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 | yōu I. | ①叹词,表示惊异:呦,书怎么脏了?②象声词,参见“呦呦”。③语气词,相当于“啊”:“你也是个没性气的东西呦!”《红楼梦》袭人也红了脸,笑道:“罢呦!先头里,姐姐长,姐姐短,哄着我替你梳头洗脸,做这个弄那个,如今拿出小姐款儿来了。” |
呦呦 | yōuyōu | ①象声词。鹿鸣声。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唐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②象声词。亦指小动物的叫声。③象声词。哭泣声或口中发出的低微声音。 |
哟 | yōu I. | 用法同“呦”。II.参见yao;yō/yo。 |
麀 | yōu | ①母鹿:“麀鹿濯濯。”《礼记·曲礼上》:“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氏檄》:“践元后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这句意谓武则天原是唐太宗的姬妾,却当上了高宗的皇后,使高宗乱伦。参见“聚麀”。②泛指母兽:“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 |
麀聚 | yōujù | 比喻父子共妻,有如禽兽。《礼记·曲礼上》:“故父子聚麀。”孙希旦集解:“聚,共也。麀,牝獸也。父子共麀,言其無别之甚。”《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你虽悔过自新,然已将人父子兄弟致于麀聚之乱,天怎容你安生。 |
麀鹿 | yōulù | 牝pìn鹿。《诗·大雅·灵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晋书·隐逸传·郭文》:“有猛兽杀大麀鹿於菴侧。” 宋 苏轼《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为戏记龙井之游》:“声淫及灵臺,中有麀鹿伏。” |
耰櫌 | yōu | ①古代弄碎土块、平整土地的农具。参见“锄/鉏耰”②播种后翻土、盖土。《论语·微子篇》耰而不辍。《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参见“熟耰shúyō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