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或使人快乐:娱乐()。娱老(欢度晚年)。娱亲(使父母快乐)。娱悦。自娱。娱情陶性。

娱老yúlǎo

①欢度晚年。《汉书·叙传下》:“疏克有终,散金娱老。”《花月痕第四九回》谡如只想娶个妾,以为娱老之计。沙汀《淘金记十六》:“二大爷娱老的方法,是扯纸牌和坐功。”②指疏广、疏受告老归乡,散金设宴款待故旧,欢度晚年事。文选·任昉《为范尚公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禄微赐金,而懽同娱老。”李善注:“赐金、娱老,谓疏广也。”

娱目yúmù

悦目。《枚乘 七发》:“练色娱目,流声悦耳。”三国魏 曹植《辩道论》:“若夫玄黄所以娱目,鑑鏘所以耸耳。”《镜花缘 第五回》当其开时,不但心存爱憎,并且意涉亵狎,消闲娱目,宛如解事小环一般,故呼之为‘婢’。

娱心悦目

yúxīnyuèmù

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秦·李斯《谏逐客书》:“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淡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有的歌唱,有的舞蹈,真是娱心悦目,好看不过的。”

娱游

yúyóu

亦作“娱游”。犹游乐。王勃《滕王阁序》:穷睇眄於中天,极娱游於暇日。

①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舆马。肩舆。作动词,用车运。东汉 班固《苏武传》(常)惠等哭,舆归营。《后汉书 袁绍传》父(曹)嵩,乞匄携养,因臧买位,舆金替宝,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晋书 陶潜传》乃令一门生 二兒共轝之至州,而言笑赏适,不觉其有羡于华轩也。《红楼梦 第18回》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②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众人的:舆台。舆论。舆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③疆域:舆地。舆图。堪舆(相地,风水)。④装载传播工具。《左传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舆病

yúbìng

抱病登车。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今颍川荀爽,舆病在道,北郡郑玄,北面受署,彼岂乐羁牵者哉?知时不可佚豫也。”《后汉书·刘淑传》:“桓帝闻淑高名,切责州郡,使舆病诣京师。”

舆榇

yúchèn

载棺以随。表示决死或有罪当死。《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后汉书·梁冀传》絜初逃亡,知不得免,因舆榇奏书冀门。《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四年》帝乘羊车,肉袒、衔璧,舆榇出东门降。《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八》舆榇不已,必至如晋帝青衣行酒,然后为快。《聊斋志异 冥宁》刻日,夫妻舆榇而往。女于荒烟错楚中,指示墓处,果得媪尸,肤革犹存。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同盟军)从斯巴达之军律,舆榇以待强敌,以待战死。参见“面缚舆櫬”,“舆棺”。

舆从

yúcóng

车马随从。 郎瑛《七修类稿·奇谑二·马王终事》:“又馀姚布政王公恩死之日,有梳头人倪姓者,住隔公家十五里,清晨见公舆从出行。”明 张岱《陶庵梦忆序》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奉命祭西岳,道经华阴,忽有舆从羽葆,驰冲卤簿。”王闿运《衡阳彭公年七十有五行状》:“时往母墓庐及查江家庙,皆布衣青鞋,不恃舆从。”

舆地

语本指土地。《淮南子·原道》:“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史记·卷六〇·三王世家》:“御史奏舆地图。”唐·司马贞·索隐:谓地为“舆”者,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故地图称“舆地图”。地图。《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江都易王刘非传》:“及拜爵封侯之赏,具天下之舆地及军陈图。”南朝梁·萧统〈谢敕赉地图启〉:“汉氏舆地,形兹未拟。”宋德富简明中国通史故事第160篇他(左宗棠)开始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舆地图

舆图

dìtú

“舆”是疆域的意思,“舆地图”名思义就是疆域图。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二》宫壁有舆地图,(赵)竑指琼、厓曰:“它日当置史弥远于此。”

