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óu

①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游泳。游水。②不固定:游资。游走。游牧。游行。游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游击。游弋。游离。游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③河流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④交往,来往:交游;游说。屈原《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左传·隐公三年》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孟子·尽心上》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之一:“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⑤从容地行走:周游。游历。游逛。游兴(xìng)。游记。游说(shuō)。游山玩水。⑥考察,学习。《庄子·大宗师》意而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后汉书·张衡传》游于三辅。⑦嬉戏玩耍。南北朝 佚名《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⑧姓。

游敖

yóuáo

敖游,漫游。《淮南子·精神训》:“休息于无委曲之隅,而游敖于无形埒之野。” 《聊斋志异 鲁公女》卢患之,亦思一见生 之为人,乃托游,遇(张)生于野。指游说。《战国策·韩策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秦韩之交。” 游玩。《史记·律书》:“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尝至市井,游敖嬉戏如小儿状。”

游必有方

yóubìyǒufāng

要是出游,必须要告之去处。《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编》语称游必有方,不过稽远近,计岁月,往返如期。

游辞巧饰

yóucíqiǎoshì

用没有根据的话多方掩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游骋

yóuchěng

驰马出游。晋 潘岳《秋兴赋》:“仰羣儁之逸轨,攀云以游骋。”《资治通鉴 齐纪十》萧衍之克江、郢也,东昏(侯)游骋如旧。唐 罗隐《谗书·序陆生东游》:“余穷弃长安中二三年,时时於游骋间面人,未尝决胸臆事,直自谓是非颠倒,不復得见其人。” 

游处

yóuchǔ

①出游和家居。借指相处,波此生活在一起。《晋书 宣帝纪》于是,使与太子游处,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寻转主簿。②交游相处;来往。犹游憩。《晋书 谢安传》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③同游共处,即同事交往。接交、跟随。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君实:司马光的字)

游词

游辞

yóucí

浮夸的言辞;轻薄的言辞。虚浮不实的言辞。《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天子幼冲,宰相遯荒,诏令皆出诸公之口,岂得以游词相拒!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聊斋志异 阿霞》入以游词,笑不甚拒,遂与寝处。

游从

yóucóng

①交游。相随同游。晋 陶潜《与殷晋安别》诗:"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②朋友。唐 戴叔伦《留别宋处士》诗:“乡里游从旧,儿童内外亲。”《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二》(赵光义)谓近臣曰:“赵普于国家有大勋劳。朕布素时与之游从,今齿发衰矣,不欲烦以机务,择善地俾之卧治,因诗什以导意。普感激且泣,联亦为之堕泪。”

游荡

yóudàng

①闲荡。在大楼外游荡。②漫游、徘徊、流浪。③游逛。习惯于在那地区游荡。宋 吴文英《莺啼序 春晚感怀》:“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游道

yóudào

犹行道。沉浸在道义之中。《汉书·杨恽传》:“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説以忘罪。” ②交游。《史记·陈丞相世家》:“平既娶张氏女,齎用益饶,游道日广。” 明 文徵明《陕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卢君墓表》:“游道既广,造诣日深。”

游冬

yóudōng

一种苦菜。

游惰

yóuduò

游荡懒惰。游惰习气。《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九》国家以馈运数广,谓之有备。然冗兵冗吏,游惰工作,充塞京都。《聊斋志异 蹇偿债》乡人某,佣居公室。其人少游惰,不能操农业,家窭贫。清·洪亮吉《治平篇》游惰不事。

游蜂浪蝶

游蜂戏蝶

yóufēnglàngdié

yóufēngxìdié

飞舞游戏的蝴蝶和蜜蜂,后用以比喻浪荡子弟。态度轻佻好挑逗女子的人。何来姊妹服鲜衣,顿使游蜂浪蝶迷。·岑参山房春事二首》:“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人房。”明·顾大典《青衫记·裴兴私叹》:“不相饶,游蜂浪蝶簇花梢,生来懒去追欢笑。” 宋·陆游《驿舍海棠已过有感》:“游蜂戏蝶空自忙,岂知美人在西厢。”

游夫

yóufū

游说之人。《庄子·大宗师》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管子·参患》:“三器成,游夫具,而天下无聚众。”清 吴伟业《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游夫空捭闔,武士浪韜鈐。”

