臾 | yú | 须臾。 |
谀 | yú | 谄媚,奉承:谀言。阿(ē)谀奉承。谀辞。谀墓(阿谀死人)。主暗臣谀。谀文丰赂。“圣代”是旧时对于当代的谀称。《庄子·天地》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渔父》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汉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西汉·贾谊《治安策》并《资治通鉴 汉纪六》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六》其或尸利无惭,弼违有阙,务引腹非之咎,多致面从之谀,则请行降黜以励众焉。唐·韩愈《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聊斋志异 仙人岛》桓谀而慰之曰:“适有一言,请席中属对焉:‘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似玉。” |
谀称 | yúchēng | 奉承。参见“称谀”。 |
谀辞 谀词 | yúcí | 亦作“諛词”。谄媚的言辞;奉承话。刘向《九叹·离世》:“灵怀曾不吾与兮,即听夫人之諛辞。”《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七》比者守边将吏及出境使人,多为谀辞,皆非事实,或云北虏破灭,或云降户妥帖,皆欲自炫其功,非能尽忠徇国。《聊斋志异 胡四娘》初,四娘之未字也,有神巫知人贵贱,遍观之,都无谀词;惟四娘至,乃曰:“此真贵人也!”清 黄景仁将为北行留赠沉枫墀诗:“我欲为諛词,不忍为此态。” 郭沫若《芍药及其他·竹阴读画》:“来访问我的人,看见这幅画都说很好,我相信这不会是对于我的谀辞。” |
谀噱 | yúxué | 谄笑。 唐 韩愈 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左右供谄誉,亲交献谀噱。” 《聊斋志异 巧娘》(傅)生蕴藉善谀噱,颇得巧娘怜。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后与公子辄相谀噱。”何垠注:“谀,谄也;噱,笑言也。” |
谀悦 | yúyuè | 谄媚讨好。《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朕冀闻己过,公乃妄相谀悦。”《辽史·逆臣传中·萧革》:“(萧革)游近习间,以谀悦相比昵,为流辈所称,由是名达於上。”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汉献帝三十》:“夫人之情,不耽逸豫,天下无不可进之善;不喜谀悦,天下无不可纳之忠。” |
萸 | yú | 茱萸zhūyú:一种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如:萸房(茱萸花的子房);萸尊(借指茱萸酒。尊,盛酒器);萸囊(盛茱萸的袋子。旧俗重九登高饮酒,人多佩带萸囊)在重阳节这一天,按照中国民间风俗,人们除登高望远、畅饮菊花酒外,还要身插茱萸或佩带茱萸香囊。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腴 | yú | 腹下的肥肉:“桀纣之君,垂腴尺余。”;肥胖:丰腴;土地肥沃:膏腴。腴润;丰裕。“公尊颜充腴,以何调理而至此?” |
腴瘠 | yújí | 腴是肥沃、肥胖的意思,瘠是不肥沃、瘦弱、贫瘠的意思。这两个字是互相反义词。肥沃贫瘠。《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腴瘠既异,盈缩不同。 |
腴润 | yúrùn | ①丰腴的流泽。南朝梁 刘孝标《辨命论》:"修道德,习仁义,敦孝悌,立忠贞,渐礼乐之腴润,蹈先王之盛则,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唐 李峤《自叙表》:"臣曾涉经典,笃好文忠,渐六艺之腴润,驰百家之阃阈。"②丰美滋润。《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初二日》:"自入高台境内,田土腴润,涧泉流处皆有土木小桥,树林葱蔚,颇似南中野景。"叶圣陶《城中·在民间》:"迎上来走在前头的是两个女工,都是十七八岁,淡青的夏布衫,光润的发辫,面目间透露着聪明,可是都没有腴润的肤色。" |
腴田 | yútián | 肥沃的田地。《新唐书·长孙顺德传》前刺史张长贵、赵士达占部中腴田数十顷,夺之以给贫单。《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八》(完颜)匡乃自占济南、真、定、代州上腴田,百姓旧业辄夺之,及限外自取。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生)时年三十六,腴田连阡,夏屋渠渠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