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多指德行,指有关女子的):嘉言行。范。德。旨(皇后或太后的诏令)。事亲之懿。《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五》昔孔子作《春秋》,褒齐桓,懿晋文,叹管仲之功。

懿德

yìdé

①美德。《诗·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唐 吴兢《贞观政要·论崇儒学》:“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於学问,谓之懿德。” 清 顾炎武《赠孙徵君奇逢诗》:“微言垂旧学,懿德本先民。”②特指妇女的美德。 唐 韩愈《贺册皇太后表》:“恭惟懿德,克配前芳。” 明 王玉峰《焚香记·辨非》:“桂英坚志,死不改节,懿德可嘉,爵禄宜永。”

懿范

yìfàn

美好的道德风范。 晋 陆云 《赠顾骠骑·有皇》诗:“思我懿范,万民来服。”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九》吕端等曰:“(宋真宗赵恒)践阼初首行此令,哲王之懿范也。” ②专用以赞美妇女的好品德。唐 沉佺期《章怀太子靖妃挽词》:“彤史佳声载,青宫懿范留。”宋 朱熹《挽董安人诗之一》:“闺门传懿范,汤沐盛恩私。”

懿戚

yìqī

指皇亲国戚。《晋书·苻登载记论》:“王猛以宏材纬军国,苻融以懿戚赞经纶。”《隋书·郑译传》:“译对曰:‘若定江东,自非懿戚重臣,无以镇抚,可令隋公行。’”隋公,指杨坚,北周宣帝的岳父。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圆明园为前明懿戚徐伟别墅旧阯。”

懿亲

yìqīn

①至亲。《后汉书·袁谭传》:“何意凶臣郭图,妄画蛇足,曲辞諂媚,交乱懿亲。”②特指皇室宗亲、外戚。

懿事

yìshì

美善之事。《尺牍新钞·许友与周减斋先生书》:“顷拜捧瑶函,嘉言懿事,光浮纸背。友同乡同社人,当以五福练作珠环,百灵和为兰蕙,纪仁人君子之用心也。”《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近汉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也。

懿文

yìwén

华美的文章。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 谐讔》然而懿文之士,未免枉辔。唐 白居易《除孔戣等官制》吏部员外郎王涯,端明精实,加之以敏;懿文茂学,尤推于时。

懿行

yìxíng

善行。清 戴名世 《凌母严太夫人寿序》:“然而駢丽之体,廓落之辞,虽有盛德懿行,反以掩其实,非君子之所以寿其亲也。”

懿言嘉行

嘉言懿行

yìyánjiāxíng

jiāyányìxíng

懿:美好;嘉: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刘老师上课时常举些模范人物的嘉言懿行来启发学生。《尚书·大禹谟》:“若允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贤宁。”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汉·刘向《新序·杂事第一》:“然远至舜禹而次及于周秦以南;古人之嘉言善行亦往往而在也。”

懿旨

yìzhǐ

旧称皇太后或皇后的诏令。《三国演义 第三回》黄门传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西游记 第五回》我等恐迟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圣,故先在此摘桃,万望恕罪。《清史稿卷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两宫皇太后以亲政届期,懿旨勉上“祇承家法,讲求用人行政,毋荒典学”。《清史稿卷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皇太后训敕称懿旨,皇帝称谕旨。宋德富《简明中国通史故事第150篇》乾隆帝即位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己丑(即雍正帝去世当日),奉懿旨册孝贤)为皇后,于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举行了册立礼。

①死:贼尽殪。屈原《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六》是夕,大雨,蝗尽殪。《聊斋志异 庚娘》庚娘力切之,不死,号而起;又挥之,始殪。②杀死:“殪此大兕”。阖营殪之。《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资治通鉴 陈纪五》将战,吴明彻谓巴山太守萧摩诃曰:“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才不减关羽矣。”《资治通鉴 唐纪十一》上(李世民)猎于洛阳苑,有群豕突出林中,上引弓四发,殪四豕。《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五》(崔)乾至安邑,安邑人开门纳之,半入,闭门击之,尽殪。乾未入,自白径岭亡去。遂平河东。《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七》贼(庞勋起义兵)过,桥崩,苍黄散乱,伏兵发,尽殪之。《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二》(王)行瑜潜师自嵯峨山北乘高攻之,(曹)知悫不为备,举营尽殪。《清史稿卷六 圣祖本纪一》上猎於南山,发矢殪三虎。宋德富《简明中国通史故事第154篇》《清史稿》记载:“皇次子用枪殪其一人。一贼登月华门墙,执旗指挥,皇次子再用枪击之坠。”③跌倒:“奔殪百余里间”。

(食物)腐败发臭。《论语·乡党篇》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猪喘气。

形容火剧烈燃烧的样子。火貌。