游观

yóuguān

犹游览。游逛观览。《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刘)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晋书·王羲之传》:“顷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郑逸梅《黄岳渊莳菊的回忆》:“逢到重阳前后,岳渊往往邀些词人墨客和社会名流,到他园中,啖野蔬,饮村酒,尽一日游观之乐。”②供游览的楼台。《史记·李斯列传》:“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汉 扬雄《羽猎赋》序:“游观侈靡,穷妙极丽。” 

游花插趣yóuhuāchāqù犹言游荡作乐。《初刻拍案惊奇 卷六》:“那卜良是个游花插趣的人,那里熬得刑?”

游宦

yóuhuàn

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宋 柳永《安公子词 远岸收残雨》:“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明 王守仁《瘗旅文》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

游魂

yóuhún

①游散的精气。元 关汉卿《窦娥冤》: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唐 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②比喻旧势力苟延残喘。《晋书元帝纪》逆贼石勒,肆虐河朔,逋诛历载,游魂纵逸。

游屐

yóujī

出游时穿的木屐。亦代指游踪。 宋 王安石《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何时归相过,游屐尚可蜡。” 元 赵孟頫《投赠刑部尚书不忽木公》诗:“山好双游屐,溪清一钓船。”清 钱学纶《语新》卷下:“昔年游屐屡临,有懒残眇一目僧人,出袍衲相示。”典出《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 )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巖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后以“游屐”指游玩山水。宋 方岳《不寐》诗:“草合妨游屐,沙崩压钓舟。” 清 龚炜《巢林笔谈·舅氏春游诗》:“舅氏素简出,得追陪游屐,尤可喜。”

游击

yóujī

①或东或西,流动袭击。指以小股部队对敌人进行分散的出没无常的袭击。对敌人进行分散的出没无常的袭击。唐 沉亚之《万胜冈新城记》是时李时亮为先锋将,使百骑游击左右。②武职官名。始于汉,称游击将军。自唐至清,仍沿用为武官的官阶。《汉书·苏建传》后以卫尉为游击将军,从大将军出朔方。《明史 卷十八 世宗二》俺答犯宣府,杀游击张纮。

游集

yóují

①从各处来聚集。晋 张华《鹪鹩赋》:“鹰鸇过犹俄翼,尚何惧於罿罻,翳薈蒙笼,是焉游集。”《南史·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子良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居不疑之地,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游玩聚会。《宋书 本纪武帝上》每游集,辄引接殷勤,赠赐甚厚。宋 周煇《清波别志 卷中》:“即废址一新之,遂復旧观,且为番商游集之地云。”

游骑无归

yóujìwúguī

游骑:离队的骑兵。离队的骑兵,无处可归。比喻离了根本,得不到归宿。明 王畿《答吴悟斋书》:“文公分致知格物为先知,诚意正心为后行,故有游骑无归之虑。”明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二引王畿《答吴悟斋》文公分致知格物为先知,诚意正心为后行,故有游骑无归之虑。

游间

yóujiān

谓以游说进行离间。《资治通鉴·秦始皇十年》:“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切逐之。’”胡三省注:“谓游説以间秦之君臣。”

游居

yóujū

①闲居,无所事事。《逸周书·大匡》:“慎惟怠堕,什伍相保。动劝游居,事节时茂。”《商君书·垦令》:“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辩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韩非子·六反》:“游居厚养,牟食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有能之士’。”行止起居。《管子·弟子职》:“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亦指居处。《庄子·天运》:“今而天子,亦取先王已陈芻狗,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③谓士大夫的出仕与居家。唐 韩愈《送陆歙州诗序》:“朝廷夙夜之贤,都邑游居之良,齎咨涕洟,咸以为不当去。”宋 陈师道《思白堂记》:“夫前世游居之士有传於后者多矣,独有意於白公,何耶?进则效其忠,退则存其身,仁以成政,文以成言。此公之行而后世士大夫之所为思也。”④游览居留。《艺文类聚 卷二八》引班彪《游居赋》:“夫何事於冀州,聊託公以游居。”唐 怀素《自叙》:“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

