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 | yǒng | ①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别称:甬剧(流行于宁波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②花蓓蕾的样子:草木花甬 甬然。《红楼梦 第53回》: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 |
甬道 | yǒngdào | ①楼房之间有棚顶的通道。②两旁有墙或其他障蔽物的驰道或通道。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汉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③院落中用砖石砌成的路。④走廊;过道。《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 |
甬路 | yǒnglù | ①楼房之间有棚顶的通道。明 张萱《疑耀·辇路》又甬路,亦飞阁之复道。②院落中用砖石砌成的路。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圃前有门,门内五楹。中为甬路,夹植槐榆。《红楼梦 第五三回》:“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③通道《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四》军既病涉,曹、濮、魏、博,粟皆不至,乃筑甬路,自亳抵汴,堤百二十里,流深而不可筑,复为桥十五,或广八十尺,横以二堡戍之。 |
勇 | yǒng | ①有胆量,敢做:勇敢。勇毅。勇气。勇士。英勇。奋勇。苏轼《留侯论》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②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兵勇。劲勇。募勇。③姓。 |
勇动多怨 | yǒngdòngduōyuàn | 鲁莽妄动必招致很多怨恨。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智慧外通,勇动多怨,仁义多责。” |
勇而无谋 | yǒng‘érwúmóu | 虽然勇敢,但没有智谋。《后汉书 吕布传》(陈)登见曹操,因陈布勇而无谋,轻于去就,宜早图之。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布,豺狼也,勇而无谋,轻于去就,宜早图之。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胡、沈之君,幼不习战。陈夏啮勇而无谋。” |
勇功 | yǒnggōng | 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孙子·军形》:“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宋 秦观《崔浩论》:“司马迁以为无智名,无勇功,可谓有道之士也。” |
勇冠三军 | yǒngguànsānjūn |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三国时的张飞可谓勇冠三军,也由此而被后人传颂。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
勇悍 | yǒnghàn | 勇猛强悍。《庄子·盗跖》:勇悍果敢,聚众率兵,此下德也。《周书·孝义传·柳桧》:尝闻柳府君勇悍,其锋不可当。《东周列国志 第三回》:武公曰:“秦爵虽附庸,然习于戎俗,其兵勇悍善战,犬戎之所畏也。”《明史·朱亮祖传》:太祖克宁国,擒亮祖,喜其勇悍,赐金币,仍旧官。茅盾《路》:自己当年是何等的勇悍。 |
勇略 | yǒnglüè | 勇敢而有谋略。勇略之士。《史记 淮阴侯列传》且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
勇猛 | yǒngměng | 英勇骠悍。《晋书 武帝纪》(泰始五年)十二月,诏州郡举勇猛秀异之才。 |
勇猛精进 | yǒngměngjīngjìn |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无量寿经》上卷:“勇猛精进,志愿无惓。”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是僧闻言,即对佛发愿,勇猛精进,自是宴然无梦矣。 |
勇剽 | yǒngpiāo | 勇敢剽悍。三国魏 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
勇锐 | yǒngruì | 犹勇悍。《六韬·敌强》:“当明号审令,出我勇鋭冒将之士。”《后汉书·南匈奴传》:“张耽性勇鋭,而善抚士卒,军中皆为用命。”《晋书 符坚载纪上》以大将军英秀,诸将勇锐,以攻小城,何异洪炉燎羽毛。唐 杜甫《哀王孙》:“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招来新进勇鋭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民军虽勇鋭无匹,而武器不及清军之利。” |