舆盖

yúgài

指车舆与车盖。亦代指车。《宋史·后妃传下·神宗钦成朱皇后》:“於是舆盖、仗卫、冠服,悉侔皇后。” 明 姚士粦《见只编 卷上》:“此后自开府两侍御,皆陈兵出入,舆盖前后,兵仗铮铮,照耀人目。”

舆歌

yúgē

民众歌谣。《论语·微子篇》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南朝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封第二表》:“镌金刻石,既不可诠;舆歌里诵,其谓臣何?” 胡之骥汇注:“舆歌,舆人之歌也。” 唐 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霸略近发於舆歌,皇图不隔於刍议。”

舆棺

yúguān

谓载棺以随,以示决死。《晋书 愍帝纪》详观发迹,用非天启,是以舆棺齿剑,可得而言焉。《晋书·阎缵传》:“愍怀太子之废也,纘舆棺诣闕,上书理太子之冤。”《魏书·济南王匡传》:“匡与尚书令高肇不平,常无降下之色。时世宗委政於肇,朝廷倾惮,唯匡与肇 抗衡。先自造棺,置於厅事,意欲舆棺诣闕,论肇罪恶,自杀切諫,肇闻而恶之。”参见“舆榇”。

舆疾

yújí

病。抱病登车。《魏书·张寔/传》:“轨颇识天文,每州内有贼,舆疾仰观曰:‘无能为害。’”《资治通鉴 后唐纪一》时(李)存审卧病,已卯,徙存审为卢龙节度使,舆疾赴镇。宋 周密《癸辛杂识后集马相去国》:“公即日舆疾以归。”《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八》(折)御卿舆疾而行,(韩)德威闻其至,顿兵不敢进。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六年》:“刘敏舆疾入见,蒙古主问以何言。”参见“舆病”。

舆隶

yúlì

亦作“轝隶”。古代十等人中两个低微等级的名称。因用以泛指操贱役者;奴隶。《吕氏春秋·为役》:“夫无欲者,其视为天子也,与为舆隶同。” 南朝宋 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温渥浹舆隶,和惠属后筵。”唐 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因成一千言诗》:“或为舆隶唱,或被儿童怜。”明 刘基《苦斋记》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明 徐祯卿《异林·饮客》:“亟呼家人设酒,劳轝隶。”

舆梁

yúliáng

桥梁。《孟子·离娄下》:“十二月,舆梁成。”孙奭疏:“今云舆梁者,盖桥上横架之板若车舆者,故谓之舆梁。”宋 梅尧臣《和颖上人南徐十咏·范公桥》:“谓公天下才,非专一方惠,及此作舆梁,力行无鉅细。”明 宋濂 医家《十四经发挥 序》:“滑君此书岂非医涂之舆梁也歟!”

舆僚

yúliáo

贱吏。《汉书·王莽传中》:“四辅公卿大夫士,下至舆僚,凡十五等。”

舆论哗然

yúlùnhuárán

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这名高级官员在演说中公然侮辱新闻记者,顿时舆论哗然。

舆马

yúmǎ

车马。逸周书·文传》:“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吕氏春秋·节丧》:“夫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轝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庄子·让王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原)宪不忍为也。荀子《荣辱篇》: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战国·荀子《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汉书 王莽传》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三》其(王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宋书 本纪武帝下》上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魏书 孝文帝元宏纪》南北征巡,有司奏请治道,帝曰:“粗修桥梁,通舆马便止,不须去草铲令平也。”南朝梁 江淹《效阮公诗》之十一:“朝生舆马间,夕死衢路滨。”清 孔尚任桃花扇·馀韵》:“迎神来,送神去,舆马风驰。”《聊斋志异 刘夫人》薛亦新昏于大姓,犹恐舆马喧动,为大令所闻,故暂迁于乡。