游军

yóujūn

流动作战的军队。《三国志·魏志·诸葛诞传》:“又使监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等简鋭卒为游军,备外寇。”《晋书 文帝纪》今若急攻之,损游军之力。外寇卒至,表里受敌,此危道也。《朱子语类 卷一二一》:“如大军厮杀相似,大军在此坐以镇之,游军依旧去别处邀截,须如此作工夫方得。”《明史·薛显传》:“(显)与常遇春攻湖州,别将游军取德清,攻昇山水寨。”

游猎

yóuliè

出游打猎。《中国民间故事选·罕黧猫和梅花鹿》:“打这以后,他就孤身单骑驰骋在 大兴安岭 的森林里,过着游猎生活。”李瑛《歌女民兵阿华》:“十三岁,只身游猎传佳话。”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

游侣

yóulǚ

同游的人;游伴。南朝梁 何逊《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高门盛游侣,谁肯进畋渔?《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九》请照会游侣之请,应军功补官人,须令依旧从军。明 徐熥《武夷溪口送惟起弟》诗:青山游侣散纷纷,况复临岐远送君。清 龚自珍《水调歌头·寄徐二义尊大梁》词:游侣半生死,想见涕潺湲。《聊斋志异 画壁》僧又呼曰:“游侣久待矣。”

游幕

yóumù

旧指出外作幕僚。清 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祖讳錡,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裕州刀匪》:“靖江汪静轩,随父游幕洛阳。”清 林则徐覆议陈文翥条陈吏治积习摺》:“缘从前游幕人少,间有高抬声价,傍势居奇。”

游目骋怀

yóumùchěnghuái

纵目观览,舒展胸怀。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宋 秦观《次韵公辟州宅月夜偶成》:“游目骋怀佳兴发,感时抚事壮心伤。”清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 卷十一》:“既往观之,笙歌如沸,士女如云,游目骋怀,乐而忘返。”

游女

yóunǚ

①出游的女子。《诗·周南·广》:“有游女,不可求思。”郑玄笺:“贤女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一说为水女神。前蜀 李珣《南乡子词之四》:“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宋 万俟咏《三台 清明应制》:“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②无业妇女。《管子·轻重甲》:“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于桀 之国。”③水女神。张衡《南都赋》:“耕父扬光於清泠之渊,游女弄珠於皐之曲。”三国魏 嵇康《琴赋》:“舞鸑鷟於庭阶,游女飘焉而来萃。”李善注引列女传:“游女,水神。”清 姚鼐《咏古》:“客行江渚,思见游女神。”④指秦穆公之女弄玉。其夫萧史善吹箫,教弄玉作凤鸣。一夕吹箫引凤,弄玉遂随夫升天仙去。元 李孝光《八月十八日送张仲举置酒云峰台望月诗之一》:“謫仙被酒骑鲸去,游女吹簫学凤鸣。”⑤指妓女。明 陈继儒《楚江情 序》:“自西楼记出,海内达官文士、冶儿游女以至京都戚里、旗亭邮驛之间,往往抄写传诵。”苏曼殊《碎簪记》:“自由之女、爱国之士,曾游女、市侩之不若。”

游泮

yóupàn

古代学宫前有泮水,故称学宫为泮宫。明清时,儒生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为生员,谓之“游泮”。 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谈资·戴大宾对》:“戴大宾八岁游泮。”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妇据其赀,延师教子,竟得游泮。”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於学使,逾年游泮。”《聊斋志异 巧娘》儿长,绝肖父;尤慧,十四游泮。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令与弟怙同师,勤身锐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

游牝

yóupìn

发情的母畜。《逸周书·月令》:“游牝别其群,则絷腾驹,班马正。”《吕氏春秋·季春》:“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陈奇猷校释:“案‘游’与'淫'通……淫,即今所谓发情。”宋文莹《玉壶清话 卷三》:“每岁仲春,纵游牝于燕山,孕,归于枥,任其自产,其种必渥洼也。”

游阙

yóuquē

备用的游车。《左传·宣公十二年》:“使潘党率游闕四十乘,从唐侯以为左拒,以从上军。”杜预注:“游闕,游车补闕者。”《北史·隋纪下·炀帝》:“其外轻齎游闕,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

游人

yóurén

①游客。宋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宋 陈亮《水龙吟 春恨》:“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②漂泊之人。前蜀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游人如织

yóurénrúzhī

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明·陶宗仪《辍耕录·浙西园苑》:“当爱山全盛时,春二三月间游人如织,及其卒,未及数月,花木一空,废弛之速,未有若此者。”《卖木雕的少年》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参见“观者如织”。