勇往直前 | yǒngwǎngzhíqián |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
俑 | yǒng | 古代殉葬的偶像:陶俑。兵马俑。 |
埇 | yǒng | 埇桥yǒngqiáo:地名,在安徽宿州。石埇:地名,在广西。 |
涌 | yǒng I. | ①水由下向上冒出来:涌泉。涌流。汹涌。泪如泉涌。②像水涌出:涌现。涌动。风起云涌。天边涌出一轮明月。II.参见chōng。 |
涌出 | yǒngchū | 亦作“涌出”。涌冒而出。《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山海经·东山经》“(跂踵之山)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晋郭璞注:“今河东闻喜县有瀵水,源在地底,濆沸涌出,其深无限,即此类也。”唐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许多地方阴沟中涌出水来。” |
涌泉 | yǒngquán | ①水向上喷出的泉。《公羊传·昭公五年》:“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庄子·盗跖》:“且跖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东观记·朱勃传》:“援计如涌泉,埶如转规;救倒悬之急,存几亡之城。” 三国魏 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魏晋 徐干《室思》:“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魏书 卷四 世祖纪下》姑臧城东西门外涌泉合于城北,其大如河。宋 韩拙《山水纯全集·论山》:“湍而漱石者谓之涌泉,山石间有水滭泼而仰沸者谓之喷泉。”②中医针灸穴位名。《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根起於涌泉。”张隐庵集注:“涌泉,穴名,在足心下,踡指宛宛中。”宋 苏辙《送杨腾山人诗》:“夜归空牀卧,两手摩涌泉。”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禀赋不同》:“又有百病从脚起之説,盖涌泉穴与心相通,风最易入,故养生家皆慎之。” |
蛹 | yǒng | 一些昆虫从幼虫变化到成虫的一种过渡形态。这个阶段只会在完全变态的昆虫出现,如蝴蝶及蛾(鳞翅目)、甲虫(鞘翅目)、苍蝇(双翅目)与蜂、黄蜂及蚂蚁(膜翅目)。这个阶段是在幼虫后及成虫前出现,成年昆虫的体形会在这个阶段生成,而幼虫的体形结构则会瓦解。大部份的蛹都是固定的(但蚊的蛹会游泳),且有着坚硬的保护外壳。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食用。蚕蛹。蛹化。蛹卧(蚕蛹蜷伏茧中,喻隐居)。 |
踊踴 | yǒng | ①往上跳:踊跃(a.跳跃;b.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顿足表示哀悼。《左传 晏子不死君难》兴,三踊而出。②古代受过刖刑的人的鞋:履贱踊贵(形容刑罚宽猛失调,失之严酷,受刑人多)。 |
踊贵 涌贵 | yǒngguì | 谓物价上涨。《后汉书·曹褒传》:“时春夏大旱,粮穀踊贵。”宋 洪迈《夷坚甲志·郑畯妻》:“买巨杉数千枚,如维扬。时方营行在官府,木价踊贵,获息十倍。”《资治通鉴 陈纪二》初,齐显祖(北齐文宣帝高洋)之未,谷籴踊贵。《资治通鉴 唐纪十七》自行乾封泉宝钱,谷帛踊贵,商贾不行;癸未,(高宗李治)诏罢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七》访得东北今岁蝗虫大作,米价涌贵,中原之人,极艰于食。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所以马价踊贵焉。”清 吴世涵《公米诗》:“邻里遭凶年,市米日踊贵。” |
踊身 | yǒngshēn | 纵身。《水浒传 第四一回》:“黄文炳是个乖觉的人,早瞧了八分,便奔船艄后走,望江里踊身便跳。”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踊身一跃,直上木杪,瞥如飞鸟而去。”《聊斋志异 荞中怪》大怖,不遑他计,踊身暴起,狠刺之。《聊斋志异 保住》已,乃踊身跃下,直立挺然。 |
踊跃 | yǒngyuè | ①向上跳起。踊跃欢呼。晋 刘琨《劝进表》:“臣等各忝守方任,职在遐外,不得陪列闕庭,共观盛礼,踊跃之怀,南望罔极。”②欢欣奋起的样子。踊跃参加。宋 苏轼《凌虚台记》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 |
恿 | yǒng | 怂恿:见“怂”。 |
慂 | yǒng | 见“恿”。 |
惥 | yǒng | 古同“慂”。 |
鲬 | yǒng | 鱼,体扁平而长,黄褐色,一般头部扁而宽,有黑褐色斑点,无鳔。种类很多。生活在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