棁之子,既得伏奏帷扆,便欲诡竞求进,不说国之大体。”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山节藻棁。参见“山节藻棁shānjiézǎolì”。

zǎo

①古代刻在玉上或画在衣裳上的水藻花纹。②古代用彩丝贯玉在冕前下垂的装饰。《礼·郊特牲》:“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参见“珪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