游刃有余

游刃有馀

yóurènyǒuyú

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还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出自《庄子·养生主 庖丁解牛》:“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明 冯梦龙《智囊 卷一 上智部 总序》人束手无策,我游刃有余。

游僧yóusēng云游四方的和尚。《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游僧登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身系本处游僧,自幼生相似女,从师在方上学得采战伸缩之术,可以夜度十女。

游山玩水

yóushānwánshuǐ

山、水:指风景。游览和观赏山水风景。乘着大船,我们一路上游山玩水,好不开心。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游赏

yóushǎng

游历、欣赏。他们在江南游赏湖光山色。《晋书 谢安传》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游声

yóushēng

流言;谣言。《资治通鉴 卷九十九》然异常之举,众之所骇,游声,想足下亦少闻之。魏书·前废帝广陵王纪:“永安末,有白庄帝者,言王不语将有异图;民间游声,又云有天子之气。”

游食

yóushí

游手好闲,不劳而食。居处不定,到处谋食。游荡无业,不劳而食。西汉 晁错《论贵粟疏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晋书 武帝纪》“(泰始)五年春正月癸巳,申戒郡国计吏守相令长,务尽地利,禁游食商贩。”《晋书·熊远传》:“自丧乱以来,农桑不修,游食者多,皆去本逐末故也。” 《聊斋志异 李生》游食缁黄,往来寄宿,辄与倾谈,供给不厌。清 昭连《啸亭杂录·旭亭家书》:“(旭亭)性和霭,居家俭,年四十,即弃儒冠,游食四方。

游世

yóushì

①优游于世。《管子·中匡》:“法行而不苛,刑廉而不赦,有司宽而不凌,菀浊困滞,皆法度不亡,往行不来,而民游世矣,此为天下也。”《北史·常景传》:“以知命为遐龄,以乐天为大惠。以戢智而从时,以怀愚而游世。”②经历世事;参与社会活动。《韩非子·解老》:“圣人之游世也,无害人之心;无害人之心,则必无人害。”《庄子·山木》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唐 元结《心规》:“元子病游世,归于商餘山中。”

游手

yóushǒu

游手好闲,闲荡不务正业;闲荡不务正业的人。见晋·葛洪《抱朴子·诂鲍》宿卫有徒食之众,百姓养游手之人。汉 王符《潜夫论·浮侈》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辍耒成群,游手为伍。宋 司马光《论劝农上殿札子》今国家每下诏书,必以劝农为先,然而农夫日寡,游手日繁,岂非为利害所驱邪?《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九》州比大水,民田不得耕,(范)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募游手兴作。《金史·太宗纪》苟不务本业而抑游手,欲上下皆足,其可得乎?其令所在长吏,敦劝农功。

游手好闲

yóushǒuhàoxián

游手:闲着手不做事。好闲:喜欢安逸。指人整天四处游玩,没有事情可做。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诏》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与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我打你个游手好闲,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

游丝

yóusī

①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游丝荡漾,残红堆拥。游丝软系飘香榭,故称游丝。宋 严仁《玉楼春 春思》:“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明 陈献章《封博罗何孝子庐墓诗卷》诗:“活水有源终到海,游丝无力秪随风。”②钟表里的弹性元件,用以控制摆轮做等时往复运动。③形容十分微弱。《聊斋志异 陈锡九》亲迎有日,女始知,遂泣不食,以被韬面,气如游丝。

游谈

yóután

①游说。②游玩闲谈,清谈。宋 司马光《肥水之战》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③谓言谈浮夸不实。《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六》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④称扬。

游田

游畋

yóutián

亦作“游畋”。出游打猎。《尚书·无逸》:“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汉 张衡《西京赋》:“盘于游畋,其乐只且。”《晋书 武帝纪》“省郡国御调,禁乐府靡丽百戏之伎及雕文游畋之具。”《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二》(李)绩曰:“皇太子天资岐嶷,虽八德已闻,而二阙未补,好游畋而乐丝竹,此其所以损也。”《晋书 符坚载纪上》陛下为百姓父母,苍生所系,何可盘于游田,以玷圣德。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丁巳,詔:‘朕罔好游畋,有以鹰犬輒称御前者,流海岛。’” 辽主不悟,委(辽主弟太平王谙萨噶)以国政,唯日事游畋,穷冬盛夏,不废驰骋。清 吴伟业《题崔青蚓洗象图》诗:“君不见武宗供奉徐髯仙,豹房夜直从游畋。”

