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 | yōng | 古同“雍”。①和谐。雍肃。②古同“壅”,堵塞。遮蔽,壅塞。《汉书 王莽传中》是月戊辰,长平馆西岸崩,邕泾水不流,毁而北行。③古同“拥”,拥有。④邕邕:a.鸟和鸣声,如“邕邕鸣雁”;b.乐声和谐,如“听庙中之邕邕”。⑤雍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如“雍雍大雅”。⑥姓。 |
㴩 | yōng | 㴩湖,古湖名,在今湖南岳阳。 |
喁 | yóng I. | ①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如“延颈举踵,喁然,皆争归义”。《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四》今中兴之始,万姓喁喁以观陛下之政。②鱼口向上,露出水面:“水浊则鱼喁”。II.yú①随声附和。《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②形容说话的声音(多用于小声说话):喁喁私语。〔喁喁〕a.低声,如“喁喁细语”;b.随声附和,如“喁喁相和”。《聊斋志异 聂小倩》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 |
喁喁 | yóngyóng yúyú | ①仰望期待貌。《汉书 王莽传》天下喁喁,引领而叹,颂声洋洋,满耳而入。东汉 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恶无细而不诛,功无微而不赏,天下喁喁,若儿思母、子归父而留越。”《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晋书 怀帝纪》宜及吉辰,时登储副,上翼大驾,早宁东京,下允黔首喁喁之望。宋 司马光《晋祠祈雨文》:“原陆久燥,根荄未浹,畎亩喁喁,犹有待望。”清 冯桂芬《与赵抚部书》:“执事不能任,并世谁能任之者?喁喁赤子,翳谁是望?”楼适夷《盐场》:“大家喁喁地盼望着开仓。” 《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八》惟陛下留神澄省,时见理出,以厌神鬼喁喁之心。②象声词。汉·扬雄《太玄·餙》:“蛁鸣喁喁,血出其口。”明·贾仲名《金安寿 第一折》鼉皮鼓儿鼕鼕,刺古笛儿喁喁。《聊斋志异 九山王》又闻儿女喁喁,幕中作笑语声。 |
喁喁哝哝 | yóngyóngnóngnóng | 形容低声说话。《老残游记第十回》:“听他们又喁喁噥噥了好久,璵姑方回。” |
颙 | yóng | ①大头。②大。③颙颙:a.肃敬的样子;b.景仰的样子;c.波涛汹涌的样子。④仰望:颙望。晋 刘琨《劝进表》苍生颙然,莫不欣戴,声教所加,愿为臣妾者哉! |
颙望 | yóngwàng | ①凝望,抬头呆望。②仰望,敬仰地期待。宋 柳永《八声甘州词》:“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③盼望;等待。 |
颙颙 | yóngyóng | ①肃敬貌。《晋书·景帝纪》:“虽礼仪周备,犹宜加之以祗恪,以副四海颙颙式仰。”②仰慕貌。③凝视貌。④期待盼望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