舆辇

轝輦

yú’niǎn

车驾。多指天子所乘。《汉书 霍光传》广治第室,作乘舆辇。《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益州传公孙述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輦,於是法物始备。”《晋书 文帝纪》臣忝当元辅,义在安国,即骆驿申敕,不得迫近舆辇。《周书·武帝纪上》:“省轝輦,去百戏。”宋 梅尧臣《拟杜甫 玉华宫诗》:“当时从舆輦,石马埋棘荆。” 王闿运《上巡抚恽侍郎书》:“至於降舆輦,执鞭轡,礼士於敝庐,屈尊於穷巷,则皆难之。”

舆情

yúqíng

群情;民情。南唐 李中《献乔侍郎》诗:“格论思名士,舆情渴直臣。”《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二》特命使车,往询疾苦,用循旧制,式遂舆情。宋秦观《与苏公先生简》:“伏乞为国自重,下慰舆情。”郭孝成《山东独立状况》:“始议组织临时政府,以顺舆情,而维大局。”

舆人

yúrén

指造车的工人;也指古代职位低微的吏卒。众人。见南朝梁 何逊《七召·治化》:"采舆人之片言,纳匹夫之小善。"《国语·晋语三》:“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韦昭注:“舆,众也。”宋 王安石《上富相公书》:“伏惟体道为国自重,以答舆人之心。”王安石言:陛下(宋神宗)垂拱仰成,七年于此,然舆人之诵亦未有异于前日,陛下独不察乎!

舆台

yútái

舆和台是古代奴隶社会中两个低的等级的名称,后来泛指奴仆及地位低下的人。《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高咨岳牧,下听舆台,故能政若神明,事无悔吝。《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六》舆台皂隶,不免困踣,饥不得食,寒不得衣,一夫致疾,染及家人,夭殇无辜,何异刃杀!

舆徒

yútú

车马徒众。张衡《东京赋》:“马足未极,舆徒不劳。”晋 挚虞《太康颂》:“陶化以正,取乱以奇,耀武六旬,舆徒不疲。”《北史·魏纪一·太祖道武帝》:“五月,大简舆徒,将略江淮。”

舆望

yúwàng

众望。宋 苏舜钦《代人上申公祝寿》诗:“舆望知难转,王心几不宁。”《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刘)安世对曰:“朝廷用人,皆协舆望,惟胡宗愈,公议以为未允耳。”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盾鼻随闻录 当毁》:“(堃)以性情乖僻,不孚舆望。”

舆薪

yúxīn

满车子的柴。比喻大而易见的事物。《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列子·仲尼》:“故学眎者,先见舆薪;学听者,先闻撞钟。” 宋 叶适《题贾俨不忘室诗》:“舆薪岂不睹,奈此斤斧何!”

舆言

yúyán

舆论。《魏书·高道悦传》:“臣闻博纳舆言,君上之崇务;规箴匡正,臣下之诚节。”《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八》宋奏:“(王)仁琛缘旧恩,已获优改,今若再蒙超奖,遂于诸人不类;又是后族,须杜舆言。”宋 王禹偁《上许殿丞论搉酒书》:“某窃听舆言,以为阁下将取一郡搉酒之数,分于编户,然后听其自酿而沽诸。”《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八》今近臣咸在,乞采舆言,陛下(忽必烈)裁之。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此亦赖夫勇猛无畏之人,独立自彊,去离尘垢,排舆言而弗沦于俗囿者也。”

舆皂

yúzào

亦作“舆皁”。古代十等人中两个低微等级的名称。因用以泛称贱役;贱吏。《宋书·竟陵王诞传》:“驱迫士族,役同舆皁。”《周书·文帝纪上》:“贼臣高欢,器识庸下,出自舆皂,罕闻礼义。”《资治通鉴 唐纪六》青朱杂沓于胥徒,金紫普施于舆皂。

舆轸

yúzhěn

指车。文选·干宝《晋纪总论》:“遂服舆軫,驱驰三世。”李周翰注:“舆軫,车也。谓乘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