游眺

yóutiào

①犹游览。撤乐,罢游眺。明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雹神》:“唐太史济武,适日照会安氏葬,道经雹神李左车祠,入游眺。”②指纵目远望。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五章》:“进而为士,为官,治事,为学,皆以终日无定时之游眺,无復日之止息,体昏气索,神明役役。”

游雾

yóuwù

①游行雾中。《庄子·大宗师》:“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成玄英疏:“遨游云雾,表不滞其中。”《韩非子·难势》:“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霽,而龙蛇与螾螘同矣。”②指浮动的雾。唐 李峤《谢赐飞白表》:“眇乎若游雾之拂春林,靄乎似轻云之上秋。” 唐 李约《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崩云委地,游雾縈空。”唐 武三思《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序》:“揔游雾於毫端,穷偃波於笔杪。”

游息yóuxī

犹行止。《淮南子 要略》:故言道而不,则无以;言事而不言道,则无以与化游息。游玩与休憩。《孔丛子·》:子,吾心也。子以齐为游息之馆,当或可救,子幸不吾隐也。汉 扬雄《逐贫赋》:“长与汝居,终无厌极,贫逐不去,与我游息。” 欧阳修《吉记》:学有堂筵斋讲,有藏书之阁,有宾客之位,有游息之亭。

游戏人间

yóuxìrénjiān

指把人生当作游戏的一种生活态度。明 何良俊《何氏语林 排调下》:“世传端明(即苏轼)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梁遇春《查理斯·兰姆评传》:“和中国文人逢场作戏,游戏人间的态度,外表有些仿佛,实在骨子里有天壤之隔。”

游戏三昧

yóuxìsānmèi

佛教名词。游戏,指自在无碍;三昧,指“正定”,即不失定意。综合起来就是指自在无碍,而常不失定意。意思是排除杂念,使心神平静。也比喻事物的精义、决窍。后指用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王维《山水诀》:“手亲笔砚之余,有时游戏三昧。”宋·陈岩肖《庚溪诗话 下卷》:“东坡谪居齐安,时以文笔游戏三昧。” 《聊斋志异 颠道人》仙人游戏三昧,一何可笑!

游侠儿

yóuxiáér

古代称豪爽好交游、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史记·游侠列传序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三国魏 曹植《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唐 王昌龄《塞上曲 其一》:“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清 蒲松龄《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游侠骑士

yóuxiáqíshì

漫无目的浪游四方,寻求冒险以显示武功、勇敢、宽仁侠义的人。武侠小说中少不了游侠骑士。

游闲公子

yóuxiángōngzǐ

指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史记·货殖列传》:“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游翔

yóuxiáng

犹翱翔。犹飞翔。《宋书·符瑞志下》:“宋文帝元嘉元年七月壬戌,白燕集齐郡城,游翔庭宇,经九日乃去,众燕随从无数。” 清 揆叙《鹰坊歌》:“羣飞众动各适所,丹山鸾凤常游翔。” 《聊斋志异 棋鬼》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翔林丘间。

游庠yóuxiáng就读于府或州县的学宫。庠,原是周代的乡学,后泛称学校。明清时,儒生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为生员,谓之“游庠”。 况且孩儿男妆已久,游庠已过,一向算在丈失之列,有甚去不得?

