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 I.

①改变,违背(多指感情或态度):忠贞不渝。生死不渝,遵守不渝。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毛传:“渝,变也。”《晋纪总论》淳耀之烈未渝,故大命重集于中宗皇帝(东晋司马睿)。《晋书 王羲之传》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南朝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风雨急而不辍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资治通鉴 魏纪一》(沈珩)曰:“信恃旧盟,言最于好,是以不嫌;若魏渝盟,自有豫备。”《资治通鉴 魏纪四》宫树秋冬凋落,则翦彩为华叶,缀于枝条,色渝则易以新者,常如阳春。《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三》此意不渝,有如皎日,天地鬼神,实鉴临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九》(汪)澈在政府,好汲引人才,其自奉清约,贵贱弗渝。参见“不渝”。好逑传第十八回》:“节义以不渝为奇,而不渝于暧昧之时为更奇。”(文言)通“愉”。喜悦。《诗经·大雅·板》:“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文言)通“”。空虚。《老子·第四十一章》:“建德若偷,质真若渝”中国重庆直辖市的别称。因为重庆境内嘉陵江古称渝水,“渝”也作为重庆的简称沿用至今。II.shū(文言)通“”。泻,宣泄。俱蒸,土膏其动,弗震弗渝,脉其满眚,谷乃不殖。”III. tōu通“”。苟且。《墨子·非乐上》:“湛浊于酒,渝食于野。”

渝盟

yúméng

改变信约,背盟。渝盟作过。《左传 桓公元年》公及郑伯盟于越,结祊成也。盟曰:渝盟无享国。《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有渝此盟,创祸先乱,违贰不协,慆慢天命。《续资治通鉴宋纪二十八》太常博士石待问上时务策十数条,大率言:“北鄙凶变,非与中国渝盟,即遭其弟篡夺。乞选将练兵,为之预备。”《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四》知保州王果,先购得辽人南伐谕稿以闻,且言:“辽人潜与元昊相结,将必渝盟;请自广信军以西缘山口出入之路,预为控守。”《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五》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明史 卷二四三 冯从吾传》己丑之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迭出累告。

渝平

yúpíng

捐弃旧怨,复归于好。渝,通"输"。《左传·隐公六年》郑人来渝平,更成也。《三国志·吴志·刘繇传》后以袁氏之嫌,稍更乖剌;更以同盟,还为雠敌,原其本心,实非所乐。康宁之后,常愿渝平更成,复践宿好。

渝州

yúzhōu

渝州,古代地名。因靠渝水,隋初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即今重庆。后遂以渝为重庆的简称。唐 李白《峨眉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嵛山,在湖南省。《读史方舆纪要》永州府南二十里,以高秀逾众山而名。昆嵛:山名,在中国山东省。

扬:a.宣传,发扬,如“揄扬大义”;b.赞扬,称赞,如“极口揄扬”。②拉,引;《孙膑兵法·威王问》孙子曰:鼓而坐之,十而揄之。长袂,蹑利屣。” 《聊斋志异 娇娜》女乃敛羞容,揄长袖,就榻诊视。

揄袂

yúmèi

挥动衣袖。《庄子·渔父》:“须眉交白,被髮揄袂。”章炳麟《董逃歌》:“百年遭大剂,揄袂思前皇。”

揄扬

yúyang  

赞扬。宣扬。挥扬;扬起。揄扬大义。极口揄扬。《贵妃艳史演义 第三章》:杨妃道:“妾系薄姿柳质,岂足当娘娘翰墨揄扬。”《老残游记 第六回》至于出来的原故,并不是肥遯鸣高的意思:一则深知自己才疏学浅,不称揄扬;二则因这玉太尊声望过大,到底看看是个何等人物。

yú I.

古同“愉”。地名新喻,在江西,现在规范写作新余。II.参见yù。

①美玉②玉的光泽,喻优点:瑕互见。瑕不掩瑜。瑜中微瑕。

䄖chányú:古代一种较长的单衣。

yú I.

非分的希望。《左传》能官人,则民无觎心。覰觎qùyú亦作“覷覦”。非分的希望或企图。清 钱泳《履园丛话·臆论·无学》:“功名富贵,未到手时,望之如在天上,一得手后,亦不过尔尔。然从此便生出无数波折,无数覷覦。”清 钱泳《履园丛话·收藏·总论》:“收藏书画是雅事,原似云烟过眼,可以过而不留,若一贪恋,便生覷覦之心,变雅而为俗矣。”

虫名。明·刘基《歌行》生甲必龟贝,勿生蝓与蜞。蛞蝓kuòyú:软体动物,身体像蜗牛,但没有壳,吃蔬菜或瓜果的叶子,对农作物有害。亦称“蜒蚰”;俗称“鼻涕虫”。

同逾,越过,超过的意思。常(超过寻常)年古稀。分(fèn )(过分)。越。恒(超过寻常)。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登莱吭也,去鼍矶岛四百里,逾铁山联广鹿岛,公(袁可立)设骁将一,守备一,兵三千,造艅艎为海防。” ②更加:甚。

①从墙上爬过去:穿窬之盗(穿墙和爬墙的贼)。《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三》谚曰:‘护家之狗,盗贼所恶。’故盗贼见有护家之狗,必将指斥于主人,使先去之,然后肆穿窬之奸而无忌。参见“穿窬”。②中空:“乃为窬木方板,以为舟航”。

美:参见“衣甘食”。褘褕,六宫褘褕。参见“袆(褘)

褕衣

yúyī

①华美的衣服。《史记·淮阴侯列传》:“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輟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司马贞索隐:“褕,邹氏音踰,美也。”②即褕翟。唐 裴守真《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一》:“綵缨纷碧坐,繢羽泛褕衣。”参见“褕翟”。

衣甘食

yúyīgānshí

穿漂亮衣服,吃美味食品。《史记·淮阴侯列传》:“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

褕翟

yúzhái

王后的祭服,同“褕狄”。《三礼图》:“褕翟,王后从王祭先公服衣也。刻青翟形彩画雉,缀于衣是也。”

谄媚的样子,眼色谄媚貌。睮睮,媚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