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 yuán
| ①水流所从出的地方:河源。泉源。发源。源远流长。源头。南朝齐 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②事物的根由:来源。资源。渊源。能源。起源。策源地。③姓。 |
源清流洁 | yuánqīngliújié |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也清。原比喻身居高位的人好,在下面的人也好。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先秦 荀况《荀子 君道》:“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汉 班固《泗水亭碑铭》源清流洁,本盛末荣。 |
源泉万斛 | yuánquánwànhú | 比喻文思涌溢。宋·苏轼《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 |
源头 | yuántóu | 水发源处。比喻事物的本源。宋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源头活水 | yuántóuhuóshuǐ | 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宋·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源源 | yuányuán | 如同水流一样不断。《孟子·万章上》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
源源不断 | yuányuánbùduàn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三章:夜间,官军打通了由智亭山通往龙驹寨的大道,所以从天亮起就有军粮源源不断地从龙驹寨向西运送。 |
源远流长 | yuányuǎnliúcháng | 源:源头;流:水的流程。河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秦牧《一个黑人战士的豪迈声音》剥削阶级的幸福观,是源远流长,影响仍然是相当深广的。 |
塬 | yuán |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 四周陡峭,顶上平坦。塬与墚、峁原为当地方言词,后引入地貌学,成为黄土高原几种地貌类型的正式名称。 |
謜 | yuán | 謜謜:徐徐,缓慢,如“故謜謜而来。” |
螈 | yuán | 两栖动物,形状像蜥蜴,头扁,表皮粗糙,背面有黑色斑点,腹面红黄色,四肢短,尾侧扁。生活在水中,卵生。幼体形状像蝌蚪。吃小动物。 |
嫄 | yuán | 姜嫄,传说是周朝祖先后稷的母亲。《烈女传·母仪天下·弃母姜嫄》弃母姜嫄者,邰侯之女也。 |
羱 | yuán | 指一种大角羊。亦称“北山羊”。《山海经》羱,古物,终日不可食,畏求继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