游心

yóuxīn

①留心;心神倾注在某一方面。《庄子·德充符》:“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梁书·韦叡传》:“每虚室独坐,游心坟素。” 清 龚自珍《拟进上 蒙古图志 表文》:“翘首昭代之蹟,游心官书之府。”《资治通鉴 汉纪十八》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士之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浮想骋思。《庄子·应帝王》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三国魏 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明 陶宗仪《辍耕录·叙画》:“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於用笔,意在笔先,笔周意内,画尽意在,像应神全。”

游行

yóuxíng

①指作战时迂回运动。《史记 高祖本纪》十一年,高祖在邯郸诛豨等未毕,豨将侯敞将万馀人游行,王黄军曲逆,张春渡河击聊城。出游;游逛。③指游街。④在街上结队而行以表示某种意愿。⑤犹流浪。⑥流利不拘。

游行示威

yóuxíngshìwēi

广大群众为了庆祝、纪念、示威等在街上结队而行。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这些口号下煽动一部分人游行示威,蓄谋让外国人把他们的言论行动拿到世界上去广为宣传。”

游幸

yóuxìng

指帝王或后妃出游。《红楼梦 第十七回》:“待贵妃游幸时,再请定名,岂不两全?”②泛指游乐。

游学

yóuxué

①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求学。或外国求学,即“留学”。《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游学博闻,事楚襄顷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於秦 。” 唐 皇甫湜《祭柳子厚文》:“呜呼柳州,秀气孤稟,弱冠游学,声华籍甚。”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 卷二》:“文璽师出家于会寧,尝游学于寧夏。”《清史稿卷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赏游学专门詹天佑等工科、文科、法科进士,工科、格致科举人。鲁迅《而已集·写在 劳动问题 之前》:“我虽然不知道劳动问题,但译者在游学中尚且为民众尽力的努力与诚意,我是觉得的。”《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五 》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②宴游与学习。《汉书·史丹传》:“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 颜师古注:“同处同养以至於壮大。”《资治通鉴·元帝建昭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游谓宴游,学谓讲学。”

游衍

yóuyǎn

①恣意游逛。南朝宋 谢灵运《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诗:“远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峯。” ②谓从容自如,不受拘束。明 陆时雍《诗镜总论》:“太白力有馀闲,故游衍自得。益将矻矻以为之。”明宋濂《湛渊先生白公墓铭》:“与韵朋胜友,曳杖游衍,衔杯赋诗。” ③犹畅游。三国魏 阮籍《咏怀》之五二:“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滨。”唐 丘丹《奉使过石门观瀑》诗:“吾祖昔登临,谢公亦游衍。” ④优游宽衍、从容不迫的样子。留连不去。唐 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仇兆鳌注:“游衍,从容貌。《诗》:‘及尔游衍。’游衍,优游宽衍也。”唐 王维《桃源行》:“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⑤蜿蜒游动。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遂出一钵,注水其中,宛一小白蛇游衍於内,袖钵而去。”    

游宴

游燕

yóuyàn

嬉游宴饮。游乐。《汉书 霍光金日磾dī传》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后汉书·鲁丕传》:“学官传五帝之道,修先王礼乐教化之处,王欲废塞以广游讌,事不可听。”《晋书 武帝纪》平吴之后,天下乂安,遂怠于政术,耽于游宴,宠爱后党,亲贵当权,旧臣不得专任,彝章紊废,请谒行矣。《晋书·刘粲载记》:“粲荒耽酒色,游讌后庭。”《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四》上亦稍厌游宴,复修经书之业;太后甚悦。《资治通鉴 后唐纪八》吴润州团练使徐知谔,狎昵小人,游燕废务,作列肆于牙城西,躬自贸易。

游扬

yóuyáng

宣扬;传扬;幽晦貌。《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仆游扬足下之名於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明 康海《中山狼 第四折》:“那负朋友的,受他的周济,亏他的游扬,真是如胶似漆,刎颈之交;稍觉冷落,却便到处去趋炎赶热”《聊斋志异 陈锡九》转于各上官游扬其孝,自总制而下,皆有馈遗。《聊斋志异 人妖》媪常至生家,游扬其术,田亦未尝着意。

游冶

yóuyě

①出游寻乐愉悦。宋·汪洙《神童诗》长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风。宋 周邦彦《解语花·元宵词》:“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②特指留连妓馆,追逐声色。宋 欧阳修《蝶恋花》词:“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游佚

yóuyì

游乐,游逸。《墨子·尚同下》:“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诸侯、卿之宰、乡长、家君,非特富贵游佚而择之也,将使助治乱刑政也。”(金主金熙宗完颜亶)谓侍臣曰:“朕幼年游佚,不知志学,岁月逾迈,深以为悔。孔子虽无位,其道可尊,使万世景仰。大凡为善。不可不勉。”

游弈

游弋

游奕

yóuyì

①游弋,巡逻。《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史)干尝负官债亡入奚中,为奚游弈所得,欲杀之;干绐曰:“我,唐之和亲使也,汝杀我,祸且及汝国。”游弈信之,送诣牙帐。②徘徊;往来游动。清 林则徐《奏粤省鸦片情形片》:“虽夷情叵测,难保不游奕往来,而其闻知谕旨森严,心怀畏惧,亦已明甚矣。”《花月痕》第四四回:“有拥兵自重而游奕以避贼锋;糜饷自娱而高居以养贼势者。”

游奕军

yóuyìjūn

巡逻军。还珠楼主《岳飞传 第十四回》:“骑兵称为‘游奕军’,步兵称为‘背嵬军’。”《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三》(王)贵将游奕军,(岳)云将背嵬军,战于城西。

游鱼

yóuyú

游动的鱼。南北朝 吴均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王逸《机妇赋》:“高楼双峙,下临清池,游鱼衔饵,瀺灂其陂。”唐 沉佺期《入少密溪诗》:“游鱼瞥瞥双钓童,伐木丁丁一樵叟。”清 魏源《自定海归扬州舟中诗之四》:“谁言牙旷絶,琴响出游鱼。”清 许迎年《和淑则园居病起作》:“方池新涨游鱼乐,兴寄濠梁秋水篇。”

游鱼出听

yóuyúchūtīng

指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形容音乐美妙动听。《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瓠巴鼓瑟,而游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介子歌龙蛇,而文君垂泣。《荀子·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参见“仰秣”。

游语

yóuyǔ

戏谑的言辞;挑逗的言辞。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双灯》:“魏细瞻女郎,楚楚若仙,心甚悦之。然惭怍不能作游语。”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梨花》:“公子待之尤厚,屡欲私之。奈梨花防维綦密,虽欲申以游语,亦不可得。” 《聊斋志异 青梅》居无何,市中无赖窥女美,辄打门游语为戏,尼不能制止。

游虞

yóuyú

嬉游娱乐。《管子·禁藏》:“礼仪足以别贵贱,游虞足以发欢欣。”《汉书·匡衡传》:“陛下秉至孝,哀伤思慕不絶於心,未有游虞弋射之宴,诚隆於慎终追远,无穷已也。” 颜师古注:“虞与娱同。”

游园

yóuyuán

①在花园或公园里游览。南宋叶绍翁有诗《游园不值》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陈毅《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游园人过七万,风舞海棠艳浓。”周立波《砖窑和新屋》:“不要拆掉那排破砖窑,在那儿挂一块牌子,写上这句话:‘这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工人的宿舍’。叫工人们游园的时候,看了这砖窑,比比现在,想想从前。”《工人歌谣选·工人就是诗画家》:“人带诗画来游园,游园诗画永留下。”②犹花园。康有为《大同书己部第六章》:“各大学皆有游园,备设花木、亭池、舟楫。”

游瞻

yóuzhān

犹游览。《聊斋志异 潘阳神》湖上有神祠,停盖游瞻。

游陟

yóuzhì

漫游;漫步。汉 枚乘《七发》:“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晋书·谢安传》:“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

游瞩

yóuzhǔ

犹游观。《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府内有山,因得游瞩,甚善也。然修饰太过,非示天下以俭。” 宋 贺铸《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鞭马径相过,连朝奉游瞩。”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我郁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于去恶》:“于性不喜游瞩,常独坐一室,而案头无书卷。” 《聊斋志异 龙》房生与友人登牛山,入寺游瞩。《聊斋志异 香玉》次日,有即墨蓝氏,入宫游瞩,见白牡丹,悦之,掘移径去。《聊斋志异 龙》房生与友人登牛山,入寺游瞩。参见“游观”。

游子

yóuzǐ

①离家远游的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汉书.高帝记下》:“游子悲故乡。”杜甫《梦李白 诗之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唐 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颀《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唐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宋 吴涛《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②游手好闲的人。《后汉书.樊晔传》:“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 ③对虚假隐士又出仕者的蔑称。南朝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吊。

yóu

昆虫名,“蜉蝣”的省称。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成虫常在溪流、滩湖附近活动。稚虫水生,为鱼及多种动物的食料。根据稚虫对水域的适应与要求,可用于监测水域